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正月初七,老公是早上七点的飞机从北京到长沙,落地九点半,再坐十一点的机场大巴到市区,估计中午1点左右到家。
这次老公没有在家过年,单位实在太忙了,推到初七回来。�女儿从放寒假开始就问,爸爸什么时候回来,那会儿还没买票,只说回家过年够呛。
我只好对闺女说爸爸很忙,过年回不来了。女儿有些失望,但她没有很明显的刨根问底。
过些日子老公说他们安排了年后几个人排休,他初七可以回来呆十天。我很高兴,正想着告诉女儿这个好消息呢,老公说等他买好了票再去说。
想想也在理,于是忍了几天不提这事,直到老公订好了来回机票我才告诉女儿,女儿很兴奋,和小朋友一起玩时会骄傲地说,我爸爸快回来了。
视频时,老公问闺女,想要带什么吃的。女儿脱口而出,咸菜。我俩忍俊不禁,她印象里北京的美食是早餐桌上的那些咸菜丝。
在北京的时候,我们也带她吃过北京烤鸭,打卤面,羊杂汤,也曾去王府井小吃一条街吃过羊肉串,卤煮等等。奈何这些在她幼小的心里都抵不过一颗咸菜的地位。
各位美食大家们请见谅,不是说烤鸭不好,不是说打卤面不好吃,童真是最真实的表现自我,孩子不会撒谎,她觉得咸菜值得让她爸爸千里迢迢带回来,只有自己从心里爱吃的食物才是自己心中的美食。
谁说咸菜不能是美食,所以亲爱的爸爸应亲爱的女儿的要求从北京带回来了三颗大咸菜疙瘩。并且削去了多余的根须,整理的干干净净,到家告诉我都洗好了,直接切就行。
细细想来,闺女偏爱咸菜也是有原因的。两岁半时从我带她从江西坐火车到北京,那时坐的是特快列车,咣当咣当十九个小时,下了火车然后又坐一两小时的汽车,坐的人是头晕体乏,毫无食欲。
那天老公的同事接上我们,到了住的村口下车一起去吃个早饭。我和闺女哪里吃得下去,小店里有免费的咸菜丝,自己用小碟去盛,可以自己加辣椒油,醋调一下,也可以直接吃。
女儿第一次吃到北方的这种咸菜,味道咸咸的,酸酸的,还很爽口。那次早餐,女儿光吃咸菜喝了点粥。往后吃早餐这酸酸咸咸的咸菜成了她必不可少的食物。
自从回到江西上小学,她就没吃到过这种咸菜了。当地的咸菜又是不一样的,我开玩笑对老公说,你闺女给你省钱了,只要咸菜不要贵的东西。
老公说,吃的东西无关贵贱,只要是喜欢的它就是好的,就是美食。是啊,喜欢就好,直抒心意就痛快。
今天早上一睁眼,看了下手机,快九点了,我叫闺女起床,她不肯起。我说爸爸九点半就下飞机了,你还赖床。说完她马上一骨碌爬起来。哈,爸爸还是你魅力大啊!
收拾完了,我说去集市买点新鲜菜吃,过年这些天大鱼大肉吃太多了。女儿说我也要去,我去挑爸爸爱吃的菜。好啰,出发!
集市上冷冷清清,为数不多的卖菜,卖水果的摊子。有一个卖茶叶的,各种茶叶堆成各个小尖,我正准备飘过,女儿拉着我,爸爸不是爱喝茶吗,咱买点茶叶给爸爸喝吧。
我心里说,你爸爱喝茶不假,他也爱买茶叶呢,菜叶少不了。但看到女儿期盼的小眼神,我很高兴的说,好啊,爸爸知道你想着给他买茶叶一定很高兴的。女儿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
大概逛了一下集市,买了新鲜的四季豆和江豆。往回走我准备拿钥匙,女儿又拉住我,妈妈,你不是想喝甜酒吗?我回头看是卖甜酒和小汤圆的,糯米酿的甜酒煮开放小汤圆,软糯酒香,很美味。我什么时候说的我都忘了,闺女倒还记得,好,买上两斤热呼呼的喝去。
回到家,女儿问,几点了,我掏出手机,十二点了。怎么还有一个小时啊,这一个小时好慢啊。
我笑着说,之前有半个月,一个星期,然后后天,明天,今天。这都熬过来,不差这一个小时啊。
虽说我在安慰她,其实我心里也和她一样,等待终究是难熬的。每年的这个时候都是在掰着手指头算日子,日子定了,票买好了,然后就坐等,数着日子。
琢磨该提前准备点什么,腊肉多熏两块,老公爱吃的菜提前买好,哪天去哪个亲戚家拜个年等等。
期盼,等待,每年的过年前后都随着老公回家的日子而开始,随后是喜悦,满足,最后又离别。
周而复始,大人的心境一年年煎熬,孩子在不断的长大,他们是否能明白父母的付出现在已然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望他们这辈子夫妻不再分开,孩子和父母不再离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