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文化融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文化融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作者: 正清和_d2ca | 来源:发表于2018-06-17 22:46 被阅读0次

                      ——德慧书院  郑君

    人类的创造体现在文化史的演变之中,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将是这个时代的伟大创造。适应时代要求的中国文化体系,将在当今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会通中产生,将在中华文化进入世界的历史性进程里逐步形成并完善。我们将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外来优秀文化而形成自有的文化体系。

    今天是西方的父亲节,我们能在这个日子里,我们对父亲怀有一种感恩、纪念,那是致良知,是”知行合一”,也是对中华孝道文化的传承。中华文化有“海纳百川”的眼界、“有容乃大”的胸怀,能尊重其他文化的价值,并会吸纳其他文化的先进元素。这不仅涉及人类社会,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这种和谐是“和而不同”的,在这一点上,中华文化显示出了很强的包容性。中华文化使得我们这个国度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它汲取了各外来文化、各民族的养分,不断完善,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使得中华文化成为全人类的基本价值,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中华文化智慧将发挥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我们必须承认,东西方的文化价值体系是不同的。东方文化博大、宏观、综合,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则是分析型的。东方讲究合二为一,西方则是一分为二。但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进程充分体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要注重构建自有的自然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巩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并融合西方文化的先进元素,体现文化精神的会通。我们将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纳外来优秀文化而形成自有的文化体系,我们是与时俱进地吸收外来文化,我们是把西方文化中人类优秀的价值观为我用,而不是把感恩节作为我们的节日,如果提到西方文化就道德绑架,那么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成为空谈。

    自古以来,中国人形成了种种血缘群体,无论是氏族或宗族,还是大小不等的家庭,皆崇尚亲亲之道。推而至于国家、天下,乃至天地万物,莫非亲亲之体现。故孟子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可见,对于古人来说,亲亲不仅是一般血缘群体的基本准则,而且成为遍及世界的爱法则。换言之,不仅我对父母、兄弟、妻子要讲亲亲,此为孝弟慈爱;而且,推至君臣、朋友、长幼之间,亦当讲亲亲,此为恭友仁忠;至于天地世界万物之间。可见,亲亲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世界需要各种文化加以补充、制衡和纠正,这正是21世纪中华文化再次复兴并引动世界的主要原因。比如,关于“快乐”和“幸福”的思考。西方文化以征服、利用自然为代价,将快乐和幸福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利我”的状况膨胀无度。而中华文化崇尚“利他”的精神,追求天、地、人的快乐。这是中华文化的智慧,人类的快乐与幸福应建立在天、地、人、万物融合的概念上。当人们真正做到了“天人合一”,快乐与幸福才能是恒久的。

    中华文化的优秀基因应该也完全可以成为全人类的基本价值。中华文化有着5000年的文明史,有优良的传统,有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理念,崇尚“天人合一”,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些是全球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加之中国的改革开放释放出中国人伟大的创造力,当今中国在全球格局下能够有更大的担当,这些都是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在因素。

    《大学》告诫我们,“明明德”的目的是“止于至善”。每一个人并非需要成为国家或世界的领袖人物,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作为世界的一分子只要尽心尽力,同样能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真心、诚意、竭力,就是“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样的中华文化理念具有普遍价值,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共识。

    当代中华文化的建设,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将起到支撑性作用,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使中华文化的智慧融入世界,这将是对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贡献。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将对全球和全人类的和谐与平衡起到重要的作用,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文化融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文化融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文化融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dg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