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钱生钱胜过人生钱——富人喜欢投资
1.负债用于投资,而非消费
看那些世界有名的富人,他们很少是生下来就是富人的,大多数是白手起家,经过艰苦的创业才有了今天的辉煌。如何拥有人生的第一桶金以及如何应用人生的第一桶金成了如何成为有钱人的关键。事实上,很多富人的第一桶金都是通过借贷实现的。借贷不仅仅是穷人找钱的途径,更是富人集金的主要途径。然而为什么有的人通过借贷成为富人,而有的人却越来越穷,不但没有挣来钱,反而连返还的本钱也没有了呢?让我们一块来阅读下面这则小故事,看看其中的区别。
在一个村子里,同时住了两个穷苦的年轻人。一日,他们共同去邻村的一个富人家借粮食。路上,他们便在一起商量借点什么好,不但可以填饱今天的肚子,明天也能不挨饿。青年甲说:“要填饱肚子肯定是借粮食了。我太饿了,我要是成功地借来了粮食,我要立刻吃下一斤粮食。”青年乙说:“不行不行,这样的话明天我们还是挨饿,我们得借点能维持我们生活的东西,不但可以供给我们明天的生活,而且将来我们富裕了,我们还得把借来的东西还给人家,借什么好呢?”
这时候,天刚刚亮,公鸡开始打鸣,这一叫给了青年乙灵感。青年乙大叫道:“太好了,我想到我们借什么了,就借一只母鸡吧,既能够下蛋,还能够产肉。”他们来到富人家中,经过百般的祈求和保证,富人终于同意借给他们一人一只母鸡。
青年乙回到家中,赶紧修了鸡笼子把这只来之不易的母鸡养起来,他虽然很饿,可是一想起这只母鸡将来能够带来的收益,他就觉得肚子不那么难受了。他把自己昨天没有舍得吃的粮食分成了小块来喂这只母鸡,自己则喝了一锅水来填肚子。第二天,这只母鸡便给青年下了一只鸡蛋,青年乙大喜,拿着这个鸡蛋,他换来了一个馒头和一小把小米。他把小米撒在鸡笼子里,悉心地照顾好这只母鸡,然后才安心回屋吃掉了那个馒头。在他的悉心照顾下,这只母鸡的产蛋量越来越多,青年乙卖掉了鸡蛋,又买来了几只母鸡,他搭建了新的鸡棚,让母鸡们舒服地成长。他一方面收获鸡蛋来卖钱,另一方面学习如何饲养小鸡,这样他就不用再去买鸡了,而是让自己家的母鸡来孵小鸡。一年以后,他的收入越来越多,他不但可以卖鸡蛋来挣钱,而且他还把母鸡孵出的小鸡也卖给别人,很快,他成了村里有名的富人。为了感谢邻村富人的一鸡之恩,青年乙不但还回了借来的那只鸡,还赠送给恩人满满一箱鸡蛋。
再来看看青年甲,他回到家中,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起他去的路上说的话,心想:都怪乙,借什么不好啊,借一只鸡来,等它下蛋得等到什么时候啊,估计我都饿死了也吃不到它下的鸡蛋了,要是当时我不学他,借些粮食来就好了,起码现在不饿啊。哎呀,怎么办啊!饿死了。先看看这只鸡能不能先下个蛋,让我先填填肚子吧。于是他也把鸡放在笼子中,对着鸡说:“下蛋,赶紧下蛋!”母鸡从邻村到本村也折腾了半天,同样是又累又饿,哪有实力再生出鸡蛋啊。它不满地“咯咯”叫了两声,便缩起脑袋不动了。青年甲左等右等,始终不见母鸡生出鸡蛋来。第二天,他听说青年乙的母鸡生出了一只蛋,而自己的母鸡依然没有生出鸡蛋,便非常生气,认为这只母鸡有病,再加上自己的肚子饿得要命,于是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把那只可怜的母鸡宰了吃了。当然,那天的青年甲是幸福的,他吃掉了整整一只鸡,然而,以后的日子他依然是靠借来维持生活。时间久了,人们看借给他的东西都有去无回,就再也不借给他了,于是他最终只得靠行乞度日。
同样贫穷的两个年轻人,同样的机遇背景,不同的做法却换来了截然不同的人生:聪明人借鸡生蛋,最终成为富人;愚蠢者则借鸡吃肉,最终沦为乞丐。
这个小故事揭示出这样一条理财真经:借钱为生钱,别为花钱。对于创业而言,初始资金很重要,但不是所有人生下来就是口里含有金钥匙的。我们没有初始资金怎么办,只能借,借别人的鸡给自己生蛋,才是最便捷的道路。
学会把别人的钱拿来作为自己的资本,为自己创造利润才是有钱人的做法。相反,靠借来的钱度日,虽然也有几天的好日子,可是更大的贫穷和痛苦却还在后面继续。
在资金流通的市场经济下,借贷已经不是一件丢人的事情了。很多人或许还处于一种守旧的思想状态:我不借钱,我有多少花多少。那么他只能是利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基本的生活保障罢了。还有一部分人非常积极主动地迎合社会的改革,他们想尽办法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它们为自己的财富积累贡献力量。
很多人或许都产生过关于创业的想法,可是往往因为缺乏资金而放弃了这样的想法。没错,要想创业是必须有原始资金的,这样事业才能转动起来。然而不是所有的创业者都是最初就有钱的,他们大多数也是从“借”中走出来的。
同样是借钱,有人借了,把钱吃掉了,没钱还债;有的人借了,让钱生钱,成了有名的富翁。国美老板黄光裕就是青年乙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2008胡润百富榜”揭榜,国美集团董事长黄光裕以430亿元的财富再次当选为第一大富豪。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商贩,到今天亿万人瞩目的首富,黄光裕走过的路程或许能给我们每一个人重要的启示。
1969年,黄光裕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因为经济原因,他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跟着哥哥从老家广东汕头北上内蒙古做生意。1986年,17岁的黄光裕和哥哥黄俊钦,揣着在内蒙古攒下的4000元,然后借贷了3万元在北京前门外珠市口东大街420号盘下了一个100平方米的名叫“国美”的门面。当时的3万元可是一笔数目不小的巨资,就是这笔巨资让黄光裕有了人生的第一只会下蛋的母鸡。
1987年1月1日,“国美电器店”的招牌正式挂出来了。由于当时的市场处于卖方市场的背景下,很多商家采用“抬高售价,以图厚利”的经营方式获得了巨大赢利,可是黄氏兄弟选择了走“坚持零售,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低价策略为小小的国美电器店带来了不少回头客。不仅是薄利多销,而且在货源上黄光裕也下足了功夫。
黄光裕回忆道:“当时洗衣机、彩电等都是凭票供应的,要从非正规渠道得到这些货,就要去想办法。有时候,别人有好多好多产品,却没人来买,我就想办法从他手里把货拿过来卖。”
1991年,黄光裕第一个想到利用《北京晚报》中缝打起“买电器,到国美”的广告,每周刊登电器的价格。当时国营商店对于广告的认识还停留在“卖不动的商品才需要广告”的层面,即使后来也有人想学习国美的广告策略,但黄光裕已经以每次800元的低价包下了报纸中缝。小小的广告投入为国美吸引来了大量顾客,电器店生意火得不行。黄光裕乘胜追击,陆续开了多家门店,像“国豪”“亚华”“恒基”,都是黄光裕名下的店面。
对于一些国外品牌,很多消费者想买却找不到地方。鉴于这种情况,黄光裕想到了一个办法:他说服那些外国厂家与国美合作打广告,既让厂家广告开支得以减少,又让消费者能够轻松地从国美买到那些“找不到地方买”的国外产品。黄光裕还向厂家要求,赠予国美一些样品做展示,并开设相应的产品专柜,使顾客能看、能摸,现场就能买到。
1992年,黄光裕在北京地区初步进行连锁经营,将他旗下所持有的几家店铺统一命名为“国美电器”,就此形成了连锁经营模式的雏形。
1993年,“国美电器”连锁店已经发展至五六家,跃然变成了一家大型电器商城;1995年,“国美电器”商城从一家变成了10家;1999年,国美电器从北京走向全国。如今,已经没有哪个城市没有国美电器连锁店的驻扎了。黄光裕对于成功是这么说的:“人与人之间是差不多的,差一步而已,有时仅仅半步。”
借钱的途径有很多,如果你现在还苦于不知去何处借钱,那么往下读,你或许会茅塞顿开。
首先,向亲戚朋友借款是一种简便的方法,这种途径会免去很多复杂的借贷手续还有昂贵的借贷利息。不过你或许因为面子而不好意思去借,或许因为害怕被拒绝而一直犹豫不定,放下这些顾虑,去尝试一次,你不行动怎么知道不会成功呢?
其次,向银行贷款,可是很多人因为银行的高额利息而对银行贷款望而生畏。不可否认,在当前中国的金融条件下,银行对个人或企业提供贷款的条件是很严格的,不但设置了高达7%左右的银行贷款利率,而且借贷者也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比如说对中小企业而言,仅有质押资产是不够的,还要积累信誉,能够把握机会,及时给银行提供适当真实的财务信息;至于个人信用贷款,则只能进行物业抵押,且只能抵押50%。尽管如此,从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上来看,以物业的方式从银行贷款融资成本依然是最低的。因为目前的社会平均借款利率(15%左右)高于按揭贷款利率(7%左右),只要能满足银行的条件,从银行借到资金且使它们得到合理利用,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套利机会,自然就可以借钱生钱了。
法国作家小仲马在他的作品《金钱问题》中说过:“商业,这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来赚钱。”
最后,借企业的钱。亲人朋友的钱毕竟是小数,而从银行借贷又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这时候成功的投资家就会想到一个新的资金来源,那就是企业。
黄光裕的后期发展就是靠借企业的钱实现的。国美电器做大以后,黄光裕便具备了较强的销售优势,这时,很多生产商家都必须依靠国美电器来宣传和销售他们的产品。因此,当黄光裕向生产厂商借钱时,由于这种互利关系,生产商家大多都是同意的。国美电器每年能够从厂家获得大概几十亿的周转资金。
事实上,借贷会在一定程度上给借贷者压力,在这种压力下,你或许就会大大收敛你的消费支出,从而更加理性地规划你的资金,实现科学理财。
美国亿万富翁丹尼尔·洛维洛就是意识到这一点才发达起来的。他到40岁的时候还是一贫如洗。后来,他突然意识到借鸡生蛋的道理。于是他先从银行贷款,买了一条普通的旧货轮,将它改装为油轮,包租出去。然后他又巧妙地以这条船做抵押,到银行借得另一笔贷款,接着又买一条货船,改装成油轮后出租。通过这种资金流通方式,短短几年时间,他的资金积累得越来越多,他还银行的贷款也越来越容易。当他的贷款基本还清的时候,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几艘小油轮。
后来为了把事业做得更大,他又有了新的投资方向:组织人设计和建造一艘船,而在这艘船还没有建造的时候,他就找来某家运输公司,让它预定包租这艘还在设计中的船。丹尼尔·洛维洛用运输公司与他签订的租船合同并以“未来的”租金收入做担保,顺利地从银行贷款出一笔钱,然后用这笔钱来建造这条船。经过几年的工夫,丹尼尔·洛维洛利用船的租金逐渐偿还了船的贷款,其实相当于船把自己买下来又把自己完全赠送给了丹尼尔·洛维洛。就是这样,洛维洛没花一分钱,便成了一艘轮船的主人。
聪明的人总是有聪明的办法让自己从贫困走向富强,这其中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和耐心。学会借鸡下蛋是大富翁们百试不爽的绝招,然而这招的使用是需要小心的,不要轻易地把借来的“鸡”吃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挣钱是一个巧妙的、需要头脑和耐心的过程,希望你也能从众多成功富翁的经历中总结出真理,成为一个成功的“借鸡”者。
2.深耕于熟悉的领域
国际著名投资家、金融学教授吉姆·罗杰斯说过:“投资从来都是不容易的,大家不要盲目相信电视上或者报纸上说的一夜暴富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在投资之前要做足研究功课。”
罗杰斯所说的研究,就是对市场发展趋势的研究。投资者如果在投资前能够对所投资的市场做充分的研究,抓住市场脉搏,看清市场走向,想不赚钱都难。
“股神”巴菲特的投资原则之一就是不熟的不做。当年,不论科技股被炒到多高、多火,巴菲特始终坚持不熟不做的原则。因此,他有效避免了后来科技股大跌可能遭受的巨大损失。
各行各业赚钱的关键其实就在“熟悉”二字上,熟悉一个行业到一定程度,研究它的规律,抓住它的发展趋势,就可以投资了。如果一个投资者天资聪颖,又赶上了好时机,自然可以赚大钱;可是如果不够聪颖,又没赶上好时机,那么投资者就要充分熟悉投资领域,熟悉之后抓住规律也是可以赚钱的。
例如大家所熟知的在股市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太太,其貌不扬,却腰缠万贯。而她的炒股思路,可谓天下无双——根据自己所看的自行车多少决定是否要入市。不可否定,她的成功是源于对股市的熟悉——一种间接的熟悉。
还有不少投资者,在交了巨额学费后才知道不应该投资不熟悉领域的道理。看到现在精明能干的花店老板张女士,让人很难跟盲目投资者扯上关系。
几年前,张女士刚刚开始创业,资金不多,每一分钱都来之不易,所以除了日常开销,她几乎不会乱花一分钱。辛苦总会有回报的,几年下来她也有了一些积蓄。
一次,张女士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股市进行投资,还有很多人大赚了一把。看看自己挣钱挥汗如雨,再看看人家,一夜就能赚那么多,张女士实在抵制不了诱惑,毫不犹豫地把自己辛苦攒了好几年的心血钱全部投入股市。
因为对股票一无所知,张女士很快就被套住了,看到股价一路下跌,张女士手足无措,好不容易出来的时候资金已经缩水一半多了。吃一堑,长一智,从这件事张女士悟出了道理:天上不会掉馅饼,千万不要在自己一知半解的领域投资,否则多会蚀本而退。
痛定思痛的张女士索性不再进行资本投资。她觉得自己更适合做实业投资,因为自己在这方面不但有过多年的经验,而且还很有兴趣。
常言道:隔行如隔山。此言不假,若是在其他领域,仅仅是不懂而已,也没什么。但是如果是投资理财上,就意味着血本无归了。看到别人做生意是赚钱的,等到自己做,就只有赔钱的份了。
只有自己熟悉,才会在做的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能自己解决,而不用求助别人;同时,也只有自己懂得,才会很好地预测以后的市场行情走势。
收藏专家张教授就一直认准这一理财理念:只有做自己熟悉的,才不会被市场“撞了腰”。张教授总是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选择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投资。由于工作的关系,他经常有机会接触到刚出厂的低价宝石,有时出厂价格只是市场价格的几分之一,所以只要投入极少的本金,就可以获得几倍的利润。
在投资产品选择上,张教授也一直本着“不打没把握的仗”的原则,总是选择自己最为熟悉、价格相对适中的品种。
最近几年,张教授的藏品选择基本上都集中在价格10万元以下的宝石上;他几年前投资的一些藏品最近都以高于原价200%的价格出售了,利润十分丰厚。
有了收藏积累起来的第一桶金,张教授并不为股票和基金这类投资产品所动,而是看好宝石投资的未来市场。张教授认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这方面的消费投入会越来越大,宝石类行业的未来前景一定是不会错的。
考察清楚市场后,张教授果断地把他的第一桶金投入到了实业里,成了某珠宝行的股东。张教授灵活运用自己的资金、技术优势以及对珠宝市场的了解和信心,成功为自己找到了投资方向。
投资自己熟悉的领域,可以有效评估投资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并且有助于实现收益最大化。用熟悉的方法做自己熟悉的领域,投资者会更加得心应手,因而最为安全和保险。否则,很可能会因为自己不熟悉该领域而被欺诈或出现经营失利,甚至导致血本无归。
王老板认为做生意,很重要一点就是不熟不做,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做商业,比如卖手机、电脑等,这些零售业务都是大同小异,只是经营的商品不同。王老板每次进入一个新的行业,都要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否则决不轻易涉足。
几年前,他在郊区找到一块约两万平方米的地皮,本想做百货超市,但那时附近大批楼盘都还没建起来,显得很荒凉也没人气,不适合做超市,其他行业他又不太熟悉。
最后,经过调查,他发现附近还没有一个档次较高的大型建材市场,而周围又有大量楼盘在建,所以他觉得做建材市场应该很有潜力,于是他说干就干,一个大型建材市场很快就建起来了。
不到一年,周围很多楼盘都交工入住了,王老板的建材城生意好得不得了,钱自然少赚不了。
现在看看,当年和王老板一同创业的人当中,有的还在继续做着小本生意,有的发财后因投资失误损失惨重。唯独王老板,在恪守自己投资理念的同时,基本上进入一行,就旺一行。俗话说:熟能生巧。投资者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才更容易找到赚钱技巧。
在银行工作的柏女士,理财非常有一套。当年基金刚刚发行的时候,老百姓还都不知道基金能赚钱,都不愿意投资的时候,柏女士就想到,现在各行各业都越发专业化,理财投资专业化也是个趋势。
她认为基金投资是委托专家为自己炒股,正符合理财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虽然是个新事物,但是应该很有前途。在与家人商量后,柏女士一家便投资了20万,用于购买基金。事实胜于雄辩,张女士的投资截至2007年初,已经获得了几倍的收益。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有了一些余钱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便想着如何才能获取超过银行利率的回报,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投资方向,比如证券、期货、外汇、房产、字画、古董等等,甚至还出现了职业投资人。
但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投资者还是应该遵循懂什么就做什么的原则。比如对书画有研究的就收藏字画,对汇率变化敏感的就炒汇,喜欢以小博大的就在期市中拼杀,等等。
对投资者来说,只确定大方向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一个行当里面也是千差万别的,而且每个投资领域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投资者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商机处处有,要去研究才能捕捉到。
投资不是赶时髦,哪行热,跟哪行。在任何投资领域里都有“幸福像花儿一样”的投资获益者,也有“杨白劳”型的蚀本族。其中原因无外乎天、地、人的配合。有的投资者认为自己是某行的专家,走遍天下都不怕,殊不知各地、各国投资环境是有差异的。
内地一位炒股“大腕”,携百万元巨资征战香港H股市场,高手就是高手,几仗下来收益巨丰,但是意识到风险的大腕为了保住胜利成果,决定转战新股认购。
不承想,这个在大陆只赚不赔的投资领域却没能在香港大获全胜。几角钱的认购价,百分之百中签,谁知上市开盘后却跌到一半价格,账面迅速缩水一半,最后又跌到几分钱。
可是厄运还没有结束,这位内地大腕也许还不清楚,在香港做股票是可以融资的,最高甚至可以1∶9的比例进行融资。如果那位“大腕”遭遇融资,那后果就更悲惨了,即使以极低的1∶1的比例进行融资,而且坚持一开盘就全部成功抛售,得到的资金也已经全部不属于自己了。万一融资超过1∶1,或者开盘后没有坚决抛售,结局不堪设想。
3.充分利用信息
时间就是金钱,信息就是财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济状态瞬息万变,谁能够掌握变化多端的信息,谁就能获得无尽的财富。
提到信息的掌控,我们不得不重新回到彼得·林奇的身上,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这位投资高手的风采。
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麦哲伦基金,在第十年就遇到了美国股市的大崩盘,结果是可怕的,这场股市崩盘差点让麦哲伦基金遭到灭顶之灾。当时作为麦哲伦基金的主管,彼得·林奇发挥了他力挽狂澜的领袖作用。
由于基金遭到大量赎回,彼得·林奇不得不对麦哲伦基金采取封闭性措施。根据股市行情,他对麦哲伦基金采取了“高换手率”的策略。据统计,在彼得·林奇担任基金经理的第一年中,麦哲伦基金的投资换手率是343%,也就是说,他会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大约买进5000万美元,同时卖出5000万美元,后三年的换手率也都保持在300%以上。让林奇备感欣慰的是,三年对新客户的封闭期终于为麦哲伦基金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封闭期结束的第一年,麦哲伦基金数额跃升到1亿美元,并重新开始公开发行。这次险些失败的经历让彼得·林奇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在瞬息万变的经济领域中,能够及时掌握可靠信息是多么的重要。
在之后的十年中,彼得·林奇将麦哲伦基金送上登峰造极的位置。据他回忆,麦哲伦基金重新向社会开放后的十年间,其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0%,基金管理的资产扩张到140亿美元,公司的投资配额表上从原来的40种股票增长到1400种。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不但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
彼得·林奇的成功轰动了整个华尔街:《时代》周刊称他是全球“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则称他为“股票投资领域的最成功者”。基金评级公司更是将彼得·林奇评定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
彼得·林奇的成功宝典得益于他不相信理论和市场预测,不依靠技术分析和动态曲线,他只凭借灵通的信息和准确的调查研究。
彼得·林奇面对记者采访时说,他对于一些投资理论和市场预测都是持有怀疑态度的,风险在股市中是无处不在的,既然风险常在,那么股市理论家和预言家的意见就具有可怀疑性,不能一味地听从他们的指挥,要根据捕捉到的信息自己来判断,否则人云亦云,很容易走进投资误区中。彼得·林奇也曾走过这样的弯路。
那是彼得·林奇掌管麦哲伦基金的第一年,他便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买进华纳公司股票。当时,一位跟踪分析华纳公司股票行情的分析家告诉他:“华纳公司的股票已经极度超值,要慎重啊!”开始,彼得·林奇并没有听这个分析家的结论,他坚持自己的初衷。因为他已经调查过华纳公司,数据显示公司运行良好。他暗自想,如果信息准确,那么股票必定是上涨的。果然不出他所料,仅仅几个月后,华纳公司的股票上涨到了38美元。
分析家再次警告彼得·林奇,说38美元是超值的顶峰,已经没有空间继续上涨了。这次彼得·林奇接受了分析家的劝告,于是把手中所持有的华纳公司股票悉数抛出。
然而,华纳公司股票价格一路攀升,最后竟涨到180美元以上,后来维持在了170美元左右。由于没有进行详细的信息跟踪,彼得·林奇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他一直对此懊悔不已。通过这次教训,彼得·林奇对那些自以为是的投资专家非常反感,不再轻易相信他们的言论了。
当他不相信那些理论说教以后,他便非常注重对投资公司的调查和信息收集。有一次,他从朋友那里听说某玩具公司股票非常有前景,便亲自到那家公司旗下的玩具商店去询问顾客信息,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们是回头客。彼得·林奇觉得这家公司确实很有前景,于是他大量地买进该公司的股票。据说彼得·林奇在买拉昆塔公司的股票前,曾在这家公司办的汽车旅馆里住了三夜,就是为了进行实地考察和信息收集。
善于根据信息判断投资方向的他非常留意亲人的购物习惯。有一次他的妻子买回了好几件“莱格斯”牌紧身衣,而且对这个商品赞不绝口。彼得·林奇敏感地觉得这个品牌很有前景。于是第二天,他就买下了大量生产紧身衣的汉斯公司的股票,没过多久,股票价格涨到了原始价格的6倍。
纵观自己多年的投资经历,彼得·林奇说,无论对于谁,是资深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的投资者,都需要信息的辅助,而对于那些深奥的理论知识,即使不懂也没有多大的障碍。只要能够对信息敏感,再加上一点智慧,那么肯定就会有巨大的回报。股票投资是一门关于信息的艺术,不能按理论生搬硬套。
有人称赞彼得·林奇的投资就是一个信息过滤漏斗:他会先买进大批的股票,然后经过信息分析,把那些优质的、受益大的股票留下来,而那些不好的则迅速滤掉。例如当日本汽车打入美国市场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股票大跌,林奇未做详尽的研究即大量购买这三家公司的股票,等到股价上涨后又悄悄卖掉,结果,彼得·林奇从福特和克莱斯勒两只股票上分别赚了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加上从沃尔沃股票赚的7900万美元,使麦哲伦基金再次表现出傲人的成绩。
“信息过滤漏斗”最重要的是信息过滤功能,它是对好、坏股票进行过滤的关键,谁具备了这个本领,谁就深谙了彼得·林奇的投资秘籍,谁就能像彼得一样通过投资成为一个富人。
许多股票在彼得·林奇的投资组合里仅停留一两个月,而他整个投资组合里的股票一年也至少翻检一次。此外,在林奇经营的1400多种股票中,其中最大的100种始终占其所投资金的一半,可见他对股票过滤的慎重对待。
很多投资者喜欢向彼得·林奇提及如何选择投资对象的问题,彼得·林奇的回答生动而形象。他说,投资者拥有股票就像收养孩子一样,不要贪多,要根据搜集来的信息挑选最好的。业余选股者最好抽出时间调查8~12家公司,然后在有条件买卖股票时,根据调查来的信息确定投资组合,但是最好控制在5家公司左右。
彼得·林奇还建议:最好避开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票,不要人云亦云,否则是无法挣到大钱的。相反,那些被冷落的行业里的好公司则是需要关注的。关注才能换来准确的信息,依靠信息才能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买进和卖出股票。
在彼得·林奇看来,股票并不神秘,无非是根据信息来确定转折点,这也是投资的关键。在一家公司财务状况好转前的一瞬间进行投资,等到转折真正开始再增加投资,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有一些人总是在股市慌乱时,头脑一热胡乱地买进或卖出,这才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抓住信息,必须做到又快又准,这样对于投资致富才有意义。苏茜·欧曼说:“赚钱要趁早。信息是不等人的,错过了好的时机,或许下一次就是下一个世纪的事情了。”
对于很多从事投资的人而言,巴鲁克学院的名号如雷贯耳,这所学院是由华尔街传奇人物伯纳德·巴鲁克创立的。
投资大师巴鲁克生于1870年,最初他在纽约的一家经纪行从事一些打杂的活儿,之后他通过不懈的努力,被迅速提升为公司的合伙人。后来他倾其所有,购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个席位,结果不到30岁便成了百万富翁。到1910年的时候,他已经和摩根等富人齐名成为华尔街屈指可数的大亨了。
你或许会想,他为什么可以在30岁前就成功呢?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把握信息投资的。
巴鲁克28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外出旅游,在旅途中无意间听说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被美国海军歼灭,这意味着美西战争将随即结束。这条消息给了巴鲁克灵感,他立刻意识到如果在第二天的黎明前赶回办公室操作,就能大发一笔。他立刻赶到火车站,包租下一列专车,连夜疾驰,终于在黎明前赶到办公室。在其他投资者还没有获知关于美西战争的事件时,巴鲁克已经果断出手,发了战争财。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股市崩塌对全世界投资者的震撼是难以磨灭的,指数从2200点急挫到250点,这对于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是灭顶之灾。然而,巴鲁克却顺利地逃过了这一劫。巴鲁克回忆道:“股市崩塌的危机前夕,当时股价飞涨,人们的脑袋都炸开了锅,所有的人都在买进,想大发一笔。”然而巴鲁克预感到或许是该脱手的时候了。
他拿着信息表仔细地对比着:一般本益比超过17就是不祥之兆,即使股市再热,也应该脱手;相反,如果本益比低于10就是要买进的时候了。于是他果断地抛出了他手头的股票,躲开了股市崩塌的灾难。
从这次股市崩塌事件中,巴鲁克得到了很大的启示:真正的投资者都是靠思考和信息投资的,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大众跑,或者跟着一些所谓的投资理论跑。人云亦云是投资股市的大忌,当大家都奔向一个目标时,即使有赢利,平均到每一个人手中,估计也所剩无几。所以投资一定不要跟风,要根据信息悄悄地买进,悄悄地卖出,这样才能成功。
巴鲁克在总结自我优势的时候说:“我并不聪明,但我喜欢思考,喜欢搜集信息。大家都看到过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只有牛顿才去问为什么。刮什么方向的风我们不必去问气象学家,从飘扬的红旗便可以知道。”
可见,信息才是成功投资的指示灯,如果你想通过投资获得大收益,那么你就必须掌握好如何获得以及利用那些信息的技巧。
投资大师索罗斯也认为陈旧的经济理论是没有什么现实参考价值的,必须通过对华尔街的考察,掌握及时的信息动态,才能抓住投资的关键。现在的经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那些固定的数学公式已经不能够再描述那些变化多端的股市。正确的投资要立足于经济、政治的变化而统筹决定。
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索罗斯嗅出了政治调整的味道。他通过对里根新政策的分析,确信美国经济将会开始一个新的循环。于是索罗斯根据分析出的结论,果断地进行投资。
历史证明索罗斯是明智的,美国经济在里根的新政策的刺激下,开始走向繁荣。1982年夏,贷款利率下降,股票不断上涨,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获得了巨额回报。1982年底,仅量子基金就上涨了56.9%,其净资产从1.933亿美元猛增至3.028亿美元。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元表现得越来越坚挺,美国的贸易逆差以惊人的速度上升,预算赤字也在逐年增加,索罗斯确信美国正在走向萧条,一场经济风暴将会危及美国经济。他想,他要好好地把握住这次风暴的变动,于是他密切地关注着政府的决策以及经济的发展动向。
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美国通货膨胀开始下降,相应利率也在下降,这些都造成了美元贬值。索罗斯预测政府将采取措施支持美元贬值,而同时德国马克和日元则将升值。
于是,索罗斯根据自己探寻到的信息,从1985年开始,大力投资马克和日元。1985年9月,事态果然朝索罗斯预测的方向发展:美国新任财政部长詹姆士·贝克和法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日本、英国的四位财政部部长在纽约开会,商讨美元贬值问题。最终的结果是中央银行必须低估美元价值,迫使美元贬值。那一天的美元贬值差额就使索罗斯一夜之间赚了4000万美元。接下来的几个月,美元继续贬值,索罗斯在这场投资中赚了大约1.5亿美元。
通过上面三位投资大师借助信息成功致富的故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信息就是财富,根据信息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投资方向才是投资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4.只要值得就要去冒险
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
冒经济风险的胆量,是富人所具有的特征之一。
有人专门问过1000位高收入者一个简单的问题:“合理的经济风险对于你们在经济上的成功有多大的重要性呢?”净资产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百万富翁中有41%人回答:“非常重要。”而净资产在100万到200万美元的高收入者给出同样回答的,仅有21%。
愿意冒具有合理回报的经济风险与净资产之间明显存在着重要的联系。那些把自己经济上的成功归功于冒经济风险的人,在投资方面并不是瞎撞。他们大多数人认为,把赌博当作自己的经济来源是一种愚蠢的选择,而大多数富翁或那些想成为富翁的人决不会去玩彩票。大多数人决不去赌博——冒风险者根本就不是赌博者。
善于经营投资的犹太人往往都熟悉概率论,他们知道可能性和期望值。玩彩票的中彩机会非常非常之小,以至于他们认为,“每周用火烧掉几张美元也比把钱丢到彩票中去更强!”他们知道,在大多数的赌博中,尤其是玩彩票,玩者根本无法知道总的数目,所以也无法知道中彩的可能性或期望值,期望值肯定要小于总的彩票的价格。玩者除非买更多的彩票,否则就无法增加赢的机会。
只要值得,就要去冒险。这种在风险中淘金的做法,是一种令人折服的投资方法。
下面这个案例可以说明这一点。
1898年5月21日阿曼德·哈默生于美国,他上大学时,就开始经营父亲留给他的药厂事业,成果显著,他因之而成为当时美国唯一的大学生百万富翁。1921年哈默赶赴苏俄,成为贸易代理人,聚集了巨额财富。1956年58岁的哈默收购即将倒闭的西方石油公司,并成为世界最大的石油公司的创业者。1974年哈默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达到60亿美元的惊人数字。
哈默一生与东西方政界领导人关系密切,声誉传遍全球。
经常有人向哈默请教致富的“魔法”。他们坚持认为,哈默发大财靠的不仅是勤奋、精明、机智、谨慎之类应有的才能,一定还有“秘密武器”。
在一次晚会上,有个人凑到哈默跟前请教“发家的秘诀”,哈默皱皱眉说:“实际上,这没什么。你只要等待俄国爆发革命就行了。到时候打点好你的棉衣尽管去,一到了那儿,你就到政府各贸易部门转一圈,又买又卖,这些部门大概不少于两三百呢!”听到这里,请教者气愤地嘟哝了几句,转身走了。
其实,这正是20世纪20年代时哈默在俄国13次做生意的精辟概括,其中包含着他的生意的兴隆与衰落,成功与失败的种种经历。
1921年的苏俄,经历了内战与灾荒,急需救援物资,特别是粮食。哈默本来可以拿着听诊器,坐在清洁的医院里,不愁吃穿地安稳度过一生。
但他厌恶这种生活。在他眼里,似乎那些未被人们认识的地方,正是值得自己去冒险,去大干一番事业的战场。他做出一般人认为是发了疯的抉择,踏上了被西方描绘成地狱似的可怕的苏俄。当时,苏俄被内战、外国军事干涉和封锁弄得经济萧条,人民生活十分困难;霍乱、斑疹、伤寒等传染病和饥荒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采取了重大的决策——新经济政策,鼓励吸引外资,重建苏俄经济。但很多西方人士对苏俄充满偏见和仇视,把苏维埃政权看作是可怕的怪物。到苏俄经商、投资办企业,被称作“到月球去探险”。
哈默心里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但风险大,利润必然也大,值得去冒险。于是哈默在饱尝大西洋中航行的晕船之苦和英国秘密警察纠缠的烦恼之后,终于乘火车进入苏俄。
沿途景象惨不忍睹:霍乱、伤寒等传染病流行,城市和乡村到处有无人收殓的尸体,专吃腐尸烂肉的飞禽,在人的头顶上盘旋。哈默痛苦地闭上眼睛,但商人精明的头脑告诉他:被灾荒困扰着的苏俄目前最急需的是粮食。他又想到这时美国粮食大丰收,价格早已惨跌到每蒲式耳一美元。农民宁肯把粮食烧掉,也不愿以低价送到市场出售。而苏俄这里有的是美国需要的可以交换粮食的毛皮、白金、绿宝石。如果让双方能够交换,岂不两全其美?从一次苏维埃紧急会议上哈默获悉苏俄需要大约100万蒲式耳的小麦才能使乌拉尔山区的饥民度过灾荒。机不可失,哈默立刻向苏俄官员建议,从美国运来粮食换取苏俄的货物。双方很快达成协议,初战告捷。
没隔多久,哈默成了第一个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的美国人。此后,列宁给了他更大的特权,让他负责苏俄对美贸易的代理商。哈默成为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美国橡胶公司、艾利斯—查尔斯机械设备公司等三十几家公司在苏俄的总代表。生意越做越大,他的收益也越来越多。他存在莫斯科银行里的卢布数额惊人。
第一次冒险使哈默尝到了巨大的甜头。于是,“只要值得,不惜血本也要冒险”,成了哈默做生意的最大特色。
5.开辟多种渠道赚取金钱
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如果仅仅靠一份工作来积累财富恐怕是天方夜谭了,各种消费都在洗劫我们的钱包,不要说积累财富了,可能连当月的基本消费都承担不起,即使面对这种困境,生活还得继续,不是吗?所以仅仅一份工作,靠着“铁饭碗”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了,当今,身兼多职才是时代的主题。
无数富人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放过任何一个赚外快的机会,外快可以让你更快地成为富人俱乐部的会员。
彼得·林奇,麦哲伦基金的创始人,现任美国富达公司第一副总裁,他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基金经理和投资奇才。彼得·林奇出生于美国波士顿的一个富裕家庭里。父亲曾经是波士顿学院的数学教授。他10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全家的生活陷入困境。家人开始节衣缩食,林奇也从私立学校转到了公立学校。
为了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林奇在一个高尔夫球场当球童,那时候很多大企业的老板都有打高尔夫球的爱好,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经济和投资问题,于是小林奇就在他们的谈话中,接受了股票市场的早期教育。每一次的兼职,他不仅仅挣到了钱,还学到了无价的知识和经验。
彼得·林奇读完中学后,顺利考进波士顿学院,即使在学习期间,他也未放弃兼职球童的工作。大学一年级时,林奇获得了球童奖学金,加上积累的小费,他不仅可以自己支付昂贵的学费,而且还剩下一笔不小的积蓄。
大二那年,他听完证券学教授讲授的美国空运公司的未来前景后,立刻从积蓄中拿出1250美元投资于飞虎航空公司的股票。这种股票因太平洋沿岸国家空中运输的发展而暴涨。林奇凭借这笔资金狠狠地赚了一笔外快,这笔钱供他读完了大学,还读完了研究生。
彼得·林奇攻读研究生时也没有闲着,他早已深深体会到各种兼职给他带来的金钱和知识收获。他利用暑假时间,在富达公司找到了一份兼职工作。
那时候富达公司在美国发行共同基金的工作中做得非常出色,所以彼得·林奇能在这样的公司实习,对他而言,机会是非常宝贵的。在富达公司,彼得·林奇被分派做企业调研和撰写报告的工作,负责对全国造纸业和出版业公司的真实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除了比较可观的实习费外,他还通过深入接触股票,认识到了股票的真实面目。
后来,他正式进入了富达公司工作。1974年,彼得·林奇升任富达公司的研究主管。1977年,彼得·林奇被任命为富达旗下的麦哲伦基金的主管,从此他拥有了一番可以展翅高飞的天空。
回想他以前走过的兼职生涯,不仅仅给他积累了生活所需的资金,还给他带来了很多在日后倍加受用的知识。
现在依然有很多人狭隘地认为,兼职只是穷人才去做的苦力活。这种想法严重地毒害着他们的求富思维。于是,即便是赚外快的机会幸运地找上了他们,他们因为好面子、怕丢人,或者害怕辛苦也不肯去接受它们。他们依然靠着那点微薄的薪水,勒紧腰带度日。当他们看到别人在享受生活、叱咤股市的时候,他们只有羡慕的份儿。
事实上,赚外快已经不仅仅停留在因为没钱花而需要去做的年代了,能够赚到外快不仅仅是财源的一种,更是把握机会、获得知识的一种。身兼多职会让你认识更多的人,接触更多的工作,体会更多的生活。人生本来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被一项工作遮住了全部的视线,你不觉得那是一件非常可惜、狭窄的人生吗?
金融天才乔治·索罗斯说,现在所有人的收入只有一个来源,就是工作。这种财务结构是有一定风险的,如果你只有一份工作,那相当于你的风险就高达50%,如果你拥有很多份兼职,那么你的财务风险就会根据兼职的增多而大大降低。所以,要想拥有稳健的财务结构,就要不断地努力工作,还要辛勤地身兼多职。
乔治·索罗斯从1969年建立“量子基金”至今,创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业绩,以平均每年35%的综合成长率令华尔街同行望尘莫及。
乔治·索罗斯1930年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一个中上等级的犹太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律师,为人精明,很有经济头脑,对幼时索罗斯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父亲不仅教会了索罗斯要自尊自重、勇于探索,而且向索罗斯灌输了一些超前的理财观念。
索罗斯在少年时代就尽力显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他兴趣广泛,在运动方面比较擅长,尤其是游泳、航海和网球,并喜欢涉猎很多他没有接触过的领域。索罗斯的童年是美好的,直到1944年,随着纳粹对布达佩斯的侵略,索罗斯的幸福童年才宣告结束。
1947年秋天,17岁的索罗斯只身离开匈牙利,准备前往西方国家寻求发展。他先去了瑞士的伯尔尼,然后马上又去了英国的伦敦。在伦敦的时候,他打了很多小工,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兼职,但是由于他学历低,所以他从事的兼职含金量都太低。工资非常低,又缺乏乐趣,于是他对人生有了新的决定——继续求学。1949年索罗斯进入伦敦经济学院继续学习。
在伦敦经济学院,索罗斯选修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米德的课程,这对他走上经济之路发挥了启蒙的作用。此外,他还学习了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的课程,通过学习,他了解到经济运作的方式,并开始思考它与世界经济的关系。此外,他读书期间,也没有放弃做兼职的机会,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让他把一些经济现象看得越来越透彻。这些学习和经历给了他丰富的知识,对索罗斯建立金融市场运作的新理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53年春,索罗斯从伦敦经济学院学成毕业,他面临着如何谋生的问题。为了生存,他做过很多工作。最开始,他选择了推销手袋的工作,但他很快发现推销手袋这份工作没有什么大的发展前景,于是他又开始寻找新的赚钱机会。当索罗斯发现参与投资业有可能挣到大钱时,他就给城里的各家投资银行发了自荐信,最后一家公司聘他做了见习生。他的金融生涯从此揭开了序幕。同时,索罗斯还担当着这家公司的交易员职位,专事黄金和股票的套利交易。虽然这些兼职并没有给他带来很大的财富,但是却给他积累了千金难买的经验。
1957年,索罗斯带着他的全部积蓄5000美元来到纽约,通过熟人的引见,进了另一家公司,当了一名套利交易员,并且从事欧洲证券分析,为美国的金融机构提供咨询。1959年,索罗斯转入经营海外业务的Wertheim公司,继续从事欧洲证券业务。幸运的是,Wertheim公司是少数几个经营海外业务的美国公司之一,因此索罗斯始终是华尔街上很少几个在纽约和伦敦之间进行套利交易的交易员之一,这种宝贵的经历给了他很大的收益。
1960年以后,索罗斯多年兼职获得的工作经验终于得到了发挥空间和回报。他经过分析研究发现,由于德国安联保险公司的股票和房地产投资价格上涨,其股票售价与资产价值相比大打折扣,于是他建议人们购买安联公司的股票。摩根担保公司和德累福斯基金根据索罗斯的建议购买了大量安联公司的股票。结果如索罗斯所料,安联公司的股票价值翻了3倍,索罗斯因而声名大振。
索罗斯一直坚持“稳健经济理论”,他和美国第一理财大师苏茜·欧曼的理论恰有同工异曲之处。所谓稳健经济,就是个人的资产来源不要期望于一个目标上。道理很简单,用交通工具做个比喻吧,四个轮子的汽车永远比两个轮子的自行车跑得稳当,而且速度快。对于财富累积也是同样道理,仅仅靠一个工作来挣钱,钱永远不会来得稳健而且高速;必须懂得寻找兼职,通过各种外快提高自己的财富积累速度。
苏茜·欧曼说,金钱并不是肮脏和邪恶的东西,只是看待它的人心有善有恶罢了。金钱永远是多多益善的,这不是拜金,而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生活中,苏茜·欧曼也执行她的“金钱论”,据说如果想和她共进晚餐,那么请先付1万美元的预约费。或许这个昂贵的预约费也只有这个精明的理财大师才敢要。
苏茜·欧曼丝毫不掩饰她对金钱的追求,她儿时的一些记忆以及家庭教育对她的影响,都让她觉得对金钱的追逐是每一个智慧的人都迫切想去做的。这种原始的欲望如果被压抑,那就是虚伪的。通过正当手段追求金钱,不仅是光明正大的,而且是应该被推崇的。
苏茜·欧曼大学毕业后,在一家面包房里做了七年的女招待。后来得到了一个老主顾的支援,她用借来的5万美金购买了石油股票,结果她有了5000美金的赢利。然而,随着国际石油市场的动荡,她的积蓄又被洗劫一空。她受到很大的打击,她认识到如果不把握其中的规律是永远无法获得主动权的,于是她潜心学习,决定当一名专业的理财师。
从一个女招待到富翁的理财顾问,而她自己也成为身家亿万的女性,她不仅仅成为全世界女性的榜样,也让很多男人都望尘莫及。苏茜·欧曼被誉为“全球最出色,最富有激情,也是最美丽的个人理财师”,这位传奇的职业女性在讲授理财之道时,最喜欢强调的是,“钱就是一件非常好的东西,多多益善,为什么我们要压抑自己对它的狂热呢,积极地行动起来,不放过任何一个挣钱的机会,这样你才有成为亿万富翁的可能。”她认为,金钱是不分国度的,虽然各国文化对金钱的理解有差异,各国的个人财务制度,以及金融机构的个人产品也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讲,投资原则是一致的,金钱的意义是一致的,对财富的追求是一致的。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财富的积累非一日之功,它应该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除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收入外,我们还需要尽量身兼数职,这些兼职不仅仅能加速我们财富积累的进程,同时也能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见识,何乐而不为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