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庆楼。
华彩中国舞年会。
进门上电梯左转。
成哥一人坐走廊长椅上看手机,我嘿一声算是打了招呼。
成哥有自己的培训公司,有自己的传媒公司,我去过他培训公司,光装修都花大几百万,那叫一个奢华,一个办公室,都整的要茶桌有茶桌,要钢琴有钢琴。
有品位。
成哥说,嘿,鲍杰,你看我在干嘛?
我说,干嘛。
他说,我在看你写的日记呢,一篇一篇往前看。
我说,哈,这么巧,随意写写的,是希望自己养成一个好习惯。
他说,写得不错,前段时间看一个朋友出书,就是这些随心随想,很不错。
我说,没想那么多,就是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件事能持久一些,能坚持一些,能多思考自己的生活一些,让生活变得有趣一些,而已。
他说,瘦了嘛。
我说,胖了,原来108,现在120.
聊了好会,成嫂见了我。
说,鲍杰,你说就这么巧,我们两家儿子都叫奕霖。
我说,是啊,我家老大叫奕辰,老二想了又想,还是中间一个字不变吧,选了又选,还是选了奕霖。
成嫂说,同名。
我说,同姓也行,也叫鲍奕霖吧,哈哈。
我说,我们庞老师家儿子,也叫YILING,不过字儿不一样。今后可以搞一个yilin大会。
成嫂说,现在这个时代,叫奕,叫霖的,可多了,再生一个,叫奕霏。
我说,这个好,上次带儿子打针,好几个奕的,这个年代的特征,就像刚解放那会,都叫建国,建军的。
其实,我刚开始没想这么中规中矩的起名字。
一晚上,我列出了姓名清单:
鲍效、鲍晓、鲍之歌、鲍恩、鲍团、鲍国、鲍喜、鲍瑜、鲍负、鲍玉、鲍玉、鲍宝、鲍风雨...
我比较倾向的是鲍风雨,家人一致不同意。
我说,名字嘛,要响亮,要容易记,要亲切,要有网红属性。
那干脆叫鲍炸得了。
那使不得。
跑偏了,说年会。
同桌的有一湖塘来的小美女,介绍与他同行的小帅哥给我们认识。
这位,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中国舞,特棒。
我说,是嘛,厉害,你们原来有一位院长,是我偶像,余秋雨,认识吗?
小帅哥,一脸懵。
问,余校长是我们上海戏剧学院舞蹈学院的院长吗?
小美女,也说,余秋雨是谁?
我问,莎莎,你知道余秋雨是谁吗?
莎莎也一脸懵。
我说,好吧,看来真有代沟了,我问一个人,她肯定知道。
我问少年之家的陈校长,陈老师,余秋雨,你认识吗?
她说,是写书的吧。
我说,好了,不用多说了,确认过眼神,是一个时代的人。
我说,余秋雨可是个天才,也在上海戏剧学院当过院长,不过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你们应该认识啊,我记得高中语文课本里有他的文章,就那个文化苦旅,我是真迷他的文字啊,那个时候,我觉得写得太好了,太有才了,我把市面上他写的能找到的所有的书都读过,也送过很多人他的书。
不过时代过去这么久了,不怎么看那些文字了,毕业后我记得他还写过一本书,《君子之道》,在书店乱翻的时候看到,看到是他的名字,便带了一本。
没读下去。
可能是我品位发生了变化,我变俗气了。
反正越正规的写作,我越读不下去,对写作,对文章,对书,对思想,都有了新的认识。
尤其是对文章。
一是写作风格,再多华丽丽的词藻,也吸引不了我这样的俗人了。
我喜欢有经历的人,如果有经历的人写作,我肯定奉为圭臬,好好捧读,王思聪要写,马云要写,估计都能上销量排行榜。
为什么?
他们有经历,有丰富的经历,有十足的经历。
所以一直认为,尤其是对于年轻人,多经历,多做事,比什么都好,就即便某天,你想讲故事了,想写故事了,也得能写出来啊,得有料哇,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
就像当初我小学时的日记一样。
开头就是,今天天气晴朗,我很早就到了学校......
让我有什么故事,没经历嘛。
年轻人,去经历!
年底了,借钱的人多,我说去找银行啊。
这让我想起一个事儿。
乡镇上,尤其是在以前,银行可是个香饽饽的职业,那不比当干部的差,你要去贷个款,不说求爷爷告奶奶,怎么着,也得逢年过节,去表示表示。
去表示表示,如果是因为客气,尊敬,感谢,那是好事。
如果成为一种某人的自己的私房规矩,就是找我来办贷款,不给我送礼,对不起,不办。
那就是一件特别让人生气的事儿了。
还真就有这样的人,乡镇银行的贷款业务员,有一点权限,我叫他贷款爷,也还真就有,你越这样我越不送的人,我先叫他大爷吧。
大爷有亲戚是上头的人。
就是贷款爷所在银行总部的高层领导。
贷款爷在乡上几乎人尽皆知,谁家做生意不需要点资金,不需要点周转资金,哪个生意人没有个交往的银行朋友呢,这位爷,也是出了名的,找我办贷款先给我意思意思的那号人。
可大爷呢,心想,我办贷款,付利息的,手续也是齐全的,帮我办事,感谢你,是我的事,但你把这个作为条件,那我心里就不爽了,我就不送。
大爷不送,贷款爷不贷。
乡镇就那么点大,上代人正经工作也就那么多,要么就是政府学校,要么就是银行医院,都认识,也都有点小圈子,都有自己的脸面。
互相不对付,没结下梁子,但怎么着,互相看着不爽,不过都成年人,面子上还是给的。
贷款爷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
当然,贷款的事,很容易就解决了。
毕竟中国嘛,打了个招呼,事情就办妥了。
本身就没有违规。
有一次,酒局,偏碰在一起了。
大爷身体不好,忌酒好几年了,滴酒不沾。
贷款爷当场就说,喝酒,你必须陪我喝酒。
大爷说,我是真不能喝。
贷款爷说,今天你喝也得喝,不喝也得喝,你就是喝死了,也得给我喝!
大爷也是个有脾气的人,MD,你算老几,老子就不喝.....
众人皆劝,不欢而散。
这个版本,跟我讲得时候,我并不觉得稀奇,世间的事,稀奇古怪多的是,这不算什么,就是,在这个时代,银行虽然也还是个金领的岗位,也还是个油水足足的工作,但终归因为新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给分了不少的羹,我很感兴趣的是,现在的新时代的银行从业者,还是以前那样吗,至少在服务上,有没有和其他行业一样,与时俱进呢。
有老同学在银行里,已经做到副行长。
有次喝酒,一聊,觉得变化特别大。
同是乡镇银行,但是服务意识完全不一样。
他说,现在贷款也不好做,银行银行,实际上也是银行服务业,你来贷款,按要求贷,付我们银行利息,你是我们的客户,我们银行就是吃低息的存款,吃高息的贷款、投资立身的嘛。
这话一说,我就觉得觉悟特别高。
时代在发生改变,各行各业都是,这就是期待,就是希望。
不能还是以前的尊卑思想。
要这么想,MD,这么多年过去。
我还是孙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