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深度思考
不要让减负成为“负担”

不要让减负成为“负担”

作者: 黑彧 | 来源:发表于2019-11-29 11:04 被阅读0次

教育部屡次修改减负草案,确实效果显著,但让人看到减负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减负变成负担,让学生成为自己行为的主导,以一种为自己负责的态度从事学习。

不要让减负成为“负担”

  中国传统观念压力即动力,好多家长变相的理解为减负就是减压,在减少课业负担的同时孩子就会输在起跑线上,进而失去学习的动力。中学时期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掌控能力有限,学习只靠学校一味的灌输和家长的苦苦相逼。家长只给孩子一种有文凭就能出人头地的思想,却不加以解释和引导,而是给予重压。学生厌学的心理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处处重压,在他们看来学习就是负担,减负如果不从根源下手,效果有能有多少?

  减负的政策稳步实行,很多学校和家长是不认同的,反而把这项政策当做一种负担。学校追求升学率,家长追求高学府,减负就是增加起达到目标的风险。而减负目前仍停留在课时和作业上,教师的能力不同,学生的掌握水平各异。减少课时对孩子的学习真的有利吗?学校教育无法满足学生提升自我的能力,就需要课外辅导机构的介入,以至于有一些家长认为学校无非使其孩子获得竞争力,跟风报班,只要报的多就能赢。教育成本增加,时间成本增加,这难道不是一种变相的增负吗?

不要让减负成为“负担”

    而且部分学校在高三时会反复告诫学生“你看xxx学校每天上到晚上11点,你们提前放学那什么跟人家比”如此施压方式督促学生不也是一种增负。此外,课外的补习也同样会激发一些中学老师的功利化倾向,课堂时间被压缩,导致不能全情投入,转向引导孩子和家长加入自己的补习班,原本能够通过学校教育获得的知识,却非得要增加金钱与时间成本,而且获得家长还普遍认同,真正的补习机构资源被学校老师霸占(法律规定高中在校老师不得从事补习行业),学生最后得到的不过是减负前应得的知识。减负的行为达成了增负的效果。

  而且减负政策执行同样需要花费人力成本,而且效果差强人意。学校会以各种方式留住学生,不让教课可以开自习班呀,强制捆绑学生和老师,必须完成自习任务和答疑任务。不也是增负的表现。

    减负真正行之有效还有漫漫长路要走,切莫减负反增负,培养学生对自己负责的意识很重要,否则很有可能会出现中学和大学教育的脱节。

不要让减负成为“负担”

相关文章

  • 不要让减负成为“负担”

    教育部屡次修改减负草案,确实效果显著,但让人看到减负好处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让减负变成负担,让学生成为自己行为的主...

  • 有感于学生减负

    所谓减负,顾名思义就是减轻负担。对于一个学生来说,就是减轻课业负担。减负减负喊了这么多年,可是学生们真的减负了吗?...

  • 2018-11-07

    不要让别人的愚昧成为你的负担,无欲则刚。。。。

  • 不要让爱好成为负担

    在木格措拍的同事美眉,当时山上是很冷的,就那样毅然的让她把外套脱了。 有时候就是觉得哪儿不够但又不知道那个点在哪儿...

  • 不要让写成为负担

    记得去年我看了两百多个电影,疯狂的时候我规定自己一天看一个还一天写一个影评。 渐渐地我就觉得体力不支了,严重影响了...

  • 不要让付出成为负担

    格子今天因为一件事情跟男朋友起了争执。 事情是这样的。 格子和男朋友计划十一月份去厦门旅行,两个人分别从不同的地方...

  • 不要让爱成为负担

    曾听一位教育大咖分享过的一个高中生和母亲的故事。 男孩出生被诊断为先天性哮喘,婴幼儿时期死亡率极高,必须精心呵护,...

  • “双减”政策下,家长该怎么做?

    “双减”政策落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家长的精神负担。但作为孩子的父母,减负不代...

  • 双减政策下有担当的家长该怎么做?

    “双减”政策落地,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家长的精神负担。但作为孩子的父母,减负不代表减轻肩...

  • 不要让行囊成为负担

    这一路的行走奔波,不止是为了活下去,总还是期望在未来的某一处那个醉心消魂的让你激动震颤的风景,那个你在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让减负成为“负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bww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