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厨房,以前我是很陌生的。直到这两年,厨房才真正在我生活里慢慢渗入。
读小学初中时,都是回家吃。只记得每天晨起暮落,大人在厨房忙前忙后,小孩只是在吃饭的时候出现在餐桌上。
我们住在海边的小城里,除了台风天,其他时候都有人出海打鱼,鱼的种类也很多。在我印象里,鱼是最常吃的一道菜,有清蒸的,有红烧的。
一碗香喷喷的饭,一条浓香四溢的鱼,一段平淡欢喜的回忆。
现在,清蒸鱼我学会了。只是红烧的还没学会。
我家倒是没用过烧柴火的灶台,印象里用的是煤炉,放煤球的那种。没做饭时,上面盖一小块铁片,可以放装着水的水壶在上面,那时候一家人喝的温水就是这么保温的,那个煤炉的右边还有个小洞,可以焖肉,可以烤熟鸡蛋还有地瓜。
记得那一道焖瘦肉,妈妈是把肉先切成条,再把姜丝、酱油和开水一同放进不锈钢的大杯子里,最后盖上盖子放进去那个小洞,中午拿出来时很香浓,我喜欢把肉汁淋在米饭上拌着吃。
那时候有两个大杯子使用率极高,一个是杯身刻有“喜”字,配有两朵一黄一红的花,这个大杯子据说是爸妈结婚时买的,上面还有一个补丁。另一个杯身刻有“为人民服务”字样,这个大杯子我想是去农村信用社买的。
这两个大杯子在煤炉从我家退休后,它两也一起退休了。而这道用煤炉焖出来的菜肴,也再没吃过。
说到烧柴火的灶台,记得外婆家在我读小学时还是有在用的,用大铁锅炒出来的菜味道格外的好吃,我很怀念。
只是外婆不在了,老房子也没人住了。
以前寒假或暑假回外婆家,会跟着其他孩子一起去捡柴火,做饭的时候就会出现在厨房帮忙,与其说是帮忙,不如说是和其他小孩轮流玩放柴火煮饭的游戏。
外婆就会呵斥我们说:不要玩了,很危险的。不要放太多了,烧不完的,火太大容易烧焦的。
原创后来读高中大学时住校了,学校都有食堂,进厨房的机会,基本是在过年时节。
我们这边过年,每家每户会自己在家蒸“咸粿”“甜粿”“鸡卷”,炸“紫菜团”“胡萝卜团”“芋头”“带鱼”这些地方小吃。
才知道,原来每年春节吃的这些小吃,做起来是那么繁琐。我在一旁帮忙放这个粉那个调料,更要顺手帮忙洗各种碗碟,一忙就是一天。
一家人就是在忙碌生活中来回,平淡又温馨。父母辈一直用细水长流的心,带着我们过柴米油盐,充满烟火气息的日子。
前两年,我拥有了自己的厨房,小小的一间,但也足够。因为不怎么会做饭,电器只有一个小炖锅,一个炒锅,一个电饭煲。
偶尔下班早回家,在楼下小超市买买菜,回去自己做做饭。说是做饭,其实工作日大多时候是煮米粉汤或者西红柿鸡蛋面。只有周末时间多一些,早上起来给自己安排炖个汤。
我自己的生活很简单,也没那么拥挤,就是一天接着一天,一餐接着一餐。
都说感性的人过不了柴米油盐,理性的人谈不了风花雪月。
但我希望大家的生活可以一半烟火,一半诗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