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前半生》火了。朋友圈里、茶余饭后,几乎所有的人都参与进了这样一场关于婚姻和爱情的大讨论。
它真实的让人看到了不是滋味,岁月静好的背后,是察觉不到的暗潮汹涌。除了痛斥小三、寻求出路,当婚姻出现危机的时候,更重要的问题是:孩子怎么办?
父母离婚
孩子不是局外人
罗子君可能不是个好妻子,但她的确是个好妈妈。
为了拿到孩子的抚养权,她重新踏入职场;为了赚取足够的薪水,她能放低身段;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她舍弃软弱、学会争取。
最不容易的是,当她明白离婚无可挽回之后,她没有在孩子面前指责抱怨、没有痛斥陈俊生如何狼心狗肺、更没有威胁哭骂,和孩子说“你爸死了、和别人跑了、不要你了”来发泄情绪、报复前夫。
婚姻失败,沮丧的是大人,但焦虑的往往是孩子。父母婚姻失败对于孩子,无异于颠覆了他整个世界。我们觉得他什么都不懂,但往往在家庭出现问题时更敏感的是孩子。
就像剧中在子君还没察觉丈夫异常的时候,平儿已经一次次的问俊生:“你们会离婚吗?”
平儿并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要离婚,但他显然充满了不安和恐惧。如果子君得知要离婚后,把所有的怨恨愤怒发泄在孩子身上,威胁、哭闹、警告平儿从此不许再见爸爸,那就将是她和孩子两个人的悲剧。
理解不了大人们发生的事,孩子就会觉得自己是灾难的源头,是错误的结果。
小点的孩子反应会非常明显,表现为悲伤或怕人,甚至行为倒退。他会突然非常黏人、沮丧、不愿睡觉或频繁夜醒。还可能会表现出不愿意吃饭、乱发脾气,对如厕训练不配合等。
3~5岁的孩子可能会在心理上造成落差,自尊心受到影响。在父母刚分开时,孩子的不安和困惑是最多的,爸爸或妈妈的经常性“失踪”,其他人的指指点点,会让他疑惑“生活怎么和以前不一样了”?男孩子会变得暴躁易怒,女孩子会失去安全感。
父母离婚,对孩子的身心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抑郁、暴躁、冷漠、叛逆,都是离婚时忽视了孩子的感受造成的,留下的是陪伴他们一身的创伤痕迹。
离婚是大人的一次纠错
别对孩子一错再错
离婚是对孩子的伤害,那么,是不是坚持不离婚就是最好的呢?
当然不是!孩子是天生的“福尔摩斯”,在子君对家庭变故还懵懂的时候,平儿已经敏感的觉察到了爸爸的变化,他不止一次问父母会不会离婚;子君和俊生“凑合”的拖延期里,平儿就在问:“爸爸你还会回来吗?”
一直生活在猜测与不安中的孩子,安全感也在一点点分崩离析。
所以如果真的离婚了,不要让孩子自己猜为什么,把整件事告诉孩子比隐瞒更重要。
像很多人一样,“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在单亲家庭长大”是坚决不离婚的理由。但一个充满争吵、抱怨、冷暴力的貌合神离的家庭,真的就是对孩子好吗?
答案也是否定的,离婚可能会对孩子有短期影响,但高质量的抚养环境才对孩子最重要。
平儿刚和子君搬出去的时候,他对新居排斥、不安,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能回家,妈妈为什么要坚持带自己离开。
这个时候,子君是这样说的——
和不懂自己心情的孩子诚恳地道歉、温和地讲道理,子君用控制自己情绪的强大能力,保护了孩子敏感的心。
平儿对环境的不适应、困惑、质疑,子君都只是就事论事,回答的简单又认真。而不是斥责、哭诉孩子如何不懂事、前夫和公婆如何各藏心机。
儿子对爸爸妈妈离婚的困惑和愤怒、伤心和质疑,子君都不悲不怨、平静温和一一解答,不回避问题,也不发散出让孩子困惑的问题。
如果子君只会每日以泪洗面、继续死缠烂打;一定不会比一个果断强大、自立自强的母亲,更让平儿有安全感和抵御人生风雨的信心。
在孩子的心中,自己的父母都是近乎完美的超人。不论父母是否分开,仍然会在他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所以即便离异,帮助对方扮演好父母的角色;不论有多少怨气,都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说对方的坏话;就算孩子没有主动表达,也能及时读懂他的情绪。
才能让孩子确信他还能继续爱并信任父母,他心中的家仍然存在。
人生路上总有人会遭遇挫折,从头再来也是一种选择,每一种对人生负责的态度都值得尊重。但既为父母,婚姻这件事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重担——除了你自己,还有双方家庭、还有孩子未来的一生。
惟愿每对夫妻在携手之前、遭遇波折之时,都能记得当初的承诺,用理智、成熟的态度处理;更希望当新生活启程,不要让孩子成为错误的牺牲品。婚姻也许会宣告结束,但对于孩子的责任是每个父母终其一生的使命。
参考资料:《海蒂育儿大百科》、《美国儿科学会育儿百科》、《儿童心理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