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从影响力看求救

从影响力看求救

作者: 好点了 | 来源:发表于2018-03-06 22:27 被阅读0次
    从影响力看求救

    最近在看《影响力》这本书,这本书从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和稀缺六个原则全面阐述了人的社会心理行径,自己周围所经历的人和事无不时时刻刻的在影响和被影响之中。

    但我却对里面的一个小案例很感兴趣,说的是1964年纽约的一起凶杀案:一位20多岁的女孩被杀害,事件发生深夜的大街,她被攻击3次,遭受攻击持续的时间长达35分钟,她大声呼救,声响也很大,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38名邻居从在大街公寓的窗户里眼睁睁地看着,没有人出来帮助,甚至都不愿动动手指打电话报警。

    这样的事件,在现代社会的新闻事件中也是会有类似的耳闻,然后新闻或我们的心里通常会给出这样的评论:我们处在一个麻木不仁,冷漠的社会,人们变成铁石心肠,面对同胞的困境,大家无情又麻木。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你觉得呢?你有没有想过,目击者都没有报警,恰恰就是因为当时有多达38个人在场产生的多元无知效应。

    心理学家解释:当现场有大量其它旁观者在场时,旁观者对紧急情况伸出援手的可能性最低,第一原因很简单:周围有其它可以帮忙的人,单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就减少了(说不定其它有人已经报警,其它人会帮忙);第二个原因是:很多时候,紧急情况乍看起来并不显得十分紧急(倒在小巷的男人,是心脏病发作了还是只是喝醉了酒?隔壁的喧闹是需要报警还是夫妻在吵吵闹闹,外人干涉不必要也不恰当?到底是怎么回事?)人会很自然地根据周围其它人的行动来加以判断。可是我们不知道,其它旁观者也在观望我们,大家都以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的样子暗中瞟着周围的人,这种不动声色样子让别人觉得这事件没什么紧急的,这就是所谓的“多元无知”

    所以在一系统化的研究实验中,心理学家发现,纽约一个实验者假装癫痫发作时,要是在场只有一名旁观者时,他有85%的时候都能得到帮助,而在有5名旁观者在场时,这个“病人”得到帮助的概率就降到了31%。多伦多的实验比例则是,有一名旁观者时得到紧急救助为91%,要是一个旁观者旁边有两个不动声色的旁观者(实验人员)那得到救助的概率仅为16%。所以说我们处在一个不关心他人痛苦的“冷漠社会”就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了。旁观者群体没能帮忙,不是因为他们无情,而是因为他们不能确定。只要确信出现了紧急情况,就很可能会出手相助。

    那么我们现在知道人们不是那么的不善良,假如我们遇到了紧急事件需要帮助时我们该怎么做呢?设想一个夏日的午后,你在一个露天演唱会结束离场时,你边走边发现自己躯体开始麻木,僵硬并开始扩散。很快,你意识到麻烦大了:“天啊,我中风了!”人们成群结队的经过你身边,可大部分人都没注意你,有少数人看到你脸上难看的表情,但他们看看周围人,想寻找别人的反应,却发现其它人并没有露出关心的样子,于是就觉得没什么事,也走开了。由于你的身体能力正在退化,抓紧时间至关重要,要是你在引人前来救助之前丧失说话能力,行动能力,甚至连意识都没有了,那你获得帮助,恢复健康的概率必然大幅下降,那你现在该怎么办呢?什么样的求救形式最有效呢?

    呻吟,叹息,喊叫(X)

    它们能让别人注意你,但信息量还不足以让路人确信你发生了真正的紧急情况。事实上,你要做的不仅仅是吸引别人的注意,你应该清楚的喊出你需要的帮助,要用“救命”这样的字眼表现你的紧急,别担心是自己搞错了会尴尬,如果中风了,那你可没工夫去管自己是不是把问题说的太严重了,你是愿意承受一时的尴尬还是愿意就这么死去或终身瘫痪呢?

    好吧,高声呼救(X)

    不见得最有效,旁观者也许不怀疑紧急状况,但他心里还有其它疑问:(你需要什么救助?我应该上前帮助还是让其它更有资格的人去做?是已经有其它人去找专业人士来帮忙了,还是该我去找?)旁观者会带着这些困惑,茫然的看着你,对你来说,生死攸关的时间就这样转瞬而逝了。

    建议:从人群中找出个人,盯着他,直接指着他说:“你,穿蓝衣服的先生,我需要帮助,叫救护车“这样的一句话,消除了一切有可能阻碍或拖延求助的不确定性,你把穿蓝衣服的先生放在了“救助者”的位置,他现在应该明白,紧急救助是必要的,他也应当理解,负责提供救助的不是别人,是他。最后,他还清楚自己要如何提供救助。各项科学证据表明,只要你这样做,你就应该会得到快速,有效的帮助。

    希望大家都不要用到这些经验,但有需要的话,这真的是好的经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影响力看求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hdf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