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从前有个老婆婆,不知道为什么,吞了一只苍蝇。故事因此展开。。。。
老婆婆为了解决这只苍蝇,吞了一只蜘蛛,为了逮蜘蛛,吞了一只鸟;为了抓鸟,吞了一只猫;为了抓猫,吞了一只狗;为了抓狗,吞了一头奶牛;为了抓奶牛,吞了一匹马。老婆婆的肚子越来越大,吞完马就实在吃不下了,死了。Game over。最后的教训是:千万别吞马!
这是一个荒谬已极的故事,但是非常有趣。
这本书,我们连续读了至少4年,是唯一一本散架了又重新购置收藏的一本。
这本书的亮点有哪些呢?
简约不简单的译文
感受语言的韵律
1岁左右的小朋友,大脑中对语言的储备已经不少,而且从儿歌、童谣之中,获得了不少关于语言的直观感受。这个时候的小朋友大多不会说话,但是并不妨碍他们与大人的交流,特别是从表情和语气中,小朋友能大概理解大人要表达的情绪与语言的情境。
我们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这个阶段。
拍巴掌打节奏,大声朗读。
能这么读文字,得益于很好的中文翻译,每个左侧页的两个句子,字数基本一样多,难得的是还很押韵;每个右侧页的句子,随着故事的发展越来越多,基本句子一直在重复:“从前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她吞了。。。去。。。”、“真不知道为什么,她会吞下一只苍蝇,这可能会要了她的命。”这些设计,都非常适合朗读,像诗歌一样每句话字数相当,非常有韵律感。
本来拍巴掌就可以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要是再加上形象的表演,她们就会非常喜欢听。
动词非常丰富
动动手指就能帮助孩子理解
个人感觉这本书比英文原版更出色的另一个原因,就是中文版的动词比原版的更多,更生动。
咱们来比较下这两段:
英文版
She swallowed a cow tocatchthe dog
She swallowed a dog tocatchthe cat
She swallowed a cat tocatchthe bird
She swallowed a bird tocatchthe spider
She swallowed a spider tocatchthe fly
中文版
她吞下奶牛去追狗。
她吞下狗去咬猫。
她吞下猫去抓鸟儿。
她吞下鸟儿去捉蜘蛛。
她吞下蜘蛛去逮苍蝇。
英文版只有一个“catch”,而中文版就是6个动词,“追”用的是腿,“咬”用的是嘴,“抓”用的是手,“捉”用的是手指头,“逮”可能需要手脚并用,和这些动物对应起来,可以说每一个都很形象了。表演给孩子看,帮助孩子理解它们。
这页的动词:“扭”、“爬”、“挠”怎么表演?
拿出比V的手指头,放到宝宝的肚子上,两根手指“扭啊扭”,像小人儿一样“爬啊爬”,像挠痒痒一样“挠啊挠”。等着听孩子放声大笑吧,怕痒痒的孩子还可能满床打滚,然后就会要求反复读啊读。这就是亲子阅读的乐趣。
角色不多但有趣
适合分角色朗读表演
老婆婆自不必说,绝对的女一号。但是老婆婆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话,所以分角色朗读自然没法包括老婆婆了。
有对白的角色有:鸟、猫、狗、奶牛、马,还有打酱油的作者。他们就像小剧场演员一样,有时候三三两两地上场,有时候一起上场;他们也是一群看热闹的旁观者,还要对老婆婆吞苍蝇这整件事发表点看法。所以,抓住吃瓜群众的那种心态和语气去朗读,就是很对的感觉。
再说这个淘气的作者。《有个老婆婆吞了一只苍蝇》本身是美国历史上一直传唱的民谣,由Simms Taback把口口相传的民谣用生动直观的图画表现出来,这是Simms的创举,受很多人喜爱。所以呢,这些小剧场是作者自己创作的,而且把他自己也画进去了,足可以看出这个作者的充满童趣的内心世界。
图片信息丰富
洞洞书创意十足
扉页上说这本书是用多种材料在牛皮纸上拼贴而成的,但是书是平面印刷,看不出拼贴了。
每次老婆婆要吞下的新动物,都是首先出现在左侧页。这一页的信息量非常大,主要都是跟这种动物相关的信息,作者的思维非常发散,很多意想不到的东西放了进去,非常值得和孩子一起仔细地看,去解读。
洞洞书的设计更是一流,整个设计是围绕“吞”这个词来进行的。老婆婆的肚子是个洞,有老婆婆的这一页,如果和右侧页重叠,就是“吞”之前的模样;翻过来与左侧页重叠,就是“吞”之后的模样。肚子的洞洞随着“吞”下的东西变化形状,再配合老太太“吞”的表情,简直不能再生动了。
当然,福兮祸兮。这么有趣的洞洞书,小朋友肯定是要抠一抠的。它变化的洞洞形状就是这本书最容易被撕坏的地方。
英文绘本动画
感受原汁原味的美国民谣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fly》Animation
连续读了这本书两年以后,我真的特别想知道美国人是怎么读它的,所以发现了这个animation。
不得不说,真的有一种得见庐山真面目的感觉。欢快的音乐和动画非常搭配;分角色的表现和我想象的一样;更重要的是那些重复的句子,要一口气念下去,念到上气不接下气。
最后改编的歌曲,非常适合小朋友学唱,英语0基础就可以。
“死亡”字眼的出现
根据孩子能力合理利用
书的结局是老婆婆吞完马,死了。最后一页是夜色下老婆婆的墓,天空中飘着几个字:千万别吞马。
很多妈妈担心“死”这个词太早出现在孩子的眼前会不会不好。其实真的是多虑了。太小的宝宝,对“死”是没有任何感受的,等孩子再大一点,比如3到4岁,再去解释,也是没有问题的,甚至还可以等孩子问的时候再解释。
倒是这个教训,看看他们脑洞大开的读后感吧。
可以让小朋友发挥下想象力,怎么吞马才不会死。
延伸阅读:
脑洞大开的old lady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rose》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bat》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a puck》
《There was an old lady who swallowed some books》
还有很多,老婆婆无所不吃。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并转发
即有机会获得
《魔法亲亲》图画书一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