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10504三天金律之於兩個知識

20210504三天金律之於兩個知識

作者: 平阳山人 | 来源:发表于2021-05-08 13:08 被阅读0次

1.荷花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

请问:在第几天池塘中的荷花开了一半?

第15天?错!是第29天。

这就是荷花定律。

第一天开放的只是一小部分,第二天,它们会以前一天的两倍速度开放。

到第29天时荷花仅仅开满了一半,直到最后一天才会开满另一半。

也就是说:最后一天的速度最快,等于前29天的总和。

这就是著名的荷花定律。

这其中藏着深刻的道理就是,成功需要厚积薄发,需要积累沉淀。

这个定律最早是听过马云的一个公开演讲,而透过这个定律去联想人生,你会发现,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地开,玩命地开......

但渐渐地,人们开始感到枯燥甚至是厌烦,你可能在第9天、第19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放弃了坚持。

这时,这个时候的放弃,往往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很多时候,甚至可以说大多时候,人能获得成功,关键在于毅力。

据说人这一生大概能遇到7次左右的机会,都是可以改变人生的机会,而这样的机会往往都是在前期日复一日的投入和坚持中才能遇到这样的机会。

所以说,如果有梦想就要先动起来,然后坚定不移地去执行下去。

2、竹子定律

竹子用了4年的时间,仅仅长了3cm。

从第五年开始,以每天30cm的速度疯狂地生长,仅仅用了六周的时间,就长到了15米。

其实,在前面的四年,竹子将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数百平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

不要担心你此时此刻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因为这些付出都是为了扎根。

人生需要储备,有多少人,没能熬过那三厘米?

什么叫价值?同是两根竹子,一支做成了笛子,一支做成了晾衣杠。

晾衣杠不服气地问笛子:“我们都是同一片山上的竹子,凭什么我天天日晒雨淋,不值一文,而你却价值千金呢?”

笛子回答说:“因为你只挨了一刀,而我却经历了千刀万剐,精雕细做。”

晾衣杠沉默了。

人生亦是如此,经得起打磨,耐得起寂寞,扛得起责任,肩负起使命,人生才会有价值。

看见别人辉煌的时候,不要嫉妒,因为别人付出的比你多。

国学大师钱穆说:“古往今来有大成就者,诀窍无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劲。”

胡适也说:

这个世界聪明人太多,肯下笨功夫的人太少,所以成功者只是少数人。

说起钱钟书的满腹经纶,人们往往归功于他的天分高,记忆力强。

其实,钱钟书学问博大精深,更多来自后天手不释卷的苦功。

钱钟书大学同窗许振德这样描述:在校时,以一周读中文经典,一周阅欧美名著,交互行之,四年如一日。每赴图书馆借书还书,必怀抱五六巨册,且奔且驰。且阅毕一册,必作札记......

代表他学术成就的《管锥编》,引述4000多位名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汪洋恣肆,博大精深。

有些人可能不知道,他进入清华后,目标是“横扫清华图书馆”。

他的治学心得是:越是聪明人,越要懂得下笨功夫。

“心在一艺,其艺必工,一心在一职,其职必举”。

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有什么人生开挂,只不过是厚积薄发。

这就叫竹子定律。

3、金蝉定律

蝉,要先在地下暗无天日地生活三年(有一种美国的蝉,要在地下生活17年),忍受各种寂寞和孤独,依靠树根的汁一点点长大。

在夏天的一个晚上,悄悄爬到树枝上,一夜之间蜕变成知了。

然后期待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它就可以飞向天空,冲向自由。

这就叫金蝉定律。

4

很多人的一生就像池塘里的荷花,一开始用力盛开,但是总感觉自己绽放的不够,所以渐渐感到厌倦,在第10天、第20天、甚至第29天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很多人的奋斗也像生长的竹子,一开始卯足了劲,但是由于前面的大部分阶段都在打基,所以成效并不那么明显,在第1年、第3年,甚至第4年的时候选择了放弃。

就更不用提蝉的淡定和坚守了。

越接近成功越困难,越需要坚持。

无论是创业还是人生,我们缺少的不是能力、技巧、模式,需要的是坚持和毅力,只有坚持量变,才能最后完成质变,才能突破成功的临界点,取得最后的成功。

马云曾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阳。”

大部分人都是在离成功只剩一步之遥却放弃了。

中国有句老话“行百里半九十”,就是说走一百里路,走九十里才算走了一半,因为很多人坚持到九十里就放弃了。

这些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人拼到最后,拼的不是运气和聪明,而是毅力。

程序性知识的应用

我们所说的能力,往往就指的是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这只是程序性知识运行时的外部表现。很多学生在听课时过程中总能快速回答老师的提问,为啥呢?因为他的大脑里储备了很多程序性知识,并且这些知识在大脑中构建得科学合理,易于提取,面对不同情境,总是有足够多的程序性知识应对,所以老师创设的每一个情境这些学生都有相对应的知识去解决。

那么如何获得程序性知识并且使其在大脑中建构得科学合理易提取呢?

数理化的东西,先要掌握陈述性知识,然后通过变式训练将概念原理公式等转化为做题的规则。

如小学生学习圆的知识。习得圆的概念,然后知道圆的特征,通过认真练习,他们就能用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解决各种变式习题,也就掌握了程序性知识。

随着年级的升高,要求大脑中的知识越来越多。那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解决过程中留心,每做完一道题,我都从中获得了哪些知识,这些题跟我以前做的哪些题是同一类型题,我这道错了,是因为而我哪些知识不熟悉或不知道导致的……

经过这样反思,使得程序性知识不断地上位话化。所谓:观千剑而識器,操千曲而知音。

策略性知识对白己的内部记忆,思维运行进行探究。监控,指导,调整。

学习能力的自我诊断及对策。

检查脑里陈述性知识掌握得怎么样

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

基础知识记忆不够牢,不稳定,不清晰。

基础知识理解不够正确、准确。

练习中,不注意在学科上位基础知识和下为具体知识问题的类型情境之间建立条件化联系。

检查程序时知识能否能够完整自动化运行!

检查策略性知识建构得是否合理他。

相关文章

  • 20210504三天金律之於兩個知識

    1.荷花定律 一个池塘里的荷花,每一天都会以前一天的2倍数量在开放。 如果到第30天,荷花就开满了整个池塘。 请问...

  • 隔着手機, 另一邊的人是誰

    最近這兩三個星期, 機緣巧合地, 瀏覽到好幾篇 關於把兩個互不認識的人,在固定的時間裡, 好好的互相認識的機會的微...

  • Week 4 - 婚姻幸福的関鍵 (二)

    “沒有平衡就沒有伴侶關係,這是一個鉄律。” 難處在於,平衡是動態而非靜止的,伴侶之間的平衡常常也不只是兩個人之間的...

  • 關於兩個人

    兩個人的奔跑,至少有一個人的堅持才能一起跑到終點。 一段感情,總有一個人愛得更多,而這個人往往沒資格提要求… 是不...

  • 建構你的知識體系——讓你的學習效能倍增

    學習是知識+技能 、方法於過程、 情感於價值的改善和升華。它是從知識➡️技能➡️意識的階段。 ...

  • 杺珆圊䦶

    我們也許相識于兩年前,也許是這一年剛剛認識。 兩年前曾有過一面之緣,我給她辦理業務。和她一起來的還有兩個人,那時候...

  • 知識管理 - 超級個體實踐(第22周)(古典專欄)

    01 - 知識管理兩步半法則 什麼是知識管理? 收集和整理知識,能夠產出結果,解決問題。 知識管理常見大坑 把知識...

  • 1121筆 紅樟

    這個題目有點無所適從了,本來知識就很匱乏,生拼硬湊在一起做了功課,其實是分兩次做完的,難點在於一級分支,不知怎麼分...

  • 知與無知

    法國思想家蒙田(1533-1592)曾經說過一句話:「存在著兩種不同類型的無知,粗淺的無知存在於知識之前,...

  •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讀書筆記20170119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將習慣定義為“知識”、“技巧”与“意願”相互交織的結果。知識屬於理論範疇,指點“做什麼”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10504三天金律之於兩個知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jud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