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满城张柔墓》一文中提到,现场的石像生只有五、六块残件散落在泥地里,令人特别惋惜,一位保定老乡留言道:大部分完整的石像保存在满城汉墓景区里。昨天,我便赶去一探虚实。
1968年,工程兵在满城陵山施工时意外发现了中山靖王刘胜的墓葬,出土金缕玉衣、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朱雀衔环杯等众多国宝级文物,震惊世界,被列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之一。景区的东北角果然矗立着一排石像,有20多尊,其中既有石羊、石狮,也有石质的文臣武将,介绍牌上称它们为元代石像生,证实了老乡的说法千真万确,而我在汉墓景区还得到更大收获。
汉墓离我家老宅只有一千多米远,每次回满城我都去爬爬陵山,主要为了锻炼腿脚,所以对里面的景点皆是走马观花,没有细品。这次由于带着任务去,便逛得十分认真,从而有了新发现,尤其是在“长信公园”里驻足良久,对刘胜有了新的认知。
刘胜是汉武帝刘彻的异母哥哥、蜀汉皇帝刘备的祖宗,被封为首任中山王,死后谥号“靖”,因此史称中山靖王。在其墓中有大量酒具,史载他有120个子女,可见刘胜是个十足的酒色之徒。然而,汉墓景区里的两块石碑让我对中山靖王的印象大为改观。
石碑被雕凿成书卷形状,上面分别刻着《闻乐对》和《文木赋》的部分内容,它们均是刘胜存世的文学作品。汉武帝有意排挤自己的弟兄,大臣也跟着对他们落井下石,在一次皇族聚会时,刘胜大发感慨,写就《闻乐对》。他采用借古喻今的形式陈述利弊,共话手足情深,使汉武帝非常感动,从此对这些同胞兄弟礼遇有加。
让我刮目相看的是刘胜华丽的词藻,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丛轻折轴,羽翮飞肉。纷惊逢罗,潸然出涕。臣闻白日晒光,幽隐皆照;明月曜夜,民虻宵见。”他不仅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而且还创造了许多新的语汇。《文木赋》则是刘胜应邀写的一篇骈文,同样异彩纷呈,“色比金而有裕,质参玉而无分。裁为用器,曲直舒卷;修竹映池,高松植巘。”华丽的辞藻如汩汩而出的泉水,清新淡雅,醉人心田。
刘胜可谓是被王侯耽误了的文学家,其之所以沉迷于酒色,只是为不引起帝王的猜忌,称得上是“超隐”。所谓小隐隐于林,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超隐隐于乐。然而,刘胜虽得以善终,可我对其唏嘘不已,尽管他有八斗之才,但仍不能显露头角,正如曹丕之于曹植,才华横溢也会招来杀身之祸。
我边揣测着刘胜的苦衷,边细致入微地查看汉墓里的每个景观,全然被其精彩之处所折服,像上林坪、汉史千秋画廊、五行大道、乐且亭、靖园等,无不满溢着汉风古韵。我沉醉在汉墓景区营造出的浓浓文化氛围中,感慨其为文渊集胜之地、文物集萃之所,也陡升希冀,渴盼那些石像生能重返故地,成为张柔墓的守护神,满城又多一个蔚然严整的名胜景区。
2024.7.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