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农业农村部发布194号公告称,自2020年元旦起,我国饲料中全面禁止添加抗生素,减少滥用抗生素造成的危害,维护动物源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此则公告表明,我国食品安全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深度不断下潜,针对的目标不断源头化。
我国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饲料中滥用抗生素等问题十分突出。滥用抗生素,既可能导致养殖动物体内抗生素积累进而传递给人,也可能导致自然界菌群失调,甚至出现耐药菌。目前,我国市场上只有大约不到30%的饲料不含抗生素。很多动物都是人们日常的食物构成之一,虽然抗生素使用在动物身上,但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却还是由人类来埋单。2017年,央视报道了一家养殖场在给兔子拌饲料时添加喹乙醇,喹乙醇作为抗菌促生长剂,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使动物较快增重,但长期使用会蓄积在动物体内,有明显的致畸作用,对人也有潜在的致畸形、致突变、致癌可能性。如果这批兔肉流入市场,尽管不出现非法加工、保存不当等传统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食用后仍会有不良后果。因而,从源头入手,即使食品安全保护发展到今天,也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这种溯源做法在商业广告中已经出现过。蒙牛曾推出“可追溯+”战略,宣称只要微信扫一扫蒙牛精选牧场奶的二维码,消费者就能进入蒙牛精选牧场生态圈,可以了解奶源信息和牛奶加工信息。但溯源程度还不够,目的也只是为了促进销售。从牛奶,到奶牛再到饲料最后到饲料的原材料,如此才是一条完整的溯源链,更是一条完整的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保护链。因而,食品安全保护系统越成熟,着眼的目标越贴近食品生产的源头。
但全国性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尚未建成,真正符合民众需求的更是少之又少。难以实现全过程、整条供应链的统一监督管理是很大问题。我国食安追溯体系迟迟不能落地,究其原因,是我国食用农产品初级生产环节是以农户为主的,标准化程度低,主体和经营分散,且数量庞大,如果要采集全面完整的农产品追溯信息难度是非常大的,成本也较高,我国检测机构不能与国外先进发达地区相提并论,数量少,检测量庞大,耗时就会久,效率就会低,且存在机构间的重复检测,难以跟上产品上市速度。全国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体系一直建立不起来,就是缺乏一种简单、快捷、全国统一的电子化追溯方法,这是问题的核心。
我国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不断加强,虽然这条食品生产溯源链还不大完善,要走的路还很长,但可以想象得到,在不远的将来,端上人们餐桌的食品经过层层审核,食品安全也将从源头上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