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学史
游国恩,一代国学大师,著名文学史家和古典文学专家,自先秦经子迄近代诗文,均有精深独到的研究。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游国恩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著名的、任期50年、功底扎实的一级教授,一个非常厚道、谦虚的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926年开始,他在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教研室工作,任主任。游国恩祖父是前清秀才,宿儒,父亲从事商业,收入所得仅足以维持普通水平的家庭。
游国恩6岁读《四书》、《五经》和其他诗文,刻苦、勤奋。以后,游国恩一辈子做单纯的古典文学,纯正的功底,体现在经典《中国文学史》中。游国恩诸位先生编《中国文学史》,一本值得不断研读的经典。春光何处好,文史有国恩。该书用文学史的形式,为中华文学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卓越的文学史研究,给古典文学贡献出了杰出的智慧成果,使得许多人的精神家园多了些许憧憬和期待。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07124/59942cf9c439360a.jpg)
游国恩对我影响大,游国恩先生,“德”。莆田游氏,与游国恩故乡有关系。我从1984年开始读《中国文学史》,一直读,常读常新,受益匪浅。文史十年学,聪明一旦开。《文学史》提供清晰脉络和学习索引,是学习文学典籍最好的阶梯。其对作品敏锐的把握,是对读者最关键的帮助。中国文学史作为一个学科,是随着西方教育制度的引进而出现的,而《中国文学史》也伴随教学需要而出现。
游氏《文学史》总结建国后文学史教学经验,以翔实的材料,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为古代文学的发展勾划实事求是的轮廓。这部教材出于众手,思想前后贯通,文学风格统一,章节安排大体匀称。尝念苍生如赤子,九州无处不沾恩。196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四卷本方式出版后,累计发行300万部以上。字里江山皆秀绝,入中文史自纵横。《文学史》看一遍是不够的,年岁稍长,越来越喜欢,一派冲淡自然。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07124/619b7d3983c31dcc.jpg)
却愧此时叨厚遇,他年何以报国恩。《文学史》也表现了民族的文化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文化形式。书中描绘的文学,流动着诗意的美,迎面扑来的是一阵阵的清新与淳美。这本文学史课本,条理清晰,白话文用得浑然天成,优美,远于政治,有意保持与时代的疏离。这种疏离,反而获得了超出时代的审美价值。多学文史应相问,与话归心正浩然。这套书,一直是文学史教学的主流教材之一,反复再版。
《中国文学史》融写实、说理于一体,具有浓郁的中华古典色彩,凸现出特有的风韵与神采。点评和解说也很到位,而且感情色彩很浓郁,读来不会显得枯燥。写屈原的那节,真的好。很好的教材!游国恩,新楚辞学的奠基人。文史他年书逸事,定须记下游国恩。游国恩先生,如屈原一般,刚强而充满韧性、谦卑而又充满尊严的人格,犹如永不熄灭的灯熠熠生辉,烛照前行的作家。
![](https://img.haomeiwen.com/i23507124/193fce805e9bf916.jpg)
游国恩毕生勤奋,持之以恒,读过的书,或字里行间圈圈点点,或密密麻麻蝇头批注。凡是用得着的材料、心得等,无不记录下来。共说年来但无事,不知何者是君恩。多人写回忆文章,谈游国恩讲课情景,内容丰富,分析精僻,条理清晰,易记易懂,且讲读时声情并茂,极富感染力。游国恩随着铃声,走进教室,讲课声音宏亮,凡引用古诗文都背诵如流,写在黑板上也一字不差。
来日小溪山水活,一波尽是游国恩。游国恩诞辰百周年纪念会上,许多名人谈游国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游国恩的那种风格、那种语言,是浸到骨子里,溢于字表、穿透纸背的。中国是个文章的国度,青史不绝,佳作迭出,群峰逶迤,比肩竞秀。游国恩算一个,是历史群山中一座巍峨的高峰。平平实实,实实在在。游国恩先生,1978年6月23日逝世,享年79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