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三泡茶 陈思呈

三泡茶 陈思呈

作者: 2016晓 | 来源:发表于2023-11-13 11:06 被阅读0次

成都的茶馆我只去过一次。从飞机场下一进门就来,我提着行李直接到杜甫草堂,是一个露天茶馆,我坐下来要了一杯绿茶,为的是歇歇脚。
  相比吾乡潮州来说,这绿茶的冲法技术含量不高:杯子大了,冲泡时间就短了,喝茶人的交流密度自然就不够。
  突然意识到吾乡工夫茶的设置可谓煞费苦心。三个杯子那么小,人多的话,不但要轮流喝,喝一次还要洗一次杯。我们来广州后,就使用改进式的茶盘,即使人多,也各自认杯,不用每次都洗杯。以老家的话说,这种改进的泡茶法叫“半干泡”。因为按老家最传统的泡法,茶盘上永远是湿漉漉的才对,那样泡茶虽然麻烦,但泡出来的茶有灵魂。
  一件事稍有难度,就会形成一股凝聚力。坐在一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都在关注喝茶这件事,再陌生的人也不会大眼瞪小眼,再无话可说,也起码能聊聊眼前这杯茶。
  吾友钟哲平曾说,一个地方如果有喝茶的习尚,这个地方的人的语文就不会差。回味她这句评论,越想越有道理。因为喝茶的时候,需要表达出很多微妙的感受。那些表达我们习焉不察,就算乡间不识字的农民也这么交流,但若把它们转为文字,就会发现竟是如此雅致。比如:“这条茶有喉底”“这个香气太霸道”“回甘很好”“冲了茶胆了,太苦”“这道水软驯”。
  这些评语罗列出来看,几乎像诗句,而这也是喝茶人日常的语言。所以吾友钟哲平认为有喝茶习惯的人感受上也会细腻一些,因为你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让对方也能领略你的感受,然后这些表达变成你们之间能共同理解的固定桥梁,你们的舌头能体会到这个共同的感觉,你们起码能拥有这种默契,不可与外人道也。
  关于喝茶者之间的默契,我见过最极致的一个例子是一个朋友与装修队包工头的谈判。我本以为那会是一场刀光剑影、腥风血雨的交流,因为在房子装修过程中双方有诸的价钱往下再压一部分。多不愉快,现在要结账,朋友想把原先定好
  谁知他们坐下来,只是不断地冲茶,让对方喝茶以及自己喝茶。除了偶尔几句日常闲聊,其他时间基本都在沉默。能在喝茶时沉默的人,是最熟悉的老朋友或者家人,谁能想到这是一场谈判
  不知对饮了多久,茶汤淡了又换新茶,半个晚上就要过去了,还没有提到正题。他们到底是没有勇气直接谈论,还是还没想好?
  突然间,全无铺垫地,朋友报出一个数他一边说,一边如常冲茶,仿佛这个数字是特务间的接头密码。包工头也如常地喝茶,沉吟好一会儿,回了一个数字,并加三个字:行不行。
  朋友又沉吟了好一会儿,又回了一个数字。包工头这次只说了一个字:行。
  那场“腥风血雨”的谈判,就在这样简单学的几句对话里完成了。
  (山高摘自微信公众号“闫红和陈思呈”)

相关文章

  • 读陈思呈小感

    因为闫红,读陈思呈。 陈思呈的好,是没有办法用一张书影展现的。每一个片段,甚至每一篇单独的文,都显得平淡,没有曲折...

  • 三泡茶

    成都的茶館我只去过一次。从飞机场下来,我提着行李直接到杜甫草堂,一进门就是一个露天茶馆,我坐下来要了一杯绿茶,为的...

  • 【呈锦思玉】

    大家好,我是呈锦思玉。 请多关照…… 寒冬的深夜之中,一颗梦想的种子在心中缓缓发芽。 来日再告诉你,我的故事。 如...

  • 📖每日一读《适度紧张让生活更幸福》

    今天读了陈思呈老师写的《适度紧张让生活更幸福》 【原文】 看武侠小说,书中人物最快乐的时分,往往不是逍...

  • 当青春经过时(十五——十六)

    (十五) 陈思没有哥哥、姐姐,也没有弟弟,只有一个妹妹,叫陈静,小名叫永健。她小陈思三岁。 小时候,她是陈思家里唯...

  • 2021-09-29

    我的同学 三(8)班 陈思睿 ...

  • 非常适合潮汕人看的一本书,满满的都是回忆

    文 / 栋仔 书名:《我虚度的那部分世界》 作者:陈思呈 这本书适合潮汕人看,尤其适合春节期间回潮汕的归人看,...

  • 闫红:从赵姨娘到七巧,被剥削的女儿们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闫红与陈思呈 ---- 文 | 闫红 ▍(一) 《红楼梦》里的主要人物,个个被描画皴染得立体...

  • 2018-01-03 晴

    六年三班 陈思彤――亲子日记 ...

  • 简泡茶

    简泡茶,又名即泡茶和方便茶,顾名思义就是简单易泡的茶。简泡茶不是一种茶叶的名称,也不是茶叶品牌,而是一个茶行业的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泡茶 陈思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fd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