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作者: 姬磨小学李凤香 | 来源:发表于2019-05-31 23:25 被阅读0次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和追求,也是对当下某些教育问题的担忧和不满。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很清楚的知道,许多地方的教育已经使孩子失去了童年,他们的学习充满了无助。那么这样的话我们离幸福完整的教育就越来越远了。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我们在让孩子们努力学习的时候,我们是否做到了足够的尊重和欣赏?这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现实中的教育很多都是单向度的,是看中分数的教育。我们很多时候关注了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对他们品德的塑建。孩子很多时候表现得并不如人意,但其实不是他们不想上进,而是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他们并不知道该如何解决,于是用了不恰当的行为和表现来掩藏自己内心的伤痛和无助。我们的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让他们成为完整的自己。

      不随意给学生贴标签面对表现不佳的学生,如果随意给他们贴负面标签,不仅会给学生造成强烈的负面心理影响,还会引发他们的逆反心理。我们要懂得让教育的阳光照射进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是一张张白纸,你画彩虹,他们就是灿烂的;你画乌云,他们就是暗淡的。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让我的孩子们沐浴在阳光下。

      留住好奇心。好奇心,是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发动机。儿童的好奇心是生命成长的内在冲动,但这种好奇是珍贵而不稳定的。泯灭孩子的好奇心,好比是让一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失去灵气和灵性,这样的教育就如同一个隐形的杀手、如同给孩子喂食慢性毒药。当下,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教育观念的转变是亟待解决的。别再让我们逝去的在孩子身上重演,要善于留住孩子的好奇心,挖掘孩子的创造力。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言:“小孩子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也许“留住易逝的好奇心”在当下教育现状中很难,但犹如李政涛教授所言:“心在哪,智慧就在哪。”。只有从根本上认识其重要性,才会产生实现的动力。   

      总之,教师是孩子学习与成长的引导者,而不是思想的灌输者;是孩子跌倒时的搀扶者,而不是致其永不跌倒者。当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从思想深处、认识高度去弄清这一点,才能让孩子不能成为自己。在此呼吁各位同仁:学习、学习、不断学习;进步、进步、不断进步吧!书本是我们保持自身长久站在教育前沿的基石,把书本当作我们的精神食粮,不断学习新知,提高技能,让自己的那碗水不断向最高水平线攀升。

相关文章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陪伴成长》这本书已经读完了,这本书中的家庭教育箴言我觉得非常有教育意义,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国...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晚饭之余,又一次拿起胡教授的《陪伴成长》,今天又读了一遍“学习是一种美的享受”每次阅读都有不一样的感受。 ...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今天我又拿起放在枕边的《陪伴成长》读到了胡灵敏教授的《怎样写好作文》这一篇。 作文是语文学习水平的...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带着对胡灵敏教授育子方法的无限钦佩,再认真拜读《陪伴成长》,从《好习惯一定要坚持》一文中有了一点儿启发。 在胡毅华...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久别重逢。再次阅读不同的内容,再次有不同的感悟。 鉴真的泥泞留痕,多么深刻的领悟啊!主持说:...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读到《陪伴成长》中的怎样写好作文让我感受颇深。作文是语文学习水平的最好展示,写好一篇作文,无疑会对语文成绩的提高有...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再次拿起胡灵敏教授的《陪伴成长》一书,看到了一篇让生命绽放光芒一文。 ...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习惯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摧毁一个人。”可见习惯对人的影响不容小视,一个小小的习惯关乎你的健康,学习,工作...

  • 《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新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这不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和追求,也是对当下某些教育问题的担忧...

  • 陪伴,成长(七)

    8/13 今天检查黄疸指数,两百多,不算高,医生说三天后再复查,多晒太阳。医学太完善也不一定是好事,复杂,繁琐,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陪伴成长》读书笔记(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bn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