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一假期期间,刘润老师做了一个小小的问卷调查,内容是关于放假调休的,里面总共有三个选项。
a.不调休(劳动节只放周三1天,周末正常放)
b.调休(用劳动节,和2个周末,调出5天连续假期)
c.恢复长假(放弃端午、中秋、清明假期,五一放7天)
结果,在2600多票的投票中,有超过六成的人选择了第一个选项。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是人们心理因素的缘故。
我们可以看到,第二个选项就是目前现行的方案。这种情况下,连续的五天假期,是以牺牲了两个完整的周末为代价的。
在平时,人们习惯了上五休二的模式,现在五一来了,原本好好的双休日变成了单休,而且还是两次这种情况,再加上假期内原有的一个双休,等于是牺牲了两个完整的周末换来了一个多一天的假期。
虽然是多休息了一天,但是人们的损失厌恶心理超过了多休息一天的获得感。这里面,除了损失厌恶的缺憾,还有人们原有稳定习惯被打破的原因。
在当下,稳定的秩序就意味着安全感,可恰恰当代人由于焦虑的缘故,安全感是匮乏的。所以,当他们习以为常的秩序被打乱的时候,这种失控的感觉就引发了人们的不安全感。
两种原因一叠加,大家就觉得还不如不调休,那这样五一当天的那一天假期就相当于是“白赚”的,一种获得的惊喜感就油然而生了。
你看,这是不是和当下的消费市场很像,人们更愿意为自己的情绪价值买单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