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弃「面子工程」的能力
很多收入并不是很高的老同学,即使是在大城市工作,也都倾向于把工作后的第一笔大积蓄,用来买车,甚至没有积蓄的还想办分期。
试想一下,在大城市工作,开车去上班吧,不实际,靠车子涨值?那就更不存在了,为的是什么?
其实大部分都是面子工程,经不起推敲。
车只是个例,还有很多事物,压根就不是必须品,比如高端的电子设备,超支的旅行等等,只不过能在别人面前能带来短暂的优越而已,却要花掉我们大部分积蓄,甚至背上贷款。
其实在我们还什么都不是的阶段,最主要投资的,应该是我们的大脑跟事业,
每个月花上部分存款在学习上,或者反哺自己正在或者即将从事的工作,这才是跟同龄人区别开来的关键。
2、接受「循序渐进」的能力。
我们现在的人大多焦虑躁动,每天接收的信息量不断在增加,互联网填平了「信息差」,却造成了极大的「心理落差」。
例如现在的很多大学生,还没踏出社会之前,就总觉得十万八万都是小钱,因为在各类社交媒体上,那些25岁年薪百万看起来还不用干活的人比比皆是。
然而踏出社会之后,面对仅够生存的工资,于是做什么事情都想要速成,开始疯狂看各种《7天学会理财》《899教你月入10万》,然后幻灭。
我们承认猪是从猪仔慢慢变成肥猪的,但却很轻易认为,自己的认知水平能一下子提升到大神的境界,或者说,原本拿着3k的工资,却总觉得自己现在就值得一份3w的工作。
要知道,任何收获都得有一个过程,明白这一点,才不会让自己浮躁得什么都做不了。
3、凡事先「起步」的能力。
成年人缺的从来都不是机会跟想法,缺的永远是起步。
例如明明想要跳槽很久了,却迟迟没有把简历投出去;明明喜欢摄影,想要靠摄影赚钱,却不敢大胆把自己的作品po出来。
凡事过度准备,就会产生退缩心理,而退缩心理,又会加成过度准备。
其实你只要去做,就已经超越了80%的人,找一样自己真正想去做的事情,然后二话不说,在现有的条件下立马运转起来,你才会遇上真正的问题,而只有遇上了问题,你才有解决问题的思路跟方法,才能快速积累出经验。
4、认清并接受「痛苦」的能力。
实际上,即使你非常热爱也好,能获得足够多的反馈也好,只要你在前进,就意味着你必须克服困难,必须遭受挫折,必然会产生放弃心理的,就必须是要痛苦的,这些痛苦不认清并接受,很容易就破罐破摔。
很多人以为天梯只会往上伸,发现曲折之后,就很懊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