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听微风起伏,琴声悠扬,弹者如若不经常练习,何来悦耳和声?且看黄金满地,稻浪滔滔,假如农夫不付出辛苦汗水,怎会有如此丰收?
如此看来,不管从事何种职业,干什么事,欲从中得一二,唯有投入时间,投入精力,才能有所成就。
投入得越多,往往得到的就越多。
坚持每天练习毛笔字快两年了,偶尔一两天特殊情况而没动笔,很懊恼,也很无奈,只能屈服。
不过我会想尽办法,要么练习,要么读帖,只少二选一。
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中午练习,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能练上一两个小时,练得还是不过瘾,那就在假期,抓紧时间练习。在孩子没起床前,或者孩子睡觉之后,酣畅淋漓一番。练到情深处之时,时时不肯放下笔,结束练习。
偶尔会与同事说起这事,她说我是练字成魔了,我说一句:“只因太喜欢,太爱了!”
也终于能理解爱一样东西,就会时刻想着它,去拥有它。有人练习书法能坐上一整天,不吃不喝,就屁股着凳子,手握着笔,忘了时间,忘了地点,有时也忘了自己。王羲之不厌其烦地练,日复一日,用来洗笔的池塘都被染成了黑色。“贵越群品,古今莫二”,其中《兰亭集序》,行书第一,闻名遐迩,也是许多人学习的魔帖,视为珍宝。他所取得的成绩,是长期投入的结果。
只有足够长时间的投入,长久地积累经验,才能有所作为,才会与众不同。
在练习中,我渐渐地也有所悟有所领,也有了那种握笔就生出写的冲动,不用多想,有了肌肉记忆。
看到笔和书写纸就想写,就像某个书法家,一见到空墙,就要写,那是一种如痴如狂的境界。
但是投入还得讲究方法,要不然那也是白投,既浪费时间,也浪费自己的精力。
好比种花种草吧,不能光浇水,还得施点肥。有的喜欢碱性,浇带酸性的水,结果是花被养死了。比如栀子花喜欢酸性土壤,浇碱性水不太合适,至少长大得不茂盛,花少开两朵。
书法不只是单纯地练习,也得动动脑筋,反复揣摩,反复练习,得要领,方可事半功倍。
记得有一位书法家,喜欢写字,天天练习,可他只是练,不去想,练了许久,字也还是当初模样,没进步,没个性。
去找老师指导,老师看了他写字,就说:“你必须只能在我这儿买纸,纸很贵,五两银子一张。”他家里穷,好不容易凑齐了五两银子,买了一张纸。
准备动笔时,可一想到纸那么贵,还是省着用。于是看着字琢磨,这个怎么运笔呀,为什么是鹅头钩呀,……几天之后,去找老师,但还是不肯写在纸上。老师知道,他肯定看了几天的字帖了,研究笔画了,鼓励他,可以动手写了。没想到,一动笔,竟然和字帖的一模一样!
练习还不够,还得动脑子,思考。
投入应该坚持不懈、灵活应变、全力以赴。唯有如此,才能在人生路上,取得自己所求,不断完善自己,才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