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
读《人生的智慧》

读《人生的智慧》

作者: 潜渝 | 来源:发表于2024-01-04 20:07 被阅读0次
    图源网络,侵删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称人的幸福来源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为人的自身;第二种,为人的身外之物;第三种,为他人对自身的看法。

    那么人的自身是幸福来源的根本,这一说法我们可以从英文词组中的“enjoy oneself”中得到论证。当我们希望他人快乐,并享受当下时,我们通常会对他说:“enjoy yourself”。直白的翻译是“享受你自己”。是的,你自己。而不是草莓蛋糕,马卡龙,或者任何其它东西。当一个人真正快乐的时,是他的灵魂在快乐,他的自身在快乐。

    所以想要幸福,前提是认识你自己,确切点来说,是认识你自己的意欲,你的灵魂。“意欲”即意念与欲望。

    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不快乐的人。为什么呢?因为人这一具有灵性的动物,不甘于满足,他永远在不停地狩猎,他的欲望在膨胀。好吧,在某一种程度上来看,人似乎仅仅只是只没那么容易满足的动物罢了。欲望在折磨着人,因为得不到,所以痛苦,所以觉得不幸福。当然,得到了之后,幸福感去得也快。因为人又忙着追逐下一个欲望去了。

    但不可否认,有一种幸福感会更长久,它甚至可以持续很久,那便是“灵魂的愉悦”。灵魂,每一个人都有,有善的亦有恶的。其实,世间游走的都是灵魂,只不过是灵魂寄身于一件件不一样的皮囊当中,罢了。这就使人注定有了第一种不公平的待遇,你的皮囊比我的皮囊更漂亮,也就给愚昧的人有了第一种不幸福的理由。

    那么灵魂怎样才能愉悦呢。认识你自己。如何认识自己呢。独处。一个人独处,并不是为了故作高深,而是为了回归最纯粹的自己。你一个人坐在那里思考,前至回忆自己的前半生,后至“窥探”宇宙的奥秘。你的灵魂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愉悦。一个人,没有旁人,你不用忙于交际,不用戴上那一副副沉重的面具。

    其实每一个人都会有一定的独处时间,那便是睡觉。好吧,除非你说你不睡觉。但目前看来,如果你不睡觉,过度熬夜,比较容易猝死。我可以理解为是你的灵魂对你那皮囊的惩罚吗?

    村上春树曾说,人的一生应该走进荒野,体验一次健康又不无难耐的绝对孤独,从而发现只能依赖绝对孤单一人的自己,从而知晓自身潜在的真实能量。是的,人其实从头到尾确实只是一个人。当然,你是父母所生,你也许会有兄弟姐妹,你有爱人,这又注定你好像不只是自己一人。身边的人群,身边的喧闹声,城市里的灯红酒绿,在交际场合里出出入入,各种交际手段熟稔于心,各种各样的人从你的人生轨迹里经过,也让你有种错觉,你不是一个人。

    可你知道,在死亡面前,你会真正地明白,有些东西,甚至于人生的大部分东西,只能一个人去面对,去扛,没有人可以替你分担。朋友的几句安慰对你的苦难其实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帮助,甚至有的朋友会通过与你的惨境作比较,自己反而会在暗地里产生一种幸福感。

    所以,认识自己,好好独处。

    “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这里提到“孤独”二字。“孤独”,我可以理解为是那些满脑子酒肉脂粉的暴发户对忧郁的天才的出于嫉妒的称呼吗?孤独≠寂寞。“孤独”只是“孤身一人独处”。这是天才常干的事。天才们注定与众不同,你知道的,这个世界太多灵魂“出家”的人,他们的灵魂是空洞的,天才们不屑于与他们同行。高贵的灵魂只能独行了。天才身上仿佛总有种忧郁的气质。为什么呢?我可以理解为是因为天才看透了吗?这茫茫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看清了,其他人都糊涂地快乐着,的确也值得忧郁了。当然呐,有的天才似乎看太透了,最后竟然“疯”了。嗯,其实我更愿意理解为天才的灵魂出窍了,他要摆脱那个皮囊,剩下的那个“疯”了的东西,只是没有灵魂的皮囊。

    第二种幸福感的来源是,身外之物。即金钱,地位,不动产之类的。

    起初,社会上会有些文章称“有钱人其实并不快乐”。文章里多会称有钱人终其一生在追逐着钱财,而忽略了自身的精神升华,所以他们不快乐,不幸福。现在,社会上又来了些爱唱反调的文章“有钱人的快乐你根本想象不到”。哈,真让我十分无奈。

    其实,钱财只是为了让你有无聊的资本。那么幸福感就从这里有了分化。无聊的对立面是痛苦,两者是极端。

    无聊。有智慧的人会无比珍视无聊。因为这使他们有时间去干别的事情,让他们去独处(又回到了第一种幸福感的来源),让他们的灵魂愉悦。

    无聊。那些愚昧的人会忍受不了这一折磨,他们害怕这一东西。他们想要逃,他们不愿意面对自己干涸的灵魂,于是这迫使他们通过别的事情去摆脱这一痛苦。他们喝酒,麻痹自己的神经,他们纵欲,换来肉体上的愉悦。当然,这一切的幸福感极低,甚至是痛苦。钱没了,反而又使他们有了动力,不断去赚钱,这至少让他们觉得自己不无聊,比有钱更幸福了。他们终其一生都在追逐钱。

    第三种幸福感的来源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关于这一部分,建议可以再次阅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因为这涉及很多专业的哲学知识。

    当然,在日常中,我们大多数人总是在不断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开心,或伤心,或欢天喜地,或山崩地裂。何必呢,是“自信”,又不是“他信”。这也使我理解了很多隐者为何总爱隐居山林了。没有了那多嘴的人类,与山林为伴,回归自然。耳根清净了不少,自己的心不再受到干扰了。当然能更好地独处,回归自我了。 

    跟着风把孤独走成自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人生的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ryb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