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第16章
今日感悟:
1.做事留余地,日后好相见
原文:
缀去者,谓缀己之系言,使有余思也。
故接贞信者,称其行,厉其志,言可为可复,会之期喜。
以他人之庶,引验以结往,明款款而去之。
译文:
所谓“缀去”之术,说的是向即将离去的人倾吐挽留他、关心他、赞美他的话,令他人走了还十分留恋我们,使彼此关系不断。
所以,对将要离去的忠贞守信之人,要称赞他的德行,鼓励他的志向,说他可以干一番事业,并欢迎他返回再次相见。
他领会后,一定会满怀期望和喜悦的。
再引用昔人所做过的相类似的成功事例来验证自己的话,并表明自己的深厚眷念之情与至诚心意后彼此分手。
这样,他人虽离去了,但心还留在这里。
感悟:
我想起了海底捞的特别辞职方式;老板按照员工的不同职位会封一个大红包或者是送出一家分店作为辞职礼物,员工并不会因为炒鱿鱼而丢脸,相反是高兴满足的离开的,十分体面;
员工们离开海底捞后对于原本工作的地方还可能口口相传它的优点和老板的态度,留有一份感激之情。
如果是一个很计较得失的人来当老板,可能就不会想到这样的方式去维护与前员工的关系,不会重视人才到了其他地方工作还如何联系。
而我们与人道别时也可以使用这样的方法,虽说天下无不散之宴席,但终归还有相见之日,到了那时如何相处就要看从前的自己是如何对待这段关系的;
有的人在道别时会说“有空常来玩”,有的人只是说一句“有缘再见”;
前者的态度是随时欢迎的,后者的态度感觉很飘渺不定,好像没有缘分就不会有联系的可能。
人生中的确有匆匆过客,但也可能有见过一面之缘从此长期联系的好朋友,说话时给对方留有余地对他人对自己都是利大于弊,万一需要帮助也不会有难以开口的尴尬场面出现。
2.低调谦卑才是最佳选择
原文:
却语者,察伺短也。
故言多必有数短之处,识其短验之。
动以忌讳,示以时禁,其人恐畏。
然后结信以安其心,收语盖藏而却之。
无见己之所不能于多方之人。
译文:
所谓“却语”术,其关键是考察、窥伺对方的短处。
话说多了,必定有失误,暴露出很多短处。
我们就把对方的短处默默记在心里,加以研讨、验证。
必要时,把他何时所讲犯了什么忌讳、触动了哪条当前禁令的事讲给他听,使之震动,他必然十分恐惧害怕。
然后我们再安慰他,与他交好,请他放心,说自己会为他保密。
而自己却把这些把柄藏在心里,退到背后去挟制他。 由此而论,我们千万不可把自己的弱点暴露给有见识、经验丰富的人,以免自己有把柄被对方抓住。
感悟:
记得一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记仇的人有一个特点,能记住特别鸡毛蒜皮的微小事情,不断为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因此记住他人的短板也是容易的事情。
其实书中的这个方法个人感觉偏向于心机重了,在表面上与人维持着良好的关系,可不知何时就捅别人一刀,可谓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的好主意;
在职场中这个方法能在与对手竞争时起到一定作用,可在朋友、家人等人的身上,这样的法子太过伤人。
另外,书中也提醒我们平时做事要滴水不漏,被人抓住了把柄就会有突发危机出现。
3.用真实以理服人
原文:
摄心者,谓逢好学伎术者,则为之称远。
方验之道,惊以奇怪,人系其心于己。
效之于人,验去乱前,其归诚于己。
遭淫酒色者,为之术,音乐动之。
以为必死,生日少之忧。
喜以自所不见之事,终以可观漫澜之命,使有后会。
译文:
所谓“摄心”术,说的是碰到那些喜欢学习技艺道术的人,就替他宣扬,使其名声远近皆知。
然后用我们的知识去检验他学到的技艺道术,做出恰切评价,使他惊讶于我们知识的广博和看法的高明,内心佩服我们。
然后我们把他的道术技艺推广到实践中,在众人面前呈献出来,帮他检验以往之不足,整理当前之经验,使他心悦诚服地归附我们。
如果遇到那种沉湎于酒色不能自拔的人,则采用另一种手段。
先用音乐、道术感动他,使他猛醒过来,认识到这样下去必早早步入死亡的深渊,从而产生担心生命短促的想法。
然后我们再用他未曾见过的美好事物使他振作起来,指出他的光明前程,最终了解到人生的广阔境界,使他对我们感激倍加,希望与我们再会。
感悟:
面对不同的人使用不同的方法去引导他们,最终的目的是使他人发自真心的感激和佩服,从而在需要他们帮助时得心应手,信任牢固。
4.以德服人
守义者,谓以仁义探其在,内以合也。
探心深得其主也,从外制内,事有系,曲而随之。
故小人比人,则左道而用之,至能败家夺国。
非贤智不能守家以义,不能守国以道。
圣人所贵道微妙者,诚以其可以转危为安、救亡使存也。
译文:
所谓“守义”术,说的是用仁义道德律条去探知对方的内心世界,看其是否真正符合仁义标准。
探测对方的内心世界并把握了其主流,我们就可以用相应的权术从外部控制他的内心。
这样,若有事委托他办,他必然会曲心下意地迎合我们。 由此可见,若小人效仿我们的做法,就会用左道旁门之术,致使人们家破国亡。
所以说,除非大智圣贤之士,不能用仁义守家,不能用大道守国。圣贤之人所以看重那些微妙无比的道术,是因为运用它们的确可以使国家转危为安,可以救亡图存。
感悟:
这个用仁义道德去探测别人内心想法的方法不是每个人都能用的。
首先这个人用这个方法不是出于歹意,其次在探测时要坚定自己的观点不能被带歪,最后需要冷静判断。
在日常生活中是用不上的,在古代帝王家,皇帝可以用来探测大臣是否忠心耿耿,对国家大事有什么观点,是否已国家利益为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