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区块链三人行 币乎的生存之道:内容+通证激励,打造一个共识平台

区块链三人行 币乎的生存之道:内容+通证激励,打造一个共识平台

作者: 时代区块链Times | 来源:发表于2018-11-16 13:26 被阅读0次

编者按:

内容社区币乎,由以太坊白皮书翻译者咕噜创办,他也是以太坊中文命名人,创办币乎是希望“好文有好报”。

币乎的激励机制,具备了去中心化的特质,也是一种通证经济的尝试:用户通过贡献自己的能量,为认可的作者内容点赞投票,作者和好文筛选者共同获得奖励,这种“点赞式获利”成为一种风潮。

不过,面对“水军”和“撸羊毛党”,币乎在公平的问题上,也不断反思,挑战缺陷,尽量做到各种关系的博弈制衡。

区块链三人行采访了币乎的COO Marc。

Marc告诉我们,运营好一个社区,就像做一道菜,需要各种食材和调料,社区有话题,有输出口,有大家宣泄情绪和学习知识的地方。每个人对每一个新的话题都有不同的解读,可以有争论,也能找到具有共识的圈子和朋友,这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区块链三人行:币乎在业内聚集了很多大V,你们是如何做到的?

Marc:我们采用通证经济做了一个相对平权的内容平台。

如果我们作为平台方去打压某一个人或者说去扶持某一个人,都是不公平的,这属于作弊。

所谓的大V霸屏现象,其实是因为这些大V在进驻币乎之前拥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本身也自带流量。他们长期和不同内容平台合作,熟悉内容策划和运营技巧,他们是付出了一定的艰辛和努力的。

他们选择币乎只是觉得这个内容平台更适合他们表达和展示。和传统的中心化社区不同,币乎不存在通过技术手段来增加某个作者曝光的机制,但是我们和作者保留着一个比较长期和及时的交流,不断的了解他们的需求,然后在团队中讨论哪些需求在什么阶段推出比较合理。

区块链三人行:币乎的激励机制很特别,每个用户有能量,给作者点赞,作者获得收益,进而更好地创作。

Marc:传统平台一般是按照阅读量来给作者进行排位,会有各种排行榜。但是这种方式是不公平的,我们希望它是一个综合的数据判定结果,币乎不会特别去做出倾斜或者倾向任何一方。

在币乎未上线之前,我们针对区块链作者做了一个优秀内容扶持计划:针对区块链优质内容的作者,无论他们是发布在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微信公众号还是微博,我们都会给予这些作者一定的通证奖励,并且希望这些作者一直输出区块链优质内容,从而能够向更多的用户普及知识。

内测期我们汇集了2000多个内容作者,他们都是区块链内容作者的中坚力量,运营团队四个人用了将近三个月的时间去点对点的和这些作者取得联系和沟通,同时采取邀请码和币乎公开课等一系列获客方式,2月28日上线当天注册用户就达到了20万。

区块链三人行:现在的大环境对币乎日活月活内容产生什么影响?

Marc:币乎大部分是小白用户,这和所有的内容平台一样。大家通过阅读文章,在了解区块链知识的同时,也在为投资决策寻求指引,所以在熊市里这一部分用户的活跃度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内容作者和高认知用户更关心的是各种项目和区块链整体的发展趋势,他们的阅历也更为丰富,不会受短期环境的干扰而有太大的行为波动。

区块链三人行:现在项目方的活跃度怎么样?

Marc:项目方反而活跃度要比牛市活跃度高,因为牛市他们有太多事情要去做,这个时间恰好是一个内容沉淀的高峰期。

区块链三人行:有人说币乎可以叫做赞乎,点赞机制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Marc:很多人把它当成一种规则简单的日常游戏,而且很好玩。

毕竟这种生态刚刚开始建立,我们会针对一些被通证激励引偏的现象逐步调整,包括热门文章的时间因子、即将推出的好文算法、好评算法等,我们根据返回的数据会不断进行微调,而且币乎这些算法公式都是完全公开和透明的。

大家其实都是一个游戏的心态,在通证激励的驱动下,同时享受抢赞的乐趣。我们也会一方面用算法和技术的手段,逐步调控用户的行为模式,另一方面用运营的手段去进行引导和规避。

区块链三人行:您希望做一些深度内容,但是这部分用户毕竟是少数的,大量用户还是需要有快餐式文化。

Marc:快餐式文化是移动终端导致的,我们大家早已习惯了碎片化阅读和学习。写作其实也一样,行业大咖们的日常行程都特别满,想要完整的写一篇长文可能需要酝酿一个月,他们大量可利用的其实也是一些碎片化的时间,这也是微文推出的目的。

区块链三人行:最近很多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发展线下作为变现方式,币乎在线下有没有其它的变现方式?

Marc:结合线上的运营推广,我们也有很多线下活动,但是目的不是依靠这些线下活动去变现,而是希望能够通过币乎这个平台来链接项目方和用户。你们看币乎办公室的2/3都是线下活动场地,也是为了能够免费提供给项目方来进行Meetup。

区块链三人行:一些互联网平台给用户开专栏,包括电子书等方式帮助大V,您怎么看?

Marc:有这种方式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

专栏的开放,电子书的出版是由平台进行中心化的判定,究竟给哪个大V开?给哪个大V不开?你的判定标准是怎样的?判定标准是不是平权的呢?

传统互联网平台是中心化的运营模式,选择跟某个大V紧密联合的背后,彼此是存在着利益绑定。但是如果你把币乎绑定到某个项目方,或者绑定到一些KOL身上,那么币乎这碗水就永远都端不平,也就失去了公信力。

区块链三人行:我们打开币乎,热门推荐是以点赞数的高低排列的。最近有一件事情特别有意思,吴亦凡的粉丝把他刷到iTunes排行榜第一名,币乎的点赞是不是可能会把一些优秀的文章埋没?

Marc:咕噜说过:“我们给的是一个制度的公平,但我们永远无法保证结果的公平。”所以结果是交给全体用户的行为来决定的。

我们只能保证有一个相对平权的规则建立起来,但是对于结果,如果作为一个平台去硬性介入、去扶持或者去打压的话,都是在作弊。但是我们也会采取更合理的数据和算法识别的尝试,让更多的好文作者浮现出来。

区块链三人行:那会不会存在一些不公平?

Marc:会的,所有的规则都会存在漏洞。

比如说还存在点赞互助QQ群,淘宝上也有销售币乎点赞外挂的一些产品和程序,我们都会买回来进行防挂测试。

这些外挂机器人账户,和少数一人掌控多个账号的违规用户,因为他们的行为模式特征是非常明显的,所以也都会在用户行为的大数据中被甄别出来,通过要求他们进行链接公安网人脸识别系统的实名验证拦截掉。这些问题,我们会通过时间的推移逐步解决,我们也不愿意让他们去影响正常用户使用币乎。

区块链三人行:币乎与其它平台相比在区块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

Marc:我们是一个深度垂直的区块链内容平台,平等并且包容。我们希望更多的区块链项目,包括传统互联网向区块链转型的项目方都入驻币乎,通过这个平台来快速的链接用户和粉丝。

我们都是从传统互联网一路过来的,纵观过去,任何平台包括内容平台永远都不可能是一家独秀。我们希望区块链内容平台能够百花齐放,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甚至于能够相互联合,在漫漫凛冬抱团取暖。币乎目前唯一在做的事情,是希望促进区块链内容社区的生态真正能够沉淀下来,而不是去费心考虑谁是竞争对手。

区块链三人行:币乎的机会在哪里?是继续深化内容,还是做好平台生态?

Marc:做连线,把项目方、KOL和用户链接在一起。这条线并不是币乎去单独的把某个点和某个点去拉在一起,而是他们通过币乎这个平台以及通过平台的机制,自然地链接在一起。但是要达到这个结果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线。

区块链三人行:社区运营,您有什么经验?

Marc:运营说起来,方法论其实就是个菜谱,但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做一个好厨师。

因为每个人通过这个菜谱,理解和执行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结果也是不一样的。而且在每个不同的项目里,你所面对的用户也是完全不一样的,尤其是通证经济这种新生项目。

有话题,有输出口,有大家宣泄情绪和学习知识的地方。每个人对每一个新的话题都有不同的解读,可以有争论,也能找到具有共识的圈子和朋友,这是目前最好的方式。

区块链三人行:币乎最大的危险在哪里?

Marc:自己犯错吧(大笑)。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应该是越来越简单,而不是越来越晦涩。币乎希望能够让信息更加易于接受,让共识的链接更加便捷快速,让认知的屏障逐渐变矮变平。

我们有一个完整的时间推进计划表,之所以大家都觉得币乎很稳健,是因为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急于去做一些无效的运营执行。我们一定是背靠着整个生态环境去循序前行,不会被一些干扰而打乱自己的步伐。

区块链三人行:现在币乎有多少用户?

Marc:60多万。之前在接近100万的时候我们发现有一人多号的作弊现象,现在在挤水分。别人都不理解说你们为什么熊市在挤水分,我们熊市挤水分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币乎的根基更健康,这样走过凛冬以后币乎的发展也就更健康。

   撰文:孙骋  编辑:Iron rabbit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区块链三人行 币乎的生存之道:内容+通证激励,打造一个共识平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cm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