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小时候,无论地上脏不脏
饭后扫地成为雷打不动的家庭习惯
现在却忘了上次拿起扫把是什么时候
一般来说,一个月都不拿起一次扫把
1
今天强烈推荐一本你可能买不到的书
《扫除道》作者 键山秀三郎
(我是在樊登读书 听的)
这是一本教人通过“搞清洁”来磨砺心性,和谐家庭,团结组织,改变社会的书
想了很久该怎样强烈推荐给别人,尤其是伴侣,虽是荐书,实则传达一种价值观
这也是这本书给我的第一个最直接的启发:
2
若要传达一个价值观,不要用讲道理的方式,而是外化成具体事项,自己坚持去做,从而影响他人
这个道理其实很早就懂,身边也不乏言传身教让我明白此理的人
但作者的这个例子还是给我带来一点震撼
作者至少用了十年时间,让公司其他人参与进来,参与到打扫卫生这件事上
最初的导火线是,作者开了家出租车公司,总是被人投诉车里臭,司机态度不好等等,而且强调了很多次都没有得到改善
作为老板,作者想起自己小时候尽管因为战后流离失所,但父母总在“搞卫生”,把住处收拾得井井有条,而妈妈从未用讲道理的方式教育他要收拾整理,只是默默地坚持收拾。
身教胜于言传,打小就养成了搞卫生的习惯,而且他觉得搞卫生给他带来快乐。
于是,他开始坚持在公司洗厕所,擦楼梯
公司里经常出现老板在擦厕所,员工在旁边小便的尴尬情况,员工们很不解,且一度调侃我们公司老板只会洗厕所
坚持了十年之久,才让全员内化了这种“搞卫生”的习惯
3
问题来了,搞卫生和改善员工服务态度,提升业绩有什么关系呀
这老板很不务正业,浪费时间,有更多重要的事值得去做啊
书中提了几个例子
某公司受这本书中理念影响,把公司收拾得干干净净,有次有个小偷准备去偷东西,但最终没有下手,问他何故,他说,这里太干净了,有种威严感,下不了手。其实这也是破窗效应正面效应。
另一个例子是,某公司因为门面干净整洁,拿到了几十亿的订单。某天公司接到电话,对方说要下订单,公司十分好奇对方是怎样知晓我们并主动与我们合作的,对方说,我们老板经常经过贵司门口,发现贵司干净整洁,相信做任何事都很用心,所以叮嘱我们一定要在你们这下单。
两个例子像听故事一样不可思议
那搞卫生和公司业绩的关系是?
1)动脑解决问题
2)凡事彻底,不马虎
幸福地做,心流,正念
好处
极致
1.起床叠被子
2.每天扫地
3.每天擦厕所
4.愉快地洗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