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妄言体验

妄言体验

作者: 阿呆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19-03-17 22:06 被阅读0次

    煮一壶普洱茶根,色泽艳红,香气氤氲,伴着音乐缭绕,阳光普照。就在一些这样的时刻,生命意义仿佛映在那抹艳红里,那缕茶香里,那丝声音里,那片阳光里,睁眼可见,触手可碰,耳朵听得见,鼻子闻得见,嘴巴品得出,并且就在这一刻,被脑电波牢牢捕获。

    意义不在虚空里,就在你感觉到的,经历着的点点滴滴里。在你感觉着、经历着,又如何反应着、应对着的点点滴滴里,永恒亦如是。

    永恒、意义、幸福、美好,短暂、虚无、悲惨、丑恶,情绪情感……这些,都是无法明确衡量、呈现的概念,要想认识界定它们,唯有靠体验。

    放弃理性分析、逻辑思辨,让自己像棵树那样,像朵花那样,没有头脑,只有本性,用本性去体验,像花与树靠本性体验雨的滋润,阳光的暖。

    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以体验为基础的,眼耳鼻舌身意,是我们体验世界的通道,平常,却又神秘。

    平常,因为这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耐,我们往往“体验”而不自知,从生到死,我们靠体验与世界联结。神秘,因为眼见、耳听、鼻嗅、舌品、身触、意测,并不一定如其所是,如其所“实”。我们大部分时候并不能明了自己的“体验”,更遑论掌控。

    自由联想,靠的主要就是体验。但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当做一种技术来用,需要求助者边体验,边说出来,练习时我曾经疑惑过,说的过程,一经语言,已经部分理性化,不是那么纯粹的“体验”了。当然,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它不需要那么纯粹。

    所以,体验,是一种心理层面的过程或状态。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说的就是体验。虽然不可言传,但体验并不是孤立的、独自的、封闭的,心有灵犀一点通、心领神会,说的是有共同体验域的俩人,交流就可以停留在体验层面,而不需要哪怕一字半词的言语。

    人类对世界的体验,一部分石头里雕大卫一样,越来越清晰明确,一步步成为可被证伪的科学,一部分以文学形式用语言被呈现出来,一部分以音乐、美术等形式被呈现出来。从形式上看,音乐、美术是更接近于纯粹体验的呈现方式。

    能被呈现出来的,只是体验内容的冰山一角,我们人对世界的认识与对自身的认识是同步的,对自身体验内容的清晰明确迈进一步,对世界的清晰明确就能迈进一步。

    人类对所处世界与自身的体验内容到底有多浩瀚,至今为止,人类自己也无法估量,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宗教、超灵依然能正正当当、底气十足地存在的原因。

    美国超验主义核心领袖爱默生说过: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即在于感知力的不同。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的至理名言是哲学中的精华,可是,他们总结出的这些伟大的箴言,其实是每一个人都有过的体验,只不过他们敏锐地感知到了这些道理。

    是不是可以泛化了说,科学、艺术、人文同样如此,那些成果,是被科学家、艺术家、人文学者们敏锐捕捉到的体验,加以验证,加以梳理,最后加以呈现的结果。说到这里,任何创造发明的重要启动因素——灵感,好像也属于体验范畴。

    我好像把心理与体验俩概念混了,或者说,我们每个人自己能确定的那部分心理,就存在于我们的体验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妄言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svpm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