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听过生命史策略吗?
如果没有,那么你一定知道这样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找来一群儿童,让他们各自呆在一个小房间里。而这个房间里面的桌子上有他们最爱的零食。研究人员告诉孩子们自己要出去一下,在他出去的这段时间里,如果孩子不吃零食,那么等他回来将会有一个更大的奖励。实验的结果当然是有的孩子得到了奖励,有的孩子吃掉了零食。这个实验就是非常有名的延迟满足实验。
那么,什么是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 以及在等待期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在健身上来说,这种能力更像是一个想要减肥的人,是否可以在一顿美食面前克制住自己当下的欲望而满足更长期的,例如身体健康这样的目标。
有很多人做过研究,究竟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延迟满足的能力。当然,有智力,有心理,有环境。
在我们对智力这种生理因素暂且没有办法做本质性干预的前提下。我们就来聊聊心理和环境吧。也就是说,这时候我们就要说到生命史策略这样一个话题了。
“从进化角度来看,人们对自身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和权衡的倾向会被称作生命史策略。”①
而生命史策略又分为快生命史策略,和慢生命史策略。
“快生命史策略指牺牲长期利益而着眼于即时满足的行为倾向。
慢生命史策略指牺牲眼前获得,投入到长远利益的行为。”①
那么决定一个人的生命史策略有哪些?
1、早期的生活环境——早期生活环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假若一个孩子,父母承诺他完成作业就可以看电视,或者期末考试100分就可以去游乐场。但是,在孩子打到目标后,这些承诺却并未有实现。或者说孩子的生存环境就是动荡不安。那么很有可能他会发展出快生命史策略。因为他重复的体验着——幸福,这一刻不经历,下一刻就没有了。
2、现在的环境。——正如2020年这样一个多事之秋,我们就经常在网络上看到“每次想要发奋图强,都会来个天灾告诉我们人生苦短,要及时行乐”此类的话语。在意外和幸福不知道哪个会先来的日子里,再让你去忍耐以得到一年后的成就,确实也不在情理之中。
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我猜你也许已经开始对号入座了。不管你入座的是哪个类型,我都想说这是好事。因为至少这表示着你还在舒坦的过着你开心的小日子。可能在某个时间段里面会有点纠结,甚至会一时冲动的想要努力奋进的改变一下当下的生活。但是大多数时候,应该还是舒适自在的。
说实话,作为一个佛系的健身教练来说。我并不喜欢那么满满的突破舒适圈的正能量。相反的,有些奋斗更像是起源于为了寻求认可的卑微。反而少了活出自我的洒脱。
就我看来,就像身体是一个整体一样,生命也是一个整体。无论我们现在是怎样的,我们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过去,从而构建出属于自己的平衡系统。打破其中的一个平衡就代表着你需要打破所有平衡,去重新构建你的生命体。在你完全准备好之前,你的生理、心理、环境等等因素并不会配合你的“理想”真正的去打破这个平衡,因为改变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而当你准备好时,你也许会发现,改变并没有那么困难。至于什么时候算是准备好了,到时候你自己就知道了。
——一只懒狐狸的喃喃自语
1、①摘选自心理学报《吃饱了却停不下来——到底是谁的锅》作者 罗一君,牛更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