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式众筹干货分享

中国式众筹干货分享

作者: 卓越臻品 | 来源:发表于2017-02-03 08:37 被阅读0次

    中国式众筹的定义:  中国式众筹是互联网经济背景下的创新创业组织模式,是共享经济的创新,重构新商业文明的社会生态体系。组织模式是表现,制度创新是经济学意义,生态体系是社会学价值。

    中国式众筹是通过建立一个温暖的中国式的熟人圈平台从中碰撞到自己需要的资源以最小的代价做最多最大的事从而实现本身价值的飞跃。中国式众筹聚集一群中产阶级,聚集他们的人才资源,脑力资源还有资金资源群体,当中再选200个或者少点的合拍的有冒险精神的精英,用了抱团的方式将大家的能力放大了,就可以去做无限量的事。

    现在在中国要将一个普通项目落地而又有足够资金允许中间出错,一般需要500-600万,以一个人身价的1-5%作为自己舒服可承受范围之内的投资的话,我们其中说的这群“中国式中产阶级“就是指4亿身价以内的老板到各行各业的打工精英,这群人里资源相互需要,没有说谁高谁低,单独一个个体,要启动几百万到几亿的项目,要么不可能,要么相对风险比较大、要动用自己的投资团队精算项目的可行性,没有了那种舒舒服服就和一群朋友将事办了的畅快心情。而200人上限就可以用闲钱轻松舒服的方式将项目做起来,各人投资风险大大降低,可用资源大大提升,群体能力大大提高。这群中国式中产阶级是一个同等的人群,过高的都应该再建立一个圈,例如好像金融客咖啡,1898 大咖圈,当然圈与圈之间的资源还是可以共享,只是同等人群有归属感,大家平起平坐,舒服。

    中国式众筹里说,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众筹任何事,说的是有先前条件的 ;必须能做事,有要做成一件事的不可替代的社会资源,否则要一个市井小民去筹一个游轮是不可能的。如果按照中国式众筹选人的要求:在项目里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某个项目的成功经验和拥有经理人管理团队。粗略思考一下那你只能做一个你正在做的,而且相对成功的项目,使这个项目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救援行动。这个限制好像挺大的。再说细一点,如果你只是看到个有兴趣的项目而自己有兴趣参与,除非你是律师,融资,地产,营销等等通才的人员或者特别强的设计能力,社交能力,或者活动能力等等每个项目都需要的能力,一般简单的合作和参与是不可能的,因为别人要的是除了资金以外的专业资源;一般来说你是做农业的不可能投资芯片产业。唯一的可能的就是革命性的跨界,在农产品上贴上跟踪芯片,这种跨界就需要这个协会有足够的粘性去碰撞和专业背景不停的打磨,协会里有大量成功的落地项目或者干货使大家持续关注意愿持续投入做事的时间而不只是简单的打个照面、维持一个社会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协会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发生,而各个学员就会有颗不断从身边发觉机会做事的心,去看待这个生态圈了。

    杨勇的成功是北大的背景,1898平台,一般架构师是不可能复制的,这是一个信任体系建立。架构师可以做的是先开始一些小而美的项目,建立彼此信任的基础和做成事的套路,从2-3个谈得来的人开始,成功了继续大点的,再大点的,最后是项目和人员求着你开始。大家都有自己的事业,要开始的项目成不成功还是一回事,那么这2-3个关键牵头人就好像各区的秘书长一样全力联系参与者和资源,要负责大量行政工作,小项目的成功就奠定了信任体系,做事体系等等。这个成功就可以复制到任何项目了,成功后的项目牵头人就可以去中心化退居二线减低工作压力。(因为拿到钱都一样多,很难要求别人额外持续投入)到底是股份不等好还是完全去中心化好还有待实践,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君主立宪制好,还是完全民主或者集权制好。基本上全民主公司没办法办事或者办事成本太高,全集权公司就像家族企业一样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两代人下来会走极端,要守业,很多时候都会最终成为我们说的另一个类型的公司了:君主立宪就像BMW公司的创始人家族,家族建立了一家成功事业,然后转型退下来做董事股东让专业经理人去干粗活,这种是现有百年企业的模式。所以去中心化应该是有时间点的。

    要建立一个像杨勇一样的中国式众筹平台也是不容易的。我们可以打磨一些可以落地的项目增加协会的粘性吧。在中国式众筹的学习里,杨勇提到了我们可以撬动中国式众筹要起步,要做成大项目其实是要从小项目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式众筹干货分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xd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