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鸡汤探奇

鸡汤探奇

作者: 假装说谎 | 来源:发表于2017-09-24 18:56 被阅读36次

英文世界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There are these two young fish swimming along, and they happen to meet an older fish swimming the other way, who nods at them and says, "Morning, boys, how's the water?" And the two young fish swim on for a bit, and then eventually one of them looks over at the other and goes, "What the hell is water?"(有两条小鱼迎面遇到一条大鱼。大鱼点头打招呼道“早上好呀,孩子们。这水怎么样?“两条小鱼继续游了一会儿,终于其中一条忍不住看看另一条说道”什么他妈的是‘水’呀?“)

让我联想到这则寓言的是几天前发生的一件小事,那差点毁了一段友谊。

朋友看了某平台上的一篇好文,分享给我。还没有点进去细看,那标题浓浓的鸡汤味迎面扑来,随即回了一句:“鸡汤么?”没有得到新的回复,我点开浏览,接着又添了一条:“果然是。”

“卧槽,这么精彩的文章,怎么被你说成是鸡汤了?”

“明明都是些实用的经验,干货满满,哪里鸡汤了?”

“你写一篇这样的鸡汤试试。”

我有点懵,只能以一串省略号回应。

朋友激烈的反应可以理解。毕竟好心好意地分享一篇文章的初衷被“鸡汤”二字所误解,搁谁都不会冷静。

我俩的分歧出现在究竟什么样的文章算鸡汤,而潜意识里高度统一的是:鸡汤是个贬义词。

如今的环境下,鸡汤已经被污名化。

可是,无论是好是坏,鸡汤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从心灵的必需品沦为人见人厌的毒药,这期间发生了什么?鸡汤真的已死,真的无用了吗?

我决定一探究竟。

为什么叫“心灵鸡汤”,而不叫“心灵鸭汤”或者“心灵鱼汤”呢?据我所知,这三者的营养价值并没有多大差别。也许有人会说,读起来顺口啊。但是,哪有什么顺不顺口,无非是重复的次数多了,大脑适应了这种说法而已。

其实,这是一个舶来词。出自美国畅销书作家杰克.坎菲尔德1993年创造的《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该书成为美国90年代中期排名第三的畅销书,其中励志的故事感动无数读者,一夜成名。随后出版的7本同系列书籍更是风靡全球。

心灵鸡汤之父:JackCanfield

恰逢90年代初期的中国出版市场正大量引进国外优秀作品,而故事是人类通用的语言,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也需要一种安慰剂,来慰藉正生活在时代变革夹缝中的迷茫大众,于是翻译过来的“心灵鸡汤”便成为了励志,成功学的代名词。

至于作者为什么选择chicken soup已无从考证,只能大概推测是为了迎合大众的认知模式,毕竟鸡肉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食物。

那么,什么时候需要励志,需要喝上一碗温暖的鸡汤呢?

当然是没有志的时候。然而,大多数人都没有志,或者说有过志,却被现实的残酷给磨灭,那是居高不下的房价,那是老板的指责,客户的苛求,那是另一半的不理解和安全感的缺失。

但是,有时候却不甘心:这么大的城市我就不信没有我容身之地;老板、客户算什么,自己开心最重要;人生只有一次,我一定要不将就!

就在百无聊赖之时,空虚地躺在床上刷着手机,一篇《你买不了房可能是你的思路不对》、《你做错的原因可能是跟了一个傻逼老板》、《你还年轻。别急,那个优秀的ta一定在等优秀的你》之类的文章激发强烈的认同感,整个人似乎都打了鸡血,改变就要从下一秒开始。

可惜的是,大多数人最后自嘲:“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说的就是我。于是,在一次又一次喝过鸡汤,发现生活没有任何改变时,心智被磨耗殆尽,如同狼来了中的村民在一再受骗后,高喊:“臭鸡汤,滚!”无奈道:听了这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或许当下毒鸡汤文化的流行就是对这种状态最好的写照。

斯蒂芬·盖斯在畅销书《微习惯》中提到,如果想持久改变,动力并不是可靠的策略。

动力之所以不可靠,是因为它以人的感受为基础,而人类的感受容易改变且无法预测。很多东西都可以改变我们的感受:一次突发事件,血糖水平,荷尔蒙,健康,外界刺激,信仰等等

所以心灵鸡汤的问题在于短暂地用激励性的语言和简单的逻辑让你感受到亢奋,对未来充满信心,制造出读完此文就能改变人生的幻觉。几天过后,兴奋感消退,当困难再度袭来,你可能又失了志。

当精神的安慰剂不再是主要需求,市场的阵地也随之转移,“干货”一词应运而生。

“拒绝鸡汤,干货满满”是知识付费的雏形,“30天带你从入门到精通XXX”、“通往XX自由之路”、“XX大学经济学课”吸引内心逐渐强大的人们去寻找知识的捷径,争做一只风口的猪。

在我看来,这只不过是心灵鸡汤换了个马甲,改了名,我把它称作“知识鸡汤”。

没空读大部头的书?没关系,拆解、掰碎喂给你吃。经济学太枯燥,图表太复杂,生涩?没关系,用小学生能听懂的语言讲给你听,拒绝一切数学图表....

有人曾说,心灵鸡汤都是光给汤,不给勺子。那么知识鸡汤就是给了勺子,可它还是一碗汤。

看似所有的精华都被知识商人熬制进了汤里,可是肉就不重要了吗?蛋白质才是组成肌肉、激素、酶的重要元素。一个人天天喝汤,活不了多久吧?

这样看来,鸡汤的本质逐渐清晰了。

一切以“只要···就···”为逻辑,把一切都归咎于自己努力不够,将故事作为主要载体,以增强动机为目的,让人不需要深度思考就产生短暂快感(这种快感可能来自被认同,被激励,有收获)的东西,全是鸡汤。

对于上面一段文字,可能有人不赞同:不够优秀确实是因为自己不够努力,没毛病。那么,可能需要重新理解下“阶级”,“成长环境”,“运气”,“概率”,“习惯”这些关键词。

那我说的是不是“比你牛逼的人比你还努力,你努力还有什么用?”的意思呢?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身处自己独一无二的世界,价值观决定选择,选择决定了这个世界的模样,没有人的价值观一模一样,因此没有和他人比较的意义。

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并不是固步自封,而是追求自己喜欢的一切,沉浸其中,感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鸡汤真的无用了吗?

不,存在即是合理的。而且不仅仅是合理,我仍旧相信它的强大功效。

在这个沟通更加便利的时代,人们的距离拉近了,也许是如此低廉的交流成本导致你我过于熟悉,过于频繁的即时通讯使新鲜感和耐心丧失殆尽。

认识越多的人,仿佛越觉得人心难测,机器比人可靠,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现实。

心理教育与干预跟不上这个光鲜亮丽社会的发展步伐。

这时候,咪蒙的一篇温情鸡汤文说不定就拯救了一个处于濒临自杀边缘的青年,勇敢地活了下去。

当P掉手中的手机,我们都成了孤单的人

从前,大多数人都贫穷,面对社会变革初期的不确定性,物质匮乏,生活不易,需要心灵鸡汤的慰藉。

现在,大多数人都富有,温饱不愁,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面对激烈的竞争,更新换代极快的知识,害怕淘汰的人们需要知识鸡汤的滋养。

鸡汤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人性一直都有弱点。

不沉溺于心灵鸡汤制造的幻想中,用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去思考,带着鸡汤中的体悟去重新耐心生活。

不满足于知识鸡汤提供的碎片,而将其作为大餐前的开胃汤,深入知识的一线去探索,去学习,带着问题和好奇心重新回到书本中与智者对话。

或许这才是最好的品尝鸡汤的最好方式。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真是个好东西,没有它,就没有我们新中国。

“打土豪,分田地,翻身农民闹革命”。

不是吗?

相关文章

  • 鸡汤探奇

    英文世界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There are these two young fish swimming alo...

  • 探奇书

    此书向来神奇,为探讨其中一切,我与友约定,阅完此书一起相互评点,谁可知,朋友已不再联系,而我,依然未读完此书。 今...

  • 鼓楼探奇

  • 《心智探奇》

    关于作者 史蒂芬·平克,世界顶尖的语言心理学家、认知心理学家,哈佛大学实验心理学博士,TED演讲人。曾经连续两年被...

  • 心智探奇

    心智不是大脑,是以大脑为基础所做的事情。通俗来讲就是我们看待人和事的态度,以及由此做出的判断与选择。 心智是人与动...

  • 心智探奇

    1月12日,阅读《心智探奇》全书 我见: 表征就是信息在我们头脑中的呈现方式,它相当于计算机中的存储的数据类型。 ...

  • 《高望界》

    群峦绵延湘西, 密雨揉开云气。 高望抒胸臆, 水灵谷秀魂迷。 探奇, 探奇, 人间绝胜妙地。

  • 探奇入方圆

    秋风送清爽, 朦胧含雨燕。 人诗都如谜, 探奇入方圆。

  • 东山探奇峰

    戴建东 还没到东山之前,我对东山这个小山村其实并不陌生。以前我在沙畈当代课老师时,同事徐老师就是东山人,只是一直无...

  • 探奇佛国,色达

    《见与不见》 ——仓央嘉措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鸡汤探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ql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