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整个建筑群坐北面南,矗立于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又名红山)上,海拔3700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
供进出布达拉宫参观的门有三个,分别是:位于北京中路的南门;位于林廓北路、经宗角禄康公园进出的北门和娘热南路的东门。我们先去了宗角禄康公园,而后由东门进入参观。
高大的格桑花雕塑,格桑花又称格桑梅朵,是藏族人民心目中的幸福花。
自宗角禄康公园从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布达拉宫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布达拉宫的半圆形堡楼。据说,以前达赖喇嘛、各教派大活佛、驻藏大臣、原地方噶厦政府的噶伦走前面宽大石阶,一般的官员则走后山,经过半圆形堡楼时要留下马匹,徒步上山,并从后门进宫。
布达拉宫的参观入口
在娘热南路的东门,即东南方向拍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主体建筑的东西两侧分别向下延伸,与高大的宫墙相接。宫墙高6米,底宽4.4米,顶宽2.8米,用夯土砌筑,外包砖石。墙的东、南、西侧各有一座三层的门楼,在东南和西北角还各有一座堡楼。宫墙所包围的范围全都属于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依山而建,主体建筑分为白宫和红宫两部分,东西长360米,南北宽270米,高117米,主楼外观13层,内为9层。布达拉宫最初为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但早期的布达拉宫建筑群先后毁于雷电、火灾和战乱,仅存法王洞和主殿帕巴拉康。1645年,五世达赖重建白宫,建成后将政教合一的西藏权力中心由哲蚌寺移至布达拉宫,并把布达拉宫做为冬宫。其后,摄政王第斯·桑结嘉措又主持扩建了红宫和五世达赖灵塔殿,使布达拉宫达到今天之规模。
进入布达拉宫外宫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雪城。雪城东西长317米,南北宽170米,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是布达拉宫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存古建筑22处。雪城从其功能划分,主要有三类;一是三大领主(地方政府、贵族和寺院)设立的集行政、司法、监狱、税收、铸币等职能为一体的办公场所;二是为统治者提供生活服务的机构;三是僧俗贵族、官员的宅院及低等职员、工匠、农奴的住所。
雪城前面栽种着大片向日葵和大丽花
布达拉宫之布达拉,是藏语从梵语“普陀洛伽”的音译,即“普陀山”之意。藏传佛教认为西藏是为观音菩萨化行的净土,红山可与观世音的道场普陀山媲美,就把它比作第二个普陀洛伽,布达拉宫由此而名。
上山途中的布达拉宫珍宝馆,是一具有浓厚藏民族特色的土石木结构三层建筑,馆内展示200多件珍宝,涉及西藏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
羌仓, 藏语意为酒馆。公元17世纪下半叶重建布达拉宫时,为了向宫内各殿堂的护法神敬献神饮所建,建筑面积1490平方米。后逐渐演变成酒馆,现为游客休息点。
布达拉宫无字碑,是为纪念布达拉宫红宫落成而立。1690年红宫动工,1693年,红宫完工;同年藏历四月二十日红宫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并在宫前立无字石碑一座以示纪念。
过无字碑,前面是一条有九百多级石阶的之字形登山道,要进入布达拉宫参观,就必须走完这条漫长的山道。
回看刚走过的石铺上山坡道。
站在布达拉宫的半山坡上,俯瞰拉萨城区美景。布达拉宫东面
布达拉宫东南,雾气缭绕的雪山。
布达拉宫南面,远处是1995年新建的布达拉宫广场,据称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广场。近处,则是布达拉宫雪城中的建筑。
西南方向的药王山,与布达拉宫所在的红山咫尺相对,北京中路自两山之间穿过,道路中央建有一座白塔与两山相接,是进出拉萨城的门户。
合成的全景
布达拉宫的外墙厚达2~5米,基础直接埋入岩层。墙身全部用花岗岩砌筑,高达数十米,每隔一段距离,中间灌注铁汁,进行加固,以提高了墙体抗震能力,坚固稳定。
为减轻墙体的重量,在外墙的上端则使用白玛草作为墙体材料。
白玛草是一种柽柳枝,晒干,去皮,牛皮绳扎成拳头粗的小捆,用以筑墙时要层层夯实,并用木钉固定,再染成赭红色。它不仅有着庄严肃穆的装饰效果,还由于重量轻,便可以把墙体砌得薄一些,从而减轻墙体的重量。
即将爬完曲折的石阶,进入布达拉宫东门。
进入门厅,还需要穿过厚达4米的宫墙廊道。
出廊道,到达半山腰处的售票处,凭身份证换取参观门票,才能入内参观。
到达白宫正门外的德央厦广场。德央厦,藏语意即东欢乐广场,面积1600余平方米,是专供达赖喇嘛及高级僧俗贵族观看藏戏、歌舞的场所。每年藏历12月29日,这里要举行盛大的歌舞和跳神活动。广场东面为僧官学校,西面为白宫主楼,南北面的回廊建筑为住房。从这里可以进入白宫及红宫参观。
白宫,达赖喇嘛的冬宫,是西藏政教合一时期全藏政治活动最高统治中心,上下共七层,一层为仓库;二层的东面为进入布达拉宫的门厅,前有德央厦广场;三层是夹层;四层为白宫主殿,面积达717平米,是历代达赖喇嘛举行政治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五、六、七层设有天井,天井四周建有回廊,回廊内分布着达赖喇嘛经师、摄政王、侍从等人的办公、起居室、厨房、仓库等。七层为达赖喇嘛的起居宫殿,有东、西日光殿。因终年阳光普照,故称为日光殿
布达拉宫白宫的白色,代表着慈悲,是由石灰、牛奶等白色刷漆而成。
红宫,由达赖喇嘛的灵塔、佛殿、经堂组成,是达赖喇嘛举行佛事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旧西藏宗教活动的最高统治中心。一至四层为库房,第五层的西大殿全称为西有寂圆满大殿,占地1250多平米,是布达拉宫内最大的殿堂,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灵塔高达14米,贯穿三层,耗金3700多公斤。七至九层为各类佛殿、经堂,十至十三层内部天井四周建有历代达赖喇嘛灵塔,及各类佛殿、经堂。布达拉宫的红色是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走出红宫,由布达拉宫后面的山道下山。当年一般官员进出布达拉宫只能走这条山道,而将马匹留在半山坡上的半圆形堡楼顶上,现在堡楼顶上不再有马匹,而是停放汽车了。
自堡楼处俯视山下位于布达拉宫后面西侧的龙王潭公园。龙王潭,据说是17世纪布达拉宫扩建过程中,在此大量取土形成的深坑,后积水成潭。
山道路上堆满木柴的小院
路上休息的游人
下山路上,道旁的格桑拿花开得正艳。
走出布达拉宫西门,数百个转经筒在围墙前排列着,一直延伸到西面的白塔和转经路上。
龙王潭,藏语日鲁康。五世达赖罗桑嘉措时期修建布达拉白宫和第巴桑结嘉措所筑布达拉红宫及经房僧舍时,从山脚大量取土而形成大水潭。传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曾从墨竹工卡迎请墨竹赛钦和八龙供奉于北潭水中,所以称龙王潭。
于龙王潭处看布达拉宫
龙王潭旁的六角亭
自东南方向拍摄布达拉宫
在东门附近拍摄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山下的北京中路风光
北京中路上,面向布达拉宫磕长头的藏族妇女。
药王山东麓半山腰处,貌似道教人物打扮的神像。
药王山上的白塔
林廓北路上的西藏自治区政协大院
查果嘎林佛塔,位于北京中路、布达拉宫红山和药王山之间,并将两山相接。据说正是查果嘎林佛塔才使两山的神脉得以相通。藏语“查果”是“石门”的意思。查果嘎林佛塔共三座,分别为神变塔、尊胜塔和菩提塔。它们是进入圣城拉萨的西大门。目前的佛塔是1996年重建的花岗岩石塔。
药王山观景台,是拍摄布达拉宫全景的最佳所在。
50元人民币上的布达拉宫画面据说就是从这个位置拍摄的。
在与布达拉宫一街(北京中路)之隔的布达拉宫广场上拍摄布达拉宫
矗立于布达拉宫广场上的“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
广场上的宣传墙
由于参观布达拉宫内部限时为一小时,且内部不准拍摄,所以只能留念外观,一路参观下来也只能是走马观花,很难细细观赏。尽管这样,布达拉宫气势之雄伟,内部装修之豪华,藏品之丰富,仍然是令人叹为观止。布达拉宫里面有2500多平方米的壁画,有近千座金、银、铜、铁、木、土等质地不一的佛塔,有数以万计的佛像,有多位达赖喇嘛奢华的灵塔,其中五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塔身全用金皮包裹,高12.6米的灵塔共耗费黄金3721公斤,塔面上还镶嵌着上万颗的各种珠宝。宫中还藏有明、清两朝皇帝封敕达赖的各式印鉴和金册玉书,有不计其数的宫藏贝叶经、瓷器、玉器、锦缎、金银器皿、法器......。总之, 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堪称是一座西藏宗教、艺术和珍宝的宝库。
回味整个参观过程,实际上无法以简单的语言表述,一句话,此行不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