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下楼,就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前边儿一个小眼镜儿,背着个大书包,撅着个屁股,冲在前面,转头喊,“妈妈,妈妈快点呀!快迟到啦!”
说实话,想想自家的蜗牛,羡慕之情油然而生啊!
等一个声音传来,我瞬间明白了!原来这是一场教育,一种策略啊!后面一个女人的声音传来,“磨蹭了一早上了,你现在急啥?慢慢儿来呗。”这种说法似曾相识,我也曾用过。
一个着睡袍的女人,眼神怪异地跟在后面,儿子早已急的跑都不见了踪影,而女人快步追着儿子。后面发生的,就可以脑补而知了。

有一句话叫“勤妈懒娃”。妈懒了娃就勤快了,你勤快了,娃就懒了。但这里的“懒”绝不是真的懒,而是因为你有能干的能力,但你有些事情是特意去交给孩子去做,即放手。如果你是真的懒,真的邋遢,孩子长大也会像你一样,真的懒,真的邋遢,这是另外一回事,是榜样在发挥作用了。
其实,当父母面对孩子,最难的就是保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清醒。面对孩子,千万不要着急下结论,让孩子感觉不到尊重与理解。
“反正我说的话你都不听,都不信,我有话为什么跟你说呢?”当孩子有了这样的状态,又何谈用你的有用的废话,影响到他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