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工作几年了,一直保持着每天看几页书的习惯。
现在看电子书,以前大学时,读纸质多一些。
曾经看到过这句话:读闲书,对成年人是一种奢侈。
我的第一反应是心酸,毕竟很多人996、007,很忙。
疲惫了一天,刷点抖音,挺好的。
第二反应是我劝自己要珍惜每一个休闲时刻,读一些闲书。
年初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100百本书。
陆陆续续,看了40本书。
不包括听书。(听书,听樊登读书比较多)
最近看的是《非暴力沟通》,帮助很大。
我的工作性质是和人打交道,所以如何与人沟通,是我的日常修炼。
我觉得人最怕的是: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这一天都瞎忙。
大部分人,时间无非花在工作上,带孩子上,摸鱼上,打游戏上。
每天晚上躺床上,玩手机,一刷就是一整夜。
回忆今天做了什么,也没做什么,就精疲力竭了。
夜晚,总想抓住手机屏幕的时间。
02
不过,我感觉这类自责多了,人就焦虑了。
总会反思,为啥无法节制欲望。
浪费时间,自己还没学会成长。
所以,先给自己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坚持读半个小时的书。
读什么,其实不重要。
每天养成一个习惯,其实挺好的。
这里要说一下阅读和听书的区别。
我更推荐读书。
阅读,是和自己对话,是和自己较劲。
这个过程,是自己去思考的过程。
听书,更多是快速阅览这本书里面有什么,值不值得读。
每天坚持半个小时,长久下来,是一笔财富。
半个小时,大概30页,一周读完一本书。
03
读书,大可不必奔着有用去读。
我们也很难知道到底有没有用。
没有书,读完就立刻年入百万。
读书,就是播种,你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发结果。
不过播种之后,有期待。
某一天,宛如一颗子弹击中心脏。
突然想明白了,这种感觉很奇妙.
当阅读量达到一定数量级以后,谈吐、气质悄悄发生变化。
我很喜欢《武林外传》里吕秀才的那段话:
“起初我读书是为了功名,后来读着读着心里就没底了,那么多书,冲动,冲动到后来吧,突然就反应过来了,怎么说呢,就拿交朋友来说用的是心,他不是用学问,咱们读书不是为了去炫耀,而是为了更好的沟通。
这个沟通,有人与人,自己与自己,天与地,时间和空间。
不多说了,你有阅读计划吗?马上就要过年了,很快。
又一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