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一》读后感
作者:司马光
今年开始阅读资治通鉴,中华书局的文白对照版本。去年一半时间在出差,今年2月才开始渐渐消停,2024年就这样开始吧,争取利用3年时间看完一遍。
书序言提到,毛泽东,酷爱读《通鉴》,通读17遍,至书页残破,仍爱不释卷,且言每读一遍都获益匪浅。
读通鉴的目的主要是借鉴前人得失,用古为今。对于个人来说,启发思想,指导人生,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宝藏。
昨天看看一部分,感觉好像看小说,读故事,很有一番趣味,加之有翻译对照,并没有多么晦涩难懂,只要不急躁,迟早能通读完成。以下零零散散读后感。
开篇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这一段非常重要,开宗明义的提出了等级次序的重要性,是皇帝管理下属的纲领性原则。
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救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说得还是在问题还未完全暴露的时候去治理是最佳时机,,也就是说提前预判的重要性。也可以说坚持礼,分,名的重要性,全都在于此也。
甚至坚持原则,比实力更重要,比实际的利益更重要。真正的强势完全在于实力,更在于能否坚持原则,气场全都来自于坚持自我。周威烈王分封三晋在作者看来是自我埋葬的开端。
关于德与才得辩证关系,作者也有经典的论述(第14页),终究是德高于才,才堪大用。
君仁则臣直,底下人愿意和你说真话,是好事,值得鼓励。善于管理人比精通专业知识更重要,对甚至对于皇帝来说,过于沉迷专业技能,反而是荒废的表现,不务正业的表现,比如李煜,宋徽宗等。
吴起虽然残忍薄行,但是打仗的人才,被魏国和齐国重要,依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可见关键还是要用人之长。
聂政刺杀韩相侠累的故事很有意思,起初母亲在,不献身,等到母亲去世在行刺杀之事。为了不连累姐姐,自毁面容后自杀,非常坚忍。但其姐姐也不是孬种,指出刺客就是其弟弟聂政,然后自尽在其身旁。目的是不想弟弟的英名被埋没了。古人看中名节甚于生死,这种不畏死的精神,古来就有。
律法严苛的吴起和商鞅都下场悲催,可见德行和得人心的重要性。
魏武侯死的时候没有确立太子,于是国内大乱,可见礼分名的重要性。
齐威王召见即墨大夫和阿大夫,通过实地考察知道了两人实际情况,这是调查研究才有发言权的示例。
魏惠王问公叔其死后谁能辅佐自己,开始推卫鞅也就是后来的商鞅,但是犹豫了,于是说,如果不用他就把他杀了,可见当时人心其实本就如此,历史都是重复的。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法家其实很清楚,只有制定规则的才是聪明人,才是抓住命门,走向成功,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这个时候的商鞅已经开始跳出规则甚至自己定义规则,想要创建开创性突破,这点胆量和认知还是必须的。而且制定的法律不允许任何人说三道四,这个有点过了,还是应该允许提意见的。商鞅有点过于自负。
江乙言楚王,劝解听两两方面意见,也就是现在常说的破处信息茧房。
韩国被魏国攻打,求救齐国,孙膑的意见很值得玩味,如果当即出兵,则相当于代韩国承受了魏国的进攻,反而听命于韩国。不如等到韩国迫在眉睫再出兵即可以加深与韩国的亲密关系,又可以乘魏国军队的疲惫,一举两得,名利双收。可见军法,攻心为上。
孟轲的对魏惠王只谈仁义,对民则要谈利益。利者,义之和也。仁义本就是利益的一种,或者说是利益中最重要的一种。对象不一样,谈的东西不一样,对上只需要谈仁义,对下则必须要谈利益。易经有言,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韩昭侯要建造大门,屈宜劝阻,认为不是时候,彼时刚打了败仗,加之当年干旱,大兴土木必然有摆架子的嫌疑,,不是时候,就说不是好的时机。很多时候,必须要看形势,选准时机,不能盲目硬干。
仁义是针对上层人士,对下就要讲究实际利益了。利用安身,以崇德也。
时机很重要
祸患常积於忽微
司马光对于孟尝君的评价,在品行上认为他是奸雄,在能力上认为他能虚心接纳意见,有兼容并包的雅度。
张仪是魏国人,苏秦是洛阳人,均为鬼谷子的徒弟,其实两人关系很好。将各国玩弄于股掌之间。
狡辩比不上沉默的稳定的内核。
周朝最后几十年,大部分都是秦昭王在四处征战。虽然大多数国家都畏惧起强大,但也认为秦人不仁不义,不屑于之为伍。
赵奢不仅有谋略,懂治理,而且通兵法。在赵国,说服平原君服从收租法律;大退秦国进攻,解除厥与城之围,而且是在廉颇和乐乘均反对的情况下。
穰侯魏冉不断扩充自己的领土陶邑。魏国人范在魏国犯事逃到秦国,被秦王重用,建议远交近攻,称霸。虚弱贵族权力。集权。
左师触龙劝赵太后把其赵公子送到齐国做人质,以低于秦国进攻。沟通过程一是先缓和情绪;二是立意为子女应当考虑长远;三是举例其自己女儿送到燕国当皇后来反证。
楚国王病危,在秦国的人质太子要回去,黄歇劝应侯(范)不如放回太子,这样对于秦国多了一个亲近的国军,如果一直留在秦国,就变成布衣一样的人了。秦王还在犹豫,要去楚国看看现在楚王的病情,于是黄歇就用计让太子假扮使者出城,跑回楚国,然后亲自去告诉秦王实情并请求处死自己。秦王听说太子已经早跑了,勃然大怒,要照黄歇的话处理。但是应侯劝阻了,最后放回了黄歇回楚国,成为了日后的春申君。这里秦昭王难道想不到太子回楚国对于自己的好处吗?只是当时的情形下,他作为王,必须勃然大怒,以维持自己的威严,等到应侯有理有据的劝阻才就驴下坡,顺势放回黄歇,很多时候,维持心理地位比实际利益要重要的多。
秦国白起攻打长平,赵国派赵括,最后赵国45万人被活埋。现在长治那边名菜还有烧白起。
魏王问秦攻打赵国,大家怎么看,大多数都认为有利于魏国。孔子第六代孔斌(子顺)不认同。秦,是贪暴国家,打败了赵国,马上就要寻找新的目标,下一个搞不好就是魏国了。燕雀筑窝在屋檐下,每天都很安适。烟筒冒烟了,高大的房屋就要被焚毁了,而燕雀面不改色,不知道祸患来临。只没有远见的典型例子。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孔斌认为不是自己的贤能就能力挽狂澜的,形势不允许。预见,不出二十年,天下都要归秦国了。
毛遂自荐,和赵国平原君去联合楚国抗击秦国,但是楚王犹豫不决,毛遂据理说服楚王。其中提到商汤和周文王能够从不到百里的国家,逐步称霸的原因,其实还是顺应历史的大势,振奋杨威而已。所以看起大趋势才是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本事。是战略能力的体现。
白起最终还是被流放,被赐死。再牛的人物,不听上级命令,最终也要被舍弃。
秦始皇的父亲就是异人,靠吕不韦运作,成为华阳夫人的义子。奇货可居。整个运作的过程可以成为经典案例,其中很多原理和技巧都值得细细揣摩。依然能运用到现在。各怀鬼胎人物关系,中间人的关键作用,永远从对方利益出发思考和说服。如何增进彼此的归属感。
四时之序:春生、夏长、秋实、冬藏。
赵国的荀卿已经开始探讨群众路线了,依然是仁义之道。政治作用,思想教育的重要性,值得借鉴学习。
荀卿继续论述做将领的道理,里面很多精辟的论述,很多游击战思想都能在其中找到影子。主要是六术、五权、三至,处之以恭敬、无旷,则通于神明。
荀卿认为谋略最重要是不猜疑犹豫,行动最重要的事不产生过失,做事最关键的是不后悔,事情做到不后悔就可以了,没有必要追求尽善尽美。其实做人也是一样,只要内心不冲突,不拧巴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最求前呼后拥,左右逢源。
敬也很重要。也就是对任何事情都保持慎重,严肃、认真的态度。行事前比先深思熟虑,步步慎重,并且从一而终,这就是大吉了。凡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严肃胜过懈怠,便能胜利;懈怠胜过严肃,就会自取灭亡;谋划胜过欲望,就事事顺利,欲望胜过谋划,就会遭到不幸。
战如守,行如战,有功如幸。就是永远保持谦虚谨慎,不骄傲自满。
对事要严肃认真,对人则要保持一定的松弛。另一方面,事情办的好,才能更加轻松的应对各种人际关系。事情干不好,话说不明白,人际关系无论如何好不到哪去。
顺命为上,有功次之。忠诚永远是第一位的,有能力,有功劳倒在其次。
有人提出方反问,如果用兵之道以仁义为根本,而仁义是爱人,是遵循规律法则信义,那么怎么打仗呢,毕竟用兵是为了争夺。荀况回答,正是因为爱人,所以更加憎恨害人的人,正是因为遵循信义,才憎恶反叛、作乱的人。用兵的目的在于禁暴除害,而不是为了争夺。这里也可以看出古代的战争观念或者说儒家的战争观念,目的和西方的战争观念不一致。
秦始皇的爷爷秦孝文王即为3天就薨了。
鲁仲连的思想行为很像庄子。孔顺很推崇他。人都要强求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这样不停得做下去,也能成为君子。慢慢习惯成自然,与本性渐渐融合。这也是塑造自我的过程。自我可以塑造。这是人类最有趣的地方。
秦始皇的爷爷孝文王即位3天就嗝屁,其父庄襄王即位3年嗝屁。秦始皇13岁即位,第26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39岁时统一全国,第37年,也就是50岁,在外出巡时病倒,在沙丘宫平台驾崩。
鲁仲连帮助齐国攻取燕国的聊城,但拒绝封赏。表明自己并不想为了富贵屈从于人,宁愿贫贱而放荡不羁、随心所欲。
廉颇后来还是没有得到赵国重用,跑到魏国也不受重用,赵国派人想请廉颇回,但是廉颇仇人郭开贿赂使者说廉颇坏话,廉颇老矣的典故。后来廉颇为楚将,但也没有建功立业,只能自我安慰“我思用赵人”。死于寿春。
长征主要是秦、赵、燕修建用来防备北方匈奴。胡人、
嫪毐与其母赵姬的事着实辣眼睛。
楚考烈王生不出儿子,春申君联合李园,用了当时吕不韦的计策。实际李园妹妹怀的事春申君儿子,献给楚考烈王。母凭子贵。但是李园养死士把春申君杀了。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秦始皇要下逐客令,将不是秦国的人都驱逐,主要是为防止间谍。李斯是楚人,在走之前上了一份书,剖析了逐客令的不可取,秦始皇纳谏,重用李斯。
韩国公子韩非子,善于刑名法学,但是得不到韩王重用。写了《孤愤》等五十六篇文章,十万多字。后来去秦国,一开始没有用,李斯嫉妒韩非,劝秦王如果不用也不要留着他,就先囚禁起来,然后毒死了。秦王后悔,但也来不及了。
荆轲刺秦这段写得很精彩刺激。安全无小事。
秦王问攻打楚国需要多少人马,王翦说需要60万,李信则说需要20万足矣。王于是排李信、蒙恬去攻打楚国,失败了。只好请王翦出马。王翦提出要多赏赐良田美宅。秦王很高兴。这其实一种心机,帮人可以,但是必须立马就要报酬。这样双方都很满意,如果帮人但不要回报,对方就会疑惑你是否有别的他不知道企图,尤其秦王本身多疑,现在把秦国全部身家交给王翦,自然更加不放心,所以厚着脸皮要赏赐,其实就是为了让秦王不疑心。
司马光评价燕子丹,不过是为了个人私愤,炫耀盗贼式的谋略,加速燕国灭亡。其实不管怎样,秦国迟早都是要灭燕国的。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大兴土木。长城、直道、阿房宫、骊山始皇帝陵墓。民不聊生。
长子扶苏劝不要杀儒生,被发配到蒙恬那。
秦始皇50岁时驾崩在都城外,被李斯、赵高、胡亥隐瞒,夺嫡,赐扶苏死。
秦二世年轻,贪图享乐,但是担心权贵和皇兄要夺权,就各种灭门。
陈胜吴广起义起义,天下云集相应,各路人马立王,又到了战乱年代。各怀鬼胎。陈胜吴广最后也都是被自己人杀了。章邯在平乱中可谓力挽狂澜,靠着修始皇陵墓的人,打败叛军。只是大势不可阻挡。
陈胜最大的败笔是骄傲自满,导致最后没有了亲近的人在身边,被自己的马夫杀死了。
张良是原来韩国的人,刺杀秦始皇失败,后来投奔沛公,发现只有刘邦能听懂他的谋略。于是就追随,知音难觅啊。
李斯和赵高博弈,亲近二世的赵高获胜。李斯虽然举报了,但是没有证据。群臣劝减少百姓的负担,但二世完全不听,没有人认为自己是笨蛋,归因问题,总认为问题不在自己。
陈馀张耳原来是刎颈之交,但后来还是应为相互救援问题,有了嫌隙,最终不欢而散。友谊的小船很多时候就是这样,说翻就翻了。
项羽残暴,但是钜鹿一战,威猛无比,堪称完美。群雄诚服。
彭越起兵,本来不愿意,但是几个青年推崇,只好同意,但是约定时间集合,迟到的被斩杀。第二天有10多个迟到,彭越于是要斩杀最后一名,大家以为开玩笑,但是还是杀了,并用人头祭祀。于是队伍拉起来了。军队必须将纪律,将军要立威,也要懂得变通。
刘邦品行宽厚,有气度格局,不少人才都青睐于他。比如俪食其。
刘邦开始也屠城,后来攻击宛城反而封赏投降的郡守。两者应该并重,能屠城也能封赏,两者并重,缺一不可。
很多时候都是大势所趋,天要亡秦,任何人也不能阻挡。章邯能力虽强,但还是难以扭转颓势,就像清朝末年的几个名人。曾国藩、左中堂、李鸿章等。
赵高最后还是把二世杀了。重新立子婴为秦王,然后被子婴所杀。这几乎是无限重复的剧本。
阅读至汉纪。沛公攻至霸上,秦王子婴投降,秦朝正式灭亡。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从这里开始看,沛公野心已经显露出来。在樊哙、张良劝谏下,沛公只是让萧何取走了地理图册、文书、户籍簿等,刘邦借此全面了解了天下山川要塞、户口的多少及财力物力强弱的分布。对于金银珠宝、美女则基本没动,依然还军霸上,驻守函谷关要塞。对于咸阳百姓则是约法三章,不取分文,也没有杀死投降的子婴。
反观项羽则是杀烧抢掠,阿房宫烧了3个月,子婴杀了,活埋投降的20万秦军,屠咸阳,收其货宝、妇女而东。从这个对比其实基本已经确定了将来两人的结局。项羽的格局,也就是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这一段印象比较深的是3次死于话多的事例。一是章邯带的20万投降的秦兵,抱怨破秦入关如果失败,自己家人就要被秦王杀干净了。被项羽将领获悉,于是偷偷把他们全都活埋了;二是沛公手下左司马曹无伤给项羽告密,却被项羽抖露给了沛公,很快被杀,之后谁敢给项羽告密?项羽毫无城府,相当于出卖了告密者,最后自刎乌江,也无非是死于话多。三是韩生劝项羽在咸阳称霸,但是项羽心思东归故乡。韩生嘲笑他楚人沐猴而冠,被煮杀。话多,尤其是抱怨的话,不解决问题的话,不利于团结的话,一定少说。有时一句话就要打上几十万人的姓名。
项羽刚愎自用,虚荣爱面子,脸皮不够厚。最关键的是不得人心。
项羽分封诸侯,大部分都感到不公平,这个可能本身分配有问题,本质上人性是无法满足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战乱继续。
汉王活络一番项伯,然后就让项羽把汉中的地都给了刘邦,说明当时项羽对刘邦还是不够重视。
汉王去汉中的时候,有很多楚国和诸侯国人的很慕名跟随,很得人心。
韩信必须在大的平台发挥作用,经历项梁、项羽、刘邦,其实都没有太看出其才华,后来是夏侯婴和萧何推荐,才拜为大将军。韩信对项羽的评价,匹夫之勇,妇人之仁,霸道残暴,失天下心。可谓及其精准。
张良体弱多病,不能为将,但常常为刘邦出谋划策,跟在汉王身边。
汉王用人不疑,对于陈平,能一天就委以重任。
陈馀要杀了张耳才愿意帮汉王,于是汉王找了给像张耳的人头给了他,这也太儿戏了。赵和张当年也是刎颈之交,后来慢慢演变成双方都深之入骨的关系,人性。
汉王被项羽打败,逃亡过程狼狈不堪,要丢弃自己的长子和长女,也就是后来的孝惠帝和鲁元公主,幸得夏侯婴反复收载。各路诸侯也再次背弃汉王,投靠楚王项羽。人心向背是一方面,但实力从来都是基础,人性第一要义是活着,然后是一直活着。前者为食,后者为性,其他皆由这二者出。
当初秦亡的时候,豪杰都在抢夺金玉财宝,唯独宣曲的任氏贮存粮食,等到战乱饥荒的时候,豪强们把金玉都给了任换粮食。任氏从此起家,数代富有。商场、战场,看清大势很重要。
韩信用兵如神,活用兵法,尤其把人心琢磨得透透的,靠几万人一个早上打败20多万的赵军,杀了成安君陈馀,名闻海内,威震天下。
有点疑惑,为什么总能看到日有食之的记载,查了下原因“古人认为,天象与人世间是相互感应的,即天人感应学说。古人云:“此则系乎人事之感。盖臣子背君父,妾妇乘其夫,小人陵君子,夷狄侵中国,所感于是,则阴盛阳微而日为之食矣。是以圣人于春秋,每食必书。”在古人眼里,大到一个国家里,臣子背叛君王,夷狄侵扰中原,小到小人欺凌君子,妻妾威压丈夫,都是阴盛阳衰的异象,因为天人感应,上天就会用日食的天象来向人间示警。”后来也认识到这是自然现象,但是例行公事还是要记载下的。
项羽把刘邦分配到汉中之后,尤其是杀了义帝,背负不义之名,大失人心,大家已经看到了楚必将失败的形势。九江王黥布敷衍项羽,想当墙头草观望,但是汉使者随何直接跑到楚使者面前宣布黥布叛楚。黥布只好杀楚使者,死心塌地跟着刘邦了。
郦食其建议刘邦效法商、周做法,扶立原六国后裔重新当王,被张良劝阻。原因是今时不同往日,刘邦的情况也不同于当时的商王和周王,结合现状分析,实施郦食其的计策有弊无利。荀悦点评决策方法,要点有三,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简单来说就是注意形势、时机、自身情况来做决策。不可生搬硬套。所谓权不可豫设,变不可先图;与时迁移,应物应化,设策之机也。
陈平建议刘邦行事反间计,将项羽身边的主要谋士和将军都离间了,主要利用了项羽猜忌多疑、易听信谗言的弱点。
郦食其说服了齐王投降汉王,于是齐王不对韩信设防。韩信知道了这件事,想停止对齐国的仅供,但是他的门客蒯彻劝他继续攻打。因为郦食其是汉王秘密派去的,攻打齐国是汉王的命令而且还没有撤销的命令,凭什么自己决定停止呢;再说郦食其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降服了齐国70余做城池,而韩信你呢,带着几万人马,打了一年才打下50余座城池,岂不是被一个书呆子功劳比下去了。于是韩信继续进攻,一直达到齐国国度临淄。齐王田广以为郦食其出卖自己,就把他煮杀了,然后投靠楚国去了。
从这个事件,可以看到,一是韩信虽然没有背叛刘邦的野心,但至少有自己的私心;谁掌握军队,谁的分量更重;及时沟通很重要,人心难测。韩信表面听从刘邦命令继续进攻,但很清楚,从大局上考虑并不利于汉王刘邦,也算是扛着红旗反红旗。非常恶心。但又毫无办法,人性如此。
汉王和楚王相持不下,项羽居然想和刘邦决斗来解决争夺天下问题,又用刘邦父亲和老婆来威胁,其匹夫之勇再次明昭。人是很难改变自己的个性的。
龙且与齐王合力返工韩信,但是听说韩信以前收胯下之辱的事迹,就很轻视,主动出击,最后被韩信用奇招打败。其实龙且有自己的小九九,就是通过防御使韩信不战而退,就体现不出自己的功劳和本事了,但是如果自己主动交锋并战胜,齐国的一半就归自己所有。那个年代,人人各怀鬼胎。
韩信处于关键地位,他帮谁,谁就能胜利,他自立为王,就成了三足鼎立。他让刘邦封个假王给他,以稳定齐国的军心民心,刘邦很生气,以为他要背叛自立。但马上顺势给他个真齐王。蒯彻其实早已看穿了最后的结局,但是劝不动韩信反叛,只好自己装疯后离开。韩信属于“审毫厘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也可能是道德观念束缚了他。
刘邦下令,军士战死后,都能得到入馆,妥善料理丧事,并把棺木转送回老家。一以贯之得收买人心。
从公元前202年开始,也就是汉高祖五年。这一年项羽在垓下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
其实从韩信支持项羽开始,这个结局已经注定。刘邦追项羽,但是开始韩信和彭越不来支援,刘邦于是赶紧封赏他们为王,于是他们援兵就到了。最后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项羽虽然失败,但是并不认为是自己的原因,反而认为是天要灭亡他。自身的缺点至死都意识不到,还挺幸福的。
刘邦总结自己,一是能分利,二是能驭人。
突然想起来,郦食其是三个字的人名,古代三个字的人名还挺少的。特别是宋代前。
刘邦开始追杀当年让他窘迫的楚将,后来听劝,没有为难季布,反而杀了当年放他一马的丁公。其实对于统治者来说杀和放,取决于他希望引导人们的方向,一两条人命根本不算什么,形势很重要,就是要让天下人知道,忠诚的重要性和好处。由此也可看出刘邦有深远的眼光和格局,不会妇人之仁。
古代左是东,右是西边。
张良家世代祖先都是韩国的丞相,并非传说中为太公去桥下检鞋的落魄书生。
张良借口修仙,明哲保身的典范。
有人告密韩信谋反,刘邦与陈平秘密商议,通过巡视,让韩信来觐见,然后抓住了他。任何事,事以密成。不过后来还是放了韩信,并封为淮阴侯,让他征收北方山西。
萧何位极人臣。修建豪华宫殿给刘邦,刘邦开心。司马光对此不以为然。
匈奴冒顿,训练手下人,让杀自己马、杀自己妻子、杀其父王的马,达到令行禁止后,有一天打猎,就发信号射杀其父。然后自立为单于。进攻东胡部落,开始东胡要马给马,要自己老婆送自己老婆,但是要土地,则不行,土地资源是核心资源,是当时古代国家的命门。冒顿是个变态的狠人。
冒顿进攻韩信,韩信投降。和匈奴联合抵御刘邦。
叔孙通制定皇帝礼仪,让刘邦感受到了当皇帝的尊贵,爽。
司马光评论的时候老是提到扬子杨雄的话。
冒顿围困住刘邦,但是又放了,这一段很吊诡。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刘邦开始收拾韩信。找了个假公主冒充鲁元公主嫁给冒顿。
刘邦对商人不是很友好。认为他们重利轻义。
前移其他地方的豪杰到长安。做强本部。
大赦天下,很多次了,可能确实死了太多的人。
贯高要刺杀刘邦,被发现,连累的他主人赵王。
韩信教唆豨常谋反,但是失败了,被吕后和萧何骗到西安,然后被擒拿,斩首。韩信悔恨没有早听蒯彻的话。刘邦就捉了蒯彻,问罪于他。蒯彻喊冤,各为其主,何罪之有。刘邦认为有道理,就放了。刘邦可谓从谏如流。
韩信死后,就轮到梁王彭越了。刘邦让彭越协助打反叛的陈豨,但是彭越称病不去。刘邦让人责备,,彭越想到韩信,加上下面的人建议,还是犹豫不决,不敢起兵反。但是又有人告状彭越谋反,于是刘邦攻击彭越,彭越被抓。开始刘邦放他一马,让做个平民。但是路上遇到吕后,彭越向吕后诉苦,吕后表面同情,又把他带回长安,却告诉刘邦,彭越是壮士,把他流放到蜀地是留后患,不如杀了,于是还是清楚了彭越三族。古往今来,有实力的到了和平年代,总是被以某犯罪被清除,要么自觉交权,这种情况一再重演。同时吕后的狠毒渐渐显露。
异性王一死,刘邦立马分封自己的儿子为王,说白了还是利益分配的需要。历史就是最好的警示案例。
韩信、彭越死后,黔布很害怕自己的结局会和他们一样,暗中派人部署军队防备,后来被人举报。这个人是被黔布怀疑和自己老婆私通。刘邦开始不信,黔布已经反叛了,才相信。其实黔布本来就是不忠之人,自然疑惧。
刘邦身患疾病,本来想派太子去镇压叛军,但是保险起见还是自己亲自出马。陆续平定了黔布、陈豨。卢绾因为拥兵自重也逃亡到北边匈奴。过程中刘邦中了流箭,病情加重,安排好辅佐的大臣就崩了。
汉孝惠帝继位。7年后崩,后续是吕后10年专政。高皇后。拥立自己亲属当王,总之就是各种把刘邦儿子替换为吕姓王。
刘邦的大臣如何诛灭吕氏王的过程。幸亏这些老臣,不然真的就变成吕的天下了。能够夺回来,原因还是在于前期分封了很多刘姓王,吕后一死,就群起而夺位。本来大臣也不对吕氏当王不平,所有通过一番惊心动魄的运筹,铲除了吕禄、吕产、吕通等,全部连根拔起。
生死存亡之际,很多什么应验虎符之类的法规已经完全不不用顾及了,关键是人心,以及实力。平时的人品很重要。最后大臣们选谁来当新皇帝,就是根据代王的年纪比较长,仁孝宽厚的名声,以及其母谨慎善良来确定,而不是选择了嫡长孙齐王。
里面郦寄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劝他的好友吕禄放弃在长安的兵权,给了周勃,然后回到自己的封地。准确地说是骗。不管怎么样,虽然对不住朋友,但是对于安定汉室天下还是起到了巨大的功劳。
平定吕后势力后,大臣们需要选择一名诸侯来当皇帝,最后是母亲贤良,舅舅低调的代王刘恒。名声还是很重要的,还有身边人。
古代太尉有点相当于军委主席。尉是武官,史一般指文官。
孝文帝刘恒对株连的法律做法不是很赞同。但是最后不知道为什么还是没有灭绝,刑罚也是越来越卷的。直到无以加之。
皇位肯定要传给儿子的,这是最符合人性的。
刘恒致力于以仁义治国,救济孤老。实事求是,不务虚名。励精图治,少玩乐,少冒险。
周勃虽然功劳大,但是对于如何做宰相到底不如陈平,出了洋相后,只好退位让贤。
南越王想要独立,但是刘恒贤名远播,亲自慰问,越王惊恐,赶紧俯首称臣,并说了一段不懈可击的理由。很多时候,话说的漂亮,大家都下得来台,其实非常关键。
司马光继续强调其观点,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贾谊开始登场,首先是强调忧患意识。要引导百姓返回重视农业,贬低商业。农业是天下的根本。
周勃最后也是被冤枉入狱,受到狱卒欺负。感慨自己曾经率领百万大军,却不知道一个狱吏有如此大的权势和神通。可谓虎落平阳被犬欺,也体现了结交公权力人员的必要性。
匈奴向来是汉朝的心腹大患。原因主要在于他们和中原百姓不同,居无定所。擅长骑射。
贾谊上疏,建议很多,比如削弱诸侯力量,逐渐集权。推崇纲常伦理,秩序等。重视对太子的教育,通过选拔仁义的老师来影响。赏善罚恶,管理的大道。强调对待大臣要通过感召其廉耻心,礼仪心。而不是对待平民一样杀戮污辱。
其中有一段论述为什么要有秩序感:“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高者难攀,卑者易陵,理势然也。故古者圣王制为等列,内有公卿大夫士,外有公侯伯子男,然后有官师小吏,延及庶人,等级分明,而天子加焉,故其尊不可及也。”出自贾谊的《治安策》。这也是为什么中国一直流行等级森严,在中国要的就是一种位置感。少了阶级秩序,皇帝就无法展现自己的威严和高高在上的位置。曾经认为这是不可理喻的封建糟粕,现在细想也能理解贾谊的思想,也并非毫无道理。文革十年,毛泽东想要打破阶级和阶级思想,实现人人平等,但最后还是失败了。阶级、等级、地位的强大思想根源依然根深蒂固。现实政权制度也依然在这种等级思想指导下构建。
刘恒的舅舅还是犯了罪,最后被赐死。外亲干政有弊端,但是亲戚的确也是更值得信赖的。这是两难。
贾谊33岁就死了,可惜。
晁错作为智囊登场。提出对付匈奴的计策。主要是把百姓迁居到边境,通过一些列鼓励的政策,让他们来抵御匈奴的侵犯。
汉文帝十二年,文景之治。
晁错继续建言献策。关于重农方面,论述为什么国家积蓄越来越少,原因就是农民参与耕种的积极性不够高。主要是是分析尧舜时期的情况对比。基本上古人论述都是如此,必定拿出古人的做法,尤其是尧舜时期的做法来对比。一是没有结合当前实际情况,或结合考察的不够全面充分,二是分析缘由凭观察和感觉为主,易陷入看问题不够系统全面的问题。最后得出的解决措施就是要皇帝重农轻商,这种存在局限性的措施。农业确实是国家根本,但也导致商业始终被压制,得不到充分发展,生产积极性和效率也只能满足于温饱水准。
如果有人能想到收交易税,或许能推动商业大发展。
底层人,就是用利益来诱导和统治,古人晁错早已看透,越是底层人,动物性越强,越遵循符合丛林法则。“民之趋利,如水走下,四方无择也。”
当然,重农轻商,本质上是为了统治地位的稳固。其实当前也有这种情况,农民、农业目前的生产效率无法匹敌工业效率,在农村根本达不到城市平均水准,甚至养不活一家人,所以现在大部分农村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汉朝当时的做法是什么呢?让粮食贵起来。农民捐粮可以买爵位和免除罪名,以此提高农民的地位。
缇萦救父。其父犯罪要处以肉刑,缇萦要替父亲赎罪,自己自愿没入官府做官婢。皇上有感其孝心,加上也认为肉刑太过残忍,于是废除了这种刑罚,改为其他更温和的刑罚。由于皇上宽容,一段时间人口大增,犯罪很少,甚至有古代停止动用刑罚的景象。
到了十三年6月,直接宣布免除农业赋税。
现在对于汉文帝来说最无可奈何的就是匈奴,入侵一个月就跑了,组织了十多万军队,却无功而返,跑过去,匈奴人却跑了,没有造成有效的杀伤。
冯唐当众批评文帝及时得到廉颇、李牧这样的大将,也不能真正任用他们。让文帝很没面子,文帝责备他不给面子,但事后仍然请教原因。冯唐的意思是皇帝对待大将要给予充分的授权,让其发挥,特别是在外战,比如有小的过失不应按照法规严格惩治,将军在驻地的税收可以自行支配等。
晁错有思路,能写,受到赏识。任何时代能够写作,并且有自己的思想思路,都是核心能力。
文帝有段时间信鬼神,宠信新恒平,后来发现都是诈骗手段。诛灭了新恒平三族。
下诏,让大家广开言路,接受批评建议。
还是无法解决匈奴问题,只好继续和亲。
申屠嘉为人正直廉洁,对付宠臣邓通,抓住他对文帝礼节简慢的毛病,要斩首,把邓通吓的不轻。他认为皇帝宠信群臣,怎么赏赐富贵都不为过,但是礼不可以不肃。不可以有丝毫懈怠。
第22年夏天时候,大旱有蝗灾,文帝下令,诸侯可以停止上贡,百姓进山川湖泽开发和生产,减少皇室开销和服务人数,发放官府仓库粮物救济百姓,百姓也可以出卖之前的爵位。全部是放权和让利于民,可见当时情况的严重性,以及文帝的开明和仁义。
23年文帝驾崩,遗言中提到对于死亡的看法,“天下万物只要有生命,没有不死的;死,是天地间的常理,是万物消长的自然规则,有什么值得特别悲哀的呢!世人都乐于长生而厌恶死亡,为了追求厚葬倾家荡产,朕很不赞成这些做法。况且朕本人确实没有什么德行,如果因为厚葬,加重百姓负担是加重我的过失。”实在是太通透了,也体现其慈悲和谦逊的态度,至死不渝。司马光评价其后世鲜有能及之,评价极高了。
景帝等位。刘邦为太祖,文帝为太宗。恢复收租,半租。当初文帝除肉刑,虽然有减轻刑罚的美名,但实际却多少了人,有些刑罚改成鞭挞,但是大多鞭挞300已经死了。于是300减轻到200。
丞相申屠嘉嫉妒晁错,抓住晁错打通宗庙的墙的过失,要治罪,但是景帝宠信他,保护了,申屠嘉气的吐血而亡。
梁孝王是窦太后最小的儿子,景帝的弟弟,宠幸无比。
汉景帝上位到驾崩。没有多少突出的业绩,主要是遵循其父的原则办事。
晁错建议削弱诸侯的领地和权力,景帝同意了,但是惹怒了众诸侯,7个诸侯以清理晁错为借口起兵造反,过程中,景帝还是杀了晁错,想以此平息叛乱但是没有用。其实皇帝也知道杀晁错并不能让诸侯罢兵,但是必须要杀,形势所迫,即使晁错一心为君为国,功劳很大,和皇帝感情也很好,一直就是景帝的智囊。只是形势所迫,杀晁错,即使诸侯依然不罢兵,则诸侯没有造反的借口了,出师无名,。相对的皇室通过杀晁错,增加了自己的筹码。所谓大局着想,就是看形势趋势,牺牲少数人的利益。
楚王的旧臣穆生因为有一次楚王忘了给他准备甜酒,认为有所怠慢,就要辞职不干。朋友劝阻没必要,但是穆生不这么认为。现在楚王已经开始怠慢他了,再不离去,之后将会戴上刑具游街示众。真正聪明的人能够懂得征兆,通过微妙变化,预先判断吉凶的迹象。果然后来其他2位朋友因为劝谏楚王被带着刑具游街示众。别人对你不礼,说明不重视你,普通人还好,但是在君王身边,出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及早脱身更为明智。
最终景帝平定了所有叛乱,在位多年,没有什么突出也业绩,但是人民安居乐业,废除繁苛法令,遵循文帝的成规不改,整改社会风气淳朴敦厚,如果不发生大灾害,百姓都可以人人自给,官府粮库充足,马匹成群结队。
后续是汉武帝刘彻,评价为穷兵黩武,无限度追求奢侈糜烂的生活,全国经济萧条,财富耗费殆尽。接下来继续看到底如何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