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353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395(2024.2.15星期四)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面对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学着少说一点,因为你说的太多了,就开始起反作用他就不听你的了。就像新手开车一样,后边的车越按喇叭催促他他就越慢,再催熄火。所以,我们要记着,漫漫地让自己说话要少一点,但不是不说话,而是孩子大了,说得要少一些。
我们会不会经常给孩子讲很多道理,希望他深明大义。但我们知道这样对方是什么感受吗?你可以来体验一下——比如吃饭的时候,剩了一点到没吃药或者桌上掉了一点米饭,然后,你家先生开始对你讲道理:你吃饭不能这样啊,这米是农民多么辛苦种出来的呀,不容易着呢!你吃着掉着,这多不爱惜粮食呀!从大的方面来说,咱的国家一直在提倡不要浪费,要光盘行动,你这行为,多不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呀,吃个饭以后能不能小心一点呀,格外地注意一点呀!这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呀!你看看人家你闺蜜,吃饭从来不剩饭,你就不能注意点,跟人家学学!”此刻你会是什么感受?肯定超不爽,刀子扎到谁身上谁疼。这些话我们觉得没啥,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说话,在孩子的角度里边他们早就烦死了。所以,我们觉得先生是小题大做的时候,其实,在孩子那里他也会觉得我们在小题大做。我们可以反思一下,孩子有没有给你提过同样的感受,但我们会觉得,不就是说你两句吗,值得那样子?
道理讲一两遍就好了,如果到第三遍的时候他还不做怎么办?走过去,温和地看着他的眼睛不说话,或者指指钟表提醒他时间到了,或者温和地看着他不说话,让他再缓几分钟,其实他就好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别带情绪。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最受不了别人对他有敌对情绪,对他有不满情绪,如果他觉察到一点他就会几倍的偿还,他自己气得不得了。所以,我们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就在于此。我们的情绪在很大程度上会传递过去,他只要情绪上来,他就做不成事。保持我们情绪的平和,然后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去陪伴他。家长的稳是孩子改变的定海神针。你说的人家都烦死了,他本来想做的也不做了。所以,保持情绪平和,保持警觉,不要说的太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