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富兰克林自传中,记录了他为提升写作能力,通过《观察家》杂志摸索出一套有用的练习模式:
练习1、选出文章,改写成诗句。足够长时间后,将诗句改写成散文。(写诗句会刻意搜寻平常不一定想到的词汇)
练习2、原文每个句子写下提示线索,随机打乱。过段时间根据线索排序复写,然后对照原文,学习原作者总体结构和梳理逻辑的能力。
《刻意练习》一书,通过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写作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获得的。
然而,还有另一种反对的声音。认为刻意练习在文学艺术领域不适用,原因是文学艺术在个人选择、探索上极其个性化,最大的进步原因是兴趣探索,而不是刻意练习。
到底写作能力靠练习还是靠兴趣?抑或是其他?这个答案终究没人能够告诉你,带着这个疑问,便有了关于写作的主题阅读想法,花费一年或者更长时间,看能否找到一个答案。
01
《文心》是选择的第一本书,原因有两点。一是《文心》的作者是在文学上有一定成就的叶圣陶、夏丐尊两位大师;二是《文心》是写给中学生的国文教材,包括大量行文的基础知识。
《文心》02
书中第一章,因着两名初中生预习国文课程,看不懂鲁迅的《秋夜》而去请教枚叔,曾为中学国文教师的枚叔引出了关于文章阅读的两点:外部经验和内部经验。
一种是外面的经验,一种是内部的经验。外面的经验是景物的状况,内部的经验是作文说话的人对于景物的感想。
外面的经验是差不多人人共同的,最容易明白。内面的经验却各人不同。
回想起中学语文课上的阅读理解,或者诗词赏析。字是全都认识的,浅显的意思也是懂得的,但深层的寓意终觉得无从下手。阅读文章如此,反观我们的写作也如此。
撇开现今流行的干货文,工具文。凡是含着情感的东西,作者内在的经验,读者都是极难体会入微的。每一个作文者,都会有一些在外人看来毫无价值,但对自身却尤其珍贵的文字。这都源于读者与写作者在内部经验上的阻隔。
03
《文心》书中提到的这两点,都是站在如何读懂的立场上来说的。如何指导写作呢?那就应该尽量将内部经验外显化,为内在情感选择最合适的外部元素。
方法有两点,一是分析不同作品,在描述同一场景时的异同对比;二是体会好作品是如何传达强烈情感的——比如爱,感动,愤怒等。
对于第一点,近几年有几部青春题材的电影,几乎都出现了大学毕业的镜头。这是外部经验,只要有大学生活经历的观众,都能明白,也能激荡起他们自己的回忆。
然而,同样的毕业场景。不同电影传达出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有的突出毕业即将面对社会的迷茫;有的独显因种种原因没能毕业,矛盾心理的冲突;有的描绘的是对毕业后爱情何去何从的忧虑……可以对照看看电影《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睡在我上铺的兄弟》等。揣摩一下为彰显不同情感,而采用的不同视角。
之所以用电影的例子来说,主要是我大脑在犯懒,一时半会儿找不出能够对比的文学作品来。
关于第二点,近来热播的《朗读者》节目,有很多例子。陆川朗读的《藏羚羊的跪拜》,徐静蕾朗读的《奶奶的星星》等,都能在短短几分钟内搅动你的情绪,让听众的感情以极高的加速度达到顶峰。来看看《奶奶的星星》片段。
奶奶紧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着说:“等不到那会儿!”那神情仿佛已经很满足了。
“等不到哪会儿?”我问。
过了一会儿,我又问:“你为什么等不到那会儿呀?”
“老了,还不死?”
“死了就怎么了?”
“那你就再也找不着奶奶了。”
我不嚷了,也不问了,老老实实地依在奶奶的怀里。那是世界给我的第一个可怕的印象。
这样的对话,小时候很多人都有过。祖孙二人,一个接近死,一个刚获生。越是感情充沛的文字,越贴近生活中的细节。像是剥洋葱,你永远不知道哪一层会让你泪流满面。
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那个蹒跚且笨拙地越过月台去给作者买橘子的背影。
这些,无不是将作者的内部情感,通过浅显易懂的外部经验,铺开到每一个读者心里。
-未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