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奔赴疆域Day3: 当一天"矿工"

奔赴疆域Day3: 当一天"矿工"

作者: 美丽点吧 | 来源:发表于2023-10-05 16:53 被阅读0次

    行走的意义是什么?是来去匆匆的网红地打卡?还是见世界见众生寻自己?于我而言,更喜欢带着觉知去做攻略,用脚步去丈量,用手指去触摸,有心灵去体悟。一片土地有一片土地的故事,只要你用真心去感受,在别人的故事里,也能丰盈自己的人生。今天打算去探矿,当一天的“矿工”,走进神秘的可可托海3号矿。

    传说中的3号矿-功勋矿坑 代号:111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可可托海”这个地名,就完全从中国地图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111”这个神秘编号。这里,在好几十年里,都深藏着国家的最高机密。

    直到1981年,可可托海矿区周围还设有三道关卡,任何人进出矿区,都必须持有新疆公安厅开具的边防通行证。

    神秘至此,普通百姓们哪里知道背后的故事。因此当三号坑的真相大白天下的时候,人们真的被惊呆了,原来,这里竟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地质圣坑”,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 它更是凭着一己之力,贡献出了无数矿产宝石,偿还了当年47%的苏联债务。

    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采掘,三号矿脉由原先高出地表200多米的山峦,变成深143米,长250米,宽240米的矿坑,一圈一圈的内壁旋环车道,状如古罗马的巨型斗兽场。

    宝石已去,矿洞犹存 像一个大地的伤疤

    据说:当年,可可托海的采矿人,在极度严寒中使用着最原始的工具,从事着繁重而危险的采矿工作。那时候干活没有上班下班,除了吃饭睡觉都在工地,干部工人都一样,而且干部的伙食标准,还低于工人。干部一天只能喝四碗糊糊,而工人则是一天六碗。起先,还能吃到掺杂着麦壳、沙子的馒头,后来到了最困难的时候,连最基本的糊糊都保证不了了,饥饿的人们拖着浮肿的双腿继续坚持上工。与此同时,一车车的稀有金属矿石,仍旧在武装警卫的守护下源源不断地运出。

    标语:可可托海精神 景区门口的金属雕塑

    还是这片天空,还是这片土地,不同的是这个国家已经变得强大,这里的人们可以吃饱穿暖、享受生活了。

    这不,前几天可可托海下了厚厚的雪,今天天气晴朗,蓝天白云,天高浪阔!

    富蕴县城到可可托海的路上

    Alice这个南方的孩子对于这么厚的雪,是完全没有抵抗力的,一路玩儿雪是必备项目。

    玩儿雪 发现垒墙的石头都是矿石

    阿依果孜矿洞发现于1949年,与共和国同龄,当时是一个叫做阿依果孜沙里木的人发现的,所以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

    当年矿工工作场景 矿洞里展示着各种矿物标牌

    一路听着讲解,顺着蜿蜒狭窄的矿洞向前走,脚下时不时的还能踩到一些云母片,闪闪亮的,在微弱的灯光下闪着光。手指触摸在矿洞崖壁上,粗粝的岩石,冷冷的。alice和安安慢慢的就掉了队,她们俩特别仔细的在阅读矿石展示牌,轻声的讨论着,唯恐影响到矿洞里难得的安静。

    一般情况下,这个六层的矿洞,走走停停20多分钟就可以出来了,我们三个用了将近一个小时。当走出昏暗狭窄的矿洞时,外面的阳光照在雪地上,强烈的阳光让人微微眩晕,感觉恍若隔世般不真实。

    和当年那些几乎24小时呆在矿洞里工作的矿工比起来,我们深深的汗颜。吃苦受累的活儿都让他们干了,吃香喝辣的事儿留给我们享受了。

    有时候,身在福中不知福,是因为不知道这些唾手可得的幸福,是无数人求之不得却永远到不了的明天。

    所以,唯有珍惜每一个生活的小确幸,才是对过去苦难的最崇高的敬意!致敬功勋的矿坑和矿工们!

    来一趟,淘点矿石是必须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奔赴疆域Day3: 当一天"矿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gu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