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建东
还没到东山之前,我对东山这个小山村其实并不陌生。以前我在沙畈当代课老师时,同事徐老师就是东山人,只是一直无缘前往。
东山村是宋代名臣包拯后裔聚集地,据村中现存的《包氏宗谱》考究,东山村最年轻的一代是包拯后裔第三十六代子孙。《包氏宗谱》以包拯之父包浩为始祖,在庐州合肥定居,后因战乱频繁,包拯第十三代子孙包文贤一路南迁,辗转至婺南山区梧桐村落户,随着子孙繁延,乡民逐渐往东面山谷扩展,自然而然形成了独成一脉的包氏后裔聚集地,村的东面山峦连绵,村庄因山而得名。
青山连绵,碧水环绕的东山村,如同一块未经雕琢的宝玉,镶嵌在古婺腹地南山风景线上。数百年来,东山村如同中国千千万万个小山村一样,延续着传统、古朴的生活方式,在祖上遗留下来的山林田地产业中,东迎朝霞,西望夕阳,以江南独特的农耕生活方式,一代一代薪火相传。
后来,徐老师的先生包根友当上了东山村支书,这位走南闯北、在外闯荡多年的当代农民,回归家乡后,从村庄的溪水清澈、山林清幽、环境清静中,读出了发展商机,依托政府“乡村振兴”政策,包根友遥望青山之巅,似乎找到了乡村发展的机遇,他凭着村庄独特的优势,大胆设想在东山村搞起乡村旅游景区建设,借助南山风景线,打造“东山再起”的乡村休闲旅游样板。
沙畈乡常务副乡长戴增荣是一位有心人,他专门为东山村创作了一首村歌,歌名就叫东山再起,并由金华电视台主持人蔡文耀谱曲演唱,让东山之名得以远播。现如今,这首村歌就挂在村文化礼堂内,展示着东山的魅力。

其实想去东山已经是很久之前的愿想了,在村庄打造景区之前,包根友书记就曾多次邀我到东山走走,看看这个小山村的自然风貌。然而俗事缠身,一直未能成行。如今秋日已深,夙愿终成,趁着秋高气爽,我们三五友人相约一同前往,感受一下这处天然氧吧的独特魅力。
汽车沿着白沙溪逆流而上,经沙畈二级电站处拐道向东行驶,在颠覆的山路上蜿蜒前行。从白门线去东山的路刚好在修建,途中一些筑路机械设备横亘在路上,原本就不宽的路就更窄了。听当地人说,修路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能更好地开车,现在一到周末,到山里游玩的人多了,原先的路已经不适合通行,乡村振兴,道路先行,筑路已经势在必行。
过梧桐,穿潭背,越往山里走,山路两旁的竹林就越茂盛。一路上,山坡上竹海翻滚着绿浪,溪流里的山泉虽然细小,但清澈见底。经历了山路十八弯之后,终于在翠竹摇曳的群山怀抱中,看到了一个隐逸着的小山村,这就是东山。
屹立在村口的东山牌坊用青山垒砌而成,显得异常雄伟壮观。生活在城市的忙碌一族,承受了喧哗和拥堵之后,寻找到一处小山村,从而躲开都市的尘嚣,远离了纷争与烦恼,在清幽、静谧的大自然怀抱中,让自己的心灵在繁华落尽之后,得到一次彻底的净化,这将是一次养心之行,修性之行。
东山作为婺城南部山区的一个小山村,因为宋朝名臣包拯后裔聚集地而闻名。小山村虽不大,但族人以包姓为主,“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祖上“龙图阁大学士”的威名,一直让东山的包氏子孙引以为豪。
山村的味道,无非在于清幽、恬静、怡然的环境,东山也不例外。
过了牌坊之后,路面平坦,路边修筑着新编的竹篱,小山村的古朴质感油然而生。村口的文化墙上,刷写着展示包拯清廉典故的图案和文字,为了打造包氏后裔廉洁文化基地,包根友书记看来没有少花心思。

东山村依山傍水,村边山峦叠嶂,风光秀丽,山谷松翠竹茂,环境清幽。从狮岩坞流出的东山溪绕村而行,直通白沙溪。最让村民称道的是,村边的华口山风景区,坡高路陡,山势险峻,山顶上有一处“仰天饭甑峰”,凌空突兀,傲首苍天,远远望去,真的如同一个仰天“饭甑”一般,耸立在群峰之巅。
从村口到“仰天饭甑峰”顶端,原本是没有路的。后来,村里修建了林区道路,硬是从乱石岗间,开辟出一条适合行车的简易通道,这也为后来修建游步道、望乡亭,以及“仰天饭甑峰”的玻璃栈道打开了方便之门。
到山里游玩,图的就是登山的惊、奇、险、峻,为了能让这处独特的景观尽早与游客见面,东山村专门在村口的东山溪上,修建了一座钢索吊桥,行人走在吊桥上,摇摇晃晃,胆子小的人,不由得惊叫连连。从吊桥处又以“S”型修筑了一条游步道,从山脚盘旋而上,直通“仰天饭甑峰”顶端。
来到东山村,不攀爬一下“仰天饭甑峰”,似乎还真的心有不甘。同行的伙伴也跃跃欲试,我们决定来一次“登峰探奇”之旅。
登山从吊桥处开始,沿着游步道一路向山顶拾阶而上。游步道清一色用青石打造而成,两旁还围筑着仿木护栏,让人登山时有安全之感。起初平坦的游步道如穿行在竹林当中,闲庭信步,并不觉得累人。谁知,越往山顶攀登,双脚也就越沉重。徒步游玩尚且如此,我们很难想像,修筑这条游步道时,当地村民所付出的艰辛是何等巨大?
这时,正午的阳光灿烂奔泻在林间,从竹林缝隙中照射而来,在石阶上留下了斑驳陆离的图案。到了半山腰间,双脚就如同灌了铅似的。从山腰间透过密集的竹林,俯视山下的东山村,整个村庄隐匿在山谷中,若隐若现,加上山区薄雾轻纱的弥漫,让小山村有一种虚幻、缥缈之感。
深秋时节,山林里红枫尽染,枯叶飘零,缤纷的落叶在青石台阶上辅就了一层松软的地毯,踩在落叶上,脚下发出的“沙沙”声响,在寂静的山谷中回荡。我们穿行在林间,透过密集的竹丛,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山脚的村庄半遮半掩,如同步入梦幻空间。
在通往山顶的游步道上,东山村特地沿途修筑了多个供游人歇息的凉亭,有的用青石垒筑,有的用古木拼制。站在四周透空的凉亭里,往上可以仰望山顶的雄壮,往下可以观揽山脚的秀丽,游人在登山废惫之际,在凉亭内歇息,随便转换身体的角度,仍可得到移步换景的享受。
快到山顶了,只见“仰天饭甑峰”在一处略显平坦的山地间,突兀而出,山峰之巅是乌黑的岩石耸立,四周长满了枯茅和荆棘。东山村打造的“仰天饭甑峰”玻璃栈道还在建设之中,嵌入岩缝的钢架已经绕着山峰四周而围,就差在栈道上铺设厚重的玻璃平面了。
登上山顶,俯视山脚,只见村庄隐逸在山谷间,四周是苍翠的青山,画面的美感油然而生。“待到景区全部建好之后,我们相信,东山再起的日子,就不会遥远。”随同我们一起登山的包根友书记望着山峰,显得信心满满。
全力挖掘华口山景区的旅游资源,是东山村两委在乡村振兴路上的富民愿景,“仰天饭甑峰”也是东山村老祖先留给村民的宝贵财富,更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随着通往山巅的游步道逐渐完工,待到山顶玻璃栈道修建完成,东山村的乡村旅游业一定会因华山口景区的打造而声名鹊起,将会有更多的山外游人,来到这个小山村一睹奇峰怪石的壮观。
东山再起,日子不会遥远,我们期待着,东山村的父老乡亲们同样期待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