比如我们有一个话题叫“小米手机随手拍”,号召大家用手机在生活中拍下精彩瞬间分享到微博上。这个话题,大概每天中午前后发的效果最好。因为这时候大家都出门去吃午饭,光线又好,比较方便拍照。
话题“小米酷玩帮”是一个介绍各种新奇有趣的电子产品玩法的话题,在上午发布就会效果更棒一些。可能是因为很多人上午刚上班的时候,习惯先上网去看一些有趣的内容吧。而“米言米语”这个心灵鸡汤的话题,则是放到深夜再发了。
(更新)我想了想,这书应该不至于这么水,毕竟小米(和金山)走过了这么多年。人生就是个自寻打脸的过程,果然,后面的案例描述很真诚,学习了。
我理解的口碑传播类似动力系统有三个核心,内部称为“口碑的铁三角”:发动机、加速器和关系链。
1.发动机:产品;
2.加速器:社会化媒体;
3.关系链:用户关系。
一个企业想拥有好口碑,好产品就是口碑的发动机,是所有基础的基础。产品品质是1,品牌营销都是它身后的0,没有前者全无意义。
——《参与感:小米口碑营销》
一句话,这书写得真不怎么样。通篇废话,还不如我谷歌一篇博客学到的多,不知道写书的人跟了雷军19年究竟干了点啥。但愿小米的产品没有跟它的书一样水。
扫了几页后面的章节,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常识(比如要用心(钱)养专业团队),贵司的“内部经验”就是砸钱、砸钱、砸钱。
关于营销的这种策略类作品吧,或者畅销书本身,真正的卖点应该是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东西,如果是彻底的思维方式、底层逻辑,那才是能保持几年都拿得出手的。
以及雷军还是很厉害的,还是找大佬亲自的书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