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普宁,
有一种四至十八线小城镇的自由:
当地人每次出门,
都要先做一道选择题:
我在哪?我要去哪里?
走路吗?还是开车去?
算了,还是骑摩托车吧,方便!
小城镇不像大城市,
公交、地铁还没那么发达。
普通人家里,
有些买不起车,有些不会开车,
日常出行的距离,
不过2至5公里,
走路有点远,打车又太浪费,
摩托车和单车的存在,
就是当地人生活的一种小确幸。
在普宁,不论男女老少,
乍听起来,有点夸张,
但当地人会告诉你:
这是油门,这是刹车,
这是显示屏,可以看电量(油量),
车钥匙插这口,开了,
你坐上去,兜一圈试试!
外地人看到这,
可能一脸懵,甚至有点害怕。
但当地人却已经坐稳了,
油门一转,双脚离地,
身子随着车头转动,
在空中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
用实际行动在宣告着:
行,这摩托我会开了!
不用怀疑,不要惊讶,
这里是潮汕,
这种骨子里的彪悍,
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更是耳闻目染的生活方式。
小时候,每次出门,
一辆摩托车就要载一家人,
小朋友坐后面,太占位置,
全给大人安排到前面站着。
这可是一整辆摩托车视野最好的位置:
无遮无挡,视野开阔,
还能直面感受大马路的速度与激情。
如此锻炼出来的潮汕人,
长大后怎么可能会害怕?
除了有点小刺激,
甚至还感觉很亲切。
潮汕女生在外地,
总有个好口碑:温柔贤惠。
如果你有幸交了个潮汕女朋友,
我劝你跟她回一次老家,
死皮赖脸地撒个娇,求她开摩托载你一回。
并不是说,每个普宁女生都会开摩托车,
但大多数敢开的,
一跨上驾驶座,立马跟平时判若两人,
摇身一变漫威宇宙里的“黑寡妇”。
小城镇的道路规划,
没有大城市那般整齐有序,
但交通工具,却更加五花八门。
凡是有路的地方,
就会有汽车、摩托车、单车、行人一起上。
前方红灯,乍一看以为是圈红的这位老奶奶硬闯,但其实,是摩托车主们违规停在人行道上,挡住了老奶奶的路。
你永远猜不到,
他们会在什么时候,
以什么姿势出现在你面前。
总有人喜欢在大马路上,
好好的路两侧不开,
非要蛇形走位,卡在汽车中间勇往直前,
彷佛有两边的车保卫护送。
也总有人喜欢钻进巷子里,
狭路相逢勇者胜,
管你四轮的车堵得水泄不通,
只要目测能塞下摩托车身的,
就是一条康庄大道。
喜欢钻小巷的,基本都是违规骑行的非机动车,个个不戴头盔。
之前,网上有这么一个段子:
骑摩托车的人千万要戴头盔,
不然会被开宝马的同学认出来。
普宁人表示笑笑不说话,
在当地,骑摩托车的人,
不代表家里没有宝马车。
反而,在塞车的时候,
开宝马的,只能选择坐在车里哭,
然后目睹摩托车得瑟地从两旁飞速通过。
越南胡志明,同样有机车大队。
摩托车自由,看似真•自由,
实际上,当地人也有害怕的时候。
因为骑行不规范,
大部分开摩托的人都发生过意外,
往往不是自己主动摔的,
而是被别人横冲直撞撞倒的。
有些人被撞过一次,
再也不敢开摩托。
政府也并非没有作为,
早在2013年,市里发生过几次严重事故,
政府就采取过“禁摩”措施,
严抓违规驾驶的摩托车,
凡没有车牌照、没有驾驶证、不戴头盔,
超载超速、随意穿插拐弯的,
都实行扣车、罚款等操作,
对于带有脚踏板的电动摩托车,
更是零容忍。
但很显然,禁摩失败了。
摩托事故的频发,
有道路规范、有监管不力的问题,
有车辆质量不达标的问题,
但归根到底,还是人的问题。
尽管市政府至今依然严查严惩,
还在主道上,设置了一些围栏,
专门区分了一条非机动车道出来,
但依然有些老司机,
就是喜欢把摩托当成汽车开,
死活要开上机动车道。
行人过马路,眼里就只有目的地,
坚持“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原则,
走哪哪就是斑马线。
不赶时间的行人放肆,
想赚钱的三轮车就更加放肆了。
大马路正中央,三岔路口的位置,
一个卖草粿的阿姨,
开开心心地停下车,不顾往来车辆,
当场做起生意,拿生命在赚钱。
被禁多年的载客三轮电瓶车,
大路不敢走,专钻小路,
遇到交警,还加足马力逃逸,
安全指数极低,也依然有人乘坐。
在政府严厉打击非机动车的那段日子里,
我们曾感概:
禁摩要真的禁成功了,该多可惜。
我们简直无法想象,
没有摩托车的普宁,出门该多尴尬。
多少人儿时的记忆,
又将成为了回忆。
好在最后,没有禁成功。
最出名的机车大队,还属台北。
但是,每次回老家,
看到家乡人骑行的彪悍与随意,
我们又不禁感慨:
还是希望政府能够更严厉地管制吧。
希望大家在享受摩托车带来便利的同时,
也能好好地遵守交通规则。
毕竟,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