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妈主题曲《红莓花儿开》建议边听此歌(毛不易版本),边阅读。
今年的春节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只能听钟南山院士的建议,全家蜗居在家。徐峥导演的贺岁片《囧妈》和字节跳动很识时务地合作,把电影放在了网络平台上供大家免费观看。这部片真的非常适合年龄在三四十岁的中年人和老年的爸妈一起观影。里面的情节真的是字字扎心,栩栩如生。例如下面的经典图片:


有没有让你联想到经常提醒穿秋裤和喝热水的老母亲?剧中伊万喜欢某盏台灯,就认为妻子也喜欢它;而他的母亲喜欢小番茄,就认为伊万也喜欢吃……剧中儿子徐伊万愤慨地把妻子和他讲的台词重复给了母亲:
“你为什么要锲而不舍地改造我呢?都这么多年了,你难道不没有意识到我不是你想的那个人吗?”
你常常是出于好意,把自己好恶强加给亲密关系中的对方,想改变对方。但结果,两个人之间会有更大的差距和裂痕。
剧中的妻子选择了离开,因为婚姻关系可以选择。

但是亲子关系没得选!母亲说:“我这一辈子,就是为你而活”!
虽然母亲遭受家庭暴力,她也多次想逃离家庭,但每次看到孩子的笑脸,所有的痛苦都愿意承受。为了孩子们,宁愿自己遍体鳞伤。
曾经母亲是多么明艳照人的美人啊!


一心扑在儿子身上,是生活唯一的目的,但是往往也忘记了自己。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原生家庭里面不少直接控制型或者间接操控型的父母拥有一些共同特点:
第一,害怕遭到抛弃和恐惧,安全感匮乏。第二,对自己的生活现状,不满意。
而这样家庭下的孩子的特征是:第一,自我身份的模糊,没有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与父母的需求和感受混为一谈。 第二,没有边界感,没有独立个体感。第三, 有深深的内疚感,自责感,无能感,无力感。
儿子虽然是母亲的亲骨肉,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自己的灵魂,父母要学会放手。
儿子如何解救自己?
一是建立自我意识,守好边界,区分自己同父母的感受和需要,勇敢做出自己的选择并为之负责。
“这是我的事,那是你的事”,不是一种轻松的态度。真正做到不含嗔恨,温和而坚定的重复,需要真爱的力量,远不如发通脾气,争辩道理,或者滥用同情来得轻松痛快。请逼迫自己尽力去做,就像完成作业一样。遇到事情首先自己分析,拿出自己的见解,反复思考后果。对自己有信心,对自己负责任,这是一个独立的成年人必须具备的。
二是从道德绑架中解锁。
在妈妈眼中,你80岁也是孩子。在管教成年子女时,父母擅长把日常中的要求上升到道德、孝顺的层面,“你太让我失望了”“你这个忘恩负义的东西”似乎孩子不听就是最大的不孝。这样的罪名使孩子充满内疚和罪恶感。
作为成年子女,首先你应该对自己有全面客观的评价,而不是依赖父母的评价。急于得到妈妈的肯定,是不够自信的表现。其次,面对父母的指责时将附加在控制上的种种道德伦理剥离,然后理性考虑要求本身。“我这样拿筷子真的没教养吗?”其实并没有,因此不必为之焦虑。父母也只是为了迫使你服从想出各种招数,心中并不是真的那样判断你,不要给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
父母的反应可能是威胁断绝关系,诉说付出史,诅咒你的不孝,甚至犯病进医院。最后,继续坚持不跟父母玩幻觉的游戏,建立自己的界限感,也就同时帮父母建立了她的界限。只有父母能分得清自己(或者说自己的投射)和孩子是独立的两个人时,真实的沟通才可能发生。这个时候,一致性沟通会流进父母的心里,就像营养液洒在皮肤表面不是治疗,扎透皮肤才能滋养身体。
三是理解父母。
他们也有缺点也会犯错误,这些问题有些是源于他们的父母,有些是源于时代。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生活在动荡之中,他们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今天的他们。如今,只是他们把自己的生存之道传授给子女,建议和要求也只是一个普通中年人从自己的经验和价值观出发的,并不权威,也未必适合子女。所以听到他们的要求,无论是大小事情,只可用作参考,不要当做圣旨,更不能用它们胡乱揣测自己。毕竟,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
电影的最后,母亲领悟到了:“虽然你是我儿子,但我管你太多了!一直以来我们总是在争吵,可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对彼此的爱。只不过之从爱是希望对方活成我们想要的样子,就像我对你一样。这六天的旅行让我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应该是完整的。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接受和尊重!”

母亲拥有了自己新的事业,世界巡回演出正忙着呢……

最后送大家一段龙应台的经典文章节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