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第十三天学习心得

作者: 真zhen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06:08 被阅读0次
    《传习录》第十三天学习心得

    今天继续学习《答顾东桥书》(第六、七节)。


    这两节阳明先生分别回应了顾东桥关于致知、明德与穷理的关系,对诚意、致知、格物的论述观点,致良知的内涵与核心等方面的质疑与思虑。
    先生首先声明他谈论致知、格物正是为了穷理。心是一身之主,心之虚灵明觉即良知,良知顺应感受而触动即为意,有知才有意,知为意之本体。意是作用在物(即事)上的。因此格物而致知,致知才能诚意。“格”字本身还兼有“正”的意义。格物与“致、诚、正”是完整而严密的整体功夫,是不可分割的。而“穷理”则包含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功夫。均体现了知与行的统一。
    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深化了道德意识的自觉性和实践性的关系,克服了朱熹提出的知先行后的弊病,但是同时也抹去了朱熹知行说中的知识论成分。王守仁的观点虽然有利于道德修养,但忽略了客观知识的学习,这就造就了以后的王学弟子任性废学的弊病,清初的思想家甚至把明亡的原因归于王学的弊端。 王阳明这样用意念代替“行”合理的方面,要人们树立一种信念,在刚开始意念活动时句依照"善"的原则去做,将不善和恶消灭在刚刚萌发的时候,这也叫“知行合一”。所以,对“知行合一”应该全面理解,这样才能正确评价。 另外,王阳明的教育思想中还有许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第一,立志、勤学、改过、责善。“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而且立志可以促使勤学,”“凡学之不勤,必其志之尚未笃也。”“改过”是指自己,“责善”是劝别人改过,这里面还包括了“谏师之道”,即向老师进谏,指出错误。第二是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第三是循序渐进与因材施教。第四是强调身体力行。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青年人学习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传习录》第十三天学习心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eu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