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第107章到第111章,它们分别是《一家三口俊俊》《步步紧跟》《村史留痕(曹娈沙)》《老瓶装新酒》《先锋人物李彦国》。
这几章分别介绍了独特的一家三口的故事和李彦国老师写王金庄口述史的前前后后。
一、一家三口的奇缘。这一家三口是普通的一家三口,家里有爸爸李彦国、有妈妈春天里百花香、有女儿俊俊;一家三口又不是普通的一家三口,他们三个都是简书里的文友,身处河北省太行深处王金庄的李彦国老师被俊俊称为李爸,来自大上海会唱黄梅戏的春天里百花香被俊俊称为干妈,而来自河北邯郸的女儿俊俊是一个19岁的高三学生,天南海北的三个人,是什么让他们能够成为网络中的一家三口呢?
这部分内容我听了好几遍,又看了几遍,努力在字里行间去寻求他们之间的联系。
俊俊是个小才女,她的文章像清清的小溪自由地流淌,不用考虑潜词造句,文风是真正的率性随意。俊俊和李彦国老师是老乡,她是邯郸峰峰人。
认识李彦国老师之后,在短短几天内,俊俊就读完了李彦国老师写的所有东西。而且她还把他的文字录音后发到微信上,让李彦国老师平生第一次听到自己的文字被录音,被一个青春美少女用优美的声音播放出来,传播到四面八方。
李彦国老师又是一个率真可爱真诚的小老头儿,两人初次相识,他就要送书给俊俊,让这个涉世未深的小女孩感受到来自大山深处春天般的温暖。
所以俊俊亲切地称李彦国老师为李爸,她的理由很充分又很暖心——李爸跟前有两个儿子,命里没有闺女儿,所以我就成了他的闺女儿。就算是报恩,也是想着和他亲近一点,也许是命中注定,我们本来就很亲,我也想让他老人家更开心点,不枉我们相识、相知。这是多么淳朴又厚重的感情啊!
而春天里百花香也就是雪梅老师,她曾经带着无限的挚诚、从百里之外的大上海来到苏州,还给李彦国老师带来了一件白色T恤半袖, 从此也把大上海与太行深处的一个小村庄——王金庄紧密连接在一起。李彦国老师和俊俊相识在雪梅老师(春天里百花香)的文学群里。春天里百花香曾由衷地感叹道,“文字世界里又多了位闺女,我是从心里感到幸福。”
这三个人的缘分真是要多奇妙有多奇妙!写到这里,我明白了,他们是因为文字而结缘,他们是因为情义而结缘,他们三个都是才华横溢的人、重情重义的人。
这个网络世界幸福的一家三口是有见证人的,这个见证人就是蒋坤元老师,蒋老师曾写过一篇文章《俊俊,情愿这样,一直美好下去》,行文间表达了对这三口之家的羡慕,蒋坤元老师对俊俊更是情有所依,因为他的儿媳小名也叫俊俊。
对于蒋坤元老师的特别推荐,俊俊和春天里百花香都写下了肺腑之言,尤其是可爱的雪梅姐,她不仅向蒋坤元老师致谢,还向他发出了邀约。“您真情、幽默的文字深深地感动了我,知我者,蒋公也。您虽然不是摄影师,可是您是文学上的摄影师,将我和李老师、俊俊组成了一个特殊的三口之家,蒋老师,您去河北时我们一起北上啊,去李老师和俊俊的家乡,河北邯郸地区的太行山下王金庄,这张照片一定得让你拍。”
我想雪梅老师的这个邀约一定会实现的,这是李彦国老师和俊俊心心念念的事情,也是蒋坤元老师未了的心愿。也许就在今年春暖花开之时,也许就在热情似火的盛夏,也许就在硕果盈枝的秋天,不管何时,只要他们相聚在一起,那个时候就是最美的时节。
(不过文中没有交代,俊俊生病了是怎么回事?我特意去简书找了一下俊俊,她已更名gg太阳花1111,她的动态停留在2020年4月30日,文章里面空空如也??)
二、彦国老师的创新。如果没有孙教授及其团队,如果没有王金庄的申遗工作,李彦国老师可能就是一位普通的即将退休的乡村教师。但因为有了这项工作,尤其在经过孙庆忠教授的授课之后,李彦国老师关于王金庄遗产地写作的思路渐渐清晰起来。
2018年11月1日,孙教授再次来到王金庄,无论孙教授走到哪里,李彦国老师都会步步紧跟,他人老学习热情却丝毫不减少。在王金庄小学孙教授的一堂专门写作课上,李彦国老师才意识到对王金庄文化整理记录是不可缺席的重大一项。
说句心里话,李彦国在作文练习这一块儿是手拿把掐的,但去整理乡间文化,却感觉无从下手。好在孙教授给上了一课,还带来了他们在尼河沟编写的两套丛书。
看到其中的一本书《村史留痕》,李彦国老师灵光一现,想写写王金庄的口述史。这个时候他又发挥自己的长项——在辅导学生写作文时,他常常用老瓶装新酒的方法,让学生照着例文的结构方法写自己的故事,现在他把这个方法又试用到了写口述史上。
在这个地方我再一次看到了李彦国老师的与时俱进与创新,他是王金庄非常有想法的人,也是王金庄的有识之士。
他采用了老瓶装新酒的方法,用尼河沟口述史《村史留痕》的方式,小心翼翼地写了一篇《曹娈沙》。
这篇口述史分为五个部分——四个姐妹三姓氏;小脚不大干大活;读书识字学文化;长大成人有依靠;公公文革挨批斗。
这篇口述史通过87岁的曹娈沙老人的讲述,带领我们穿越到过去,从抗日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从土地改革、划分成分再到文化大革命,跨越了将近半个多世纪的历史。
几十年的沧桑巨变,如果不把它记录下来,随着一些高龄老年人的先后离开人世,有些记忆将会灰飞烟灭。
所以,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首先要学会保留,只有先把一些珍贵的资料记录下来,把宝贵的记忆抢救下来,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传承下来。
三、彦国何以当先锋。
整理完这部《村史留痕》口述史之后,李彦国老师心里还是七上八下的。他还不敢确定这种模式算不算抄袭或者是重复,在这件事上来不得半点马虎,他可不敢自己定夺,一定要问问他最敬佩的孙教授才行呢!
于是,李彦国老师秒变虚心的“小学生”,问孙庆忠教授:“像《曹娈沙》这样,用尼河沟的老瓶,装王金庄的新酒,整理出王金庄的《村史留痕》是重复吧?是写作上的忌讳吧?”
李彦国老师是认真的人,孙庆忠老师更是认真的人,两个认真的人遇到一起,一定会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孙教授看到微信之后立刻回复,“彦国老师,晚上好啊,非常高兴看到你发给我的这个简书,但是我在手机上看不了,我现在是在杭州开会,明天晚上回北京,我就争取后天在电脑上阅读……”
后来孙教授给李彦国老师发来六段录音,这六段录音中充分肯定了他做这项工作的意义,口述史叙述得非常到位,呈现方式非常好;他肯定了这种体例,它不是忌讳,而是用这样的方式去收集老百姓的人生故事,是一种特别接地气的记录方式;他强调,这件事情不仅要做,而且要抓紧时间做、持续做下去,尤其是对80岁以上的身体不好的老人,要先行采录;他赞扬李彦国老师非常了不起,学习能力特强,有这样大手笔的老师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王金庄的文化指日可待,彦国老师是这件事上的先锋人物,是整个团队的顶梁柱。
在作品中,有一处孙教授对李彦国老师的评价,“就王金庄文化的挖掘而言,彦国兄绝对是我的老师;就勤奋书写来说,您就是我学习的榜样啊。”这是一个北京的大教授对太行深处小村庄乡村教师的最大的肯定,也是对李彦国老师所有付出的最大的褒奖。
这个时候,孙庆忠教授就是那人人景仰的伯乐,而李彦国老师就是隐藏在乡间的千里马,只要给他平台,只要给他机会,他一定能纵情驰骋。
李彦国知道孙教授知识渊博、见解独到、思维缜密、口才出众、为人诚恳、态度谦逊,他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是一个有家国情怀的教授,可以说,他阅人无数,能给自己这么高的评价是自己几辈子才修来的福分,尤其是孙教授过目不忘的本领、深入乡村的精神、关爱民众的情怀更让李彦国老师仰慕与敬佩。
能得到孙教授的谆谆教诲,李彦国老师百感交集,心中热流涌动,夜不能寐,他的心中有一种信念在升腾,“必须要为家乡做点什么了。”
彦国何以成为先锋?此时此刻,我的心中已有了答案——他是王金庄口述历史的第一记录者,他是老瓶装新酒的发明人,他是王金庄土地的忠实守护者,他是王金庄文化的执着传承人,他是王金庄申遗的一面旗帜,他绝对是王金庄的先锋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