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距今3000千前,提到商朝,最先会想到什么,应该是甲骨文吧。比如下图,上面刻画的是象形字,是中国早期文字形式。
甲骨文其实,除了甲骨文,还有一样让我们震撼的东西,那就是----青铜器。
青铜器商朝前后分别是夏王朝和西周王朝,夏、商、周加在一起是中国的青铜器时代,这个时代合计共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而商王朝则是青铜器时代的鼎盛时期。
那么,那个时候,为什么人们要做青铜器呢?
首先,我们先从青铜器器型的发展开始说起。
铜器的出现在我国历史上是比较早的,在我国的仰韶文化时期,就是公元前五千年到公元前三千年阶段就有铜器出土。比如在仰韶文化遗址中出土过黄铜管,到了新石器时代后期,铜器更多了,主要是一些小铜刀、小铜块。
(ps:普及仰韶文化,夏王朝之前是远古时代,远古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又分为三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为仰韶文化时期,由于首次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仰韶村发现而得名,特征为彩陶文化)
甘肃东乡林家出土的青铜刀敲个小黑板,要注意,以上这一阶段出土的小件铜器,并不是铜器时代的典型代表。
真正青铜器时代从什么时候开始呢?一般认为是从夏王朝开始。
夏王朝一个重要的遗址叫二里头遗址,位于现在的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铜器变成了铜容器,不再是小刀、小铜片、铜条等等的小件用具了。
二里头遗址出土铜器到了商王朝,铜容器的器型就更复杂了,有鼎、簋、觚、斝、爵、罍、瓿等等,不同容器不同作用。
比如:
鼎,原始功能煮肉的;簋(guǐ),装食物的;觚,装酒的;斝(jiǎ),装酒的;爵,喝酒的;瓿(bù)、罍(léi),都是酒器。
我们会发现,这时候的出土的铜器都是容器,而西亚地区、包括东南欧的青铜时代的铜器,则大多是工具、装饰品,偶尔会有几个人面像。为什么中西方会有这样的差异呢,究其原因,应该是与中国人的“礼”有关。
中国的“礼”一定程度上体现在吃、喝上,这些铜器就围绕着吃、喝,并融入和政治意愿、精神内涵,包括宗教信仰,因而在青铜器除了铸造工具和兵器之外,更多是作为“礼器”。
比如“鼎”,鼎在商王朝时期通常是王朝祭祀的时候用,一般人无权使用鼎。
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铸有九鼎,开创了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因为九鼎被作为国家的代表,被视为国之重器,拥有九鼎就相当于坐拥天下。在奴隶制社会把取得九鼎,誉为得到国家最高权力。我们所熟知的“定鼎中原”,就代表着天子统治中国的合法性和唯一性。
伴随着工艺改进,青铜器外表纹饰越来越漂亮,有的还铸有铭文,记录事件,表达意愿等等,每个铜器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史实。
后母戊鼎在商周时期,有些造型的青铜器也不是谁都能用的,使用一件青铜器是有规制和等级的。
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更是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这个“礼”,并不仅仅是我们理解的“礼貌”、“礼节”,而是维护当时统治者等级制度的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的总称,后来逐渐发展出了以青铜鼎、钟、簋为主的、有着严格使用规范的礼器组合。
根据周朝礼制,不同等级有着明确的使用限制。
天子享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级别的大臣:五鼎四簋;上士:三鼎二簋;下士:一鼎一簋。
九鼎八簋随着集权制度的削弱,等级制度逐渐减弱,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青铜器作为礼器的作用越来越小,趋向于作为日用铜器,比如说铜灯、铜镜,还有作为乐器的编钟等等。
战国时候的灯 战国时候的曾候乙墓编钟然后钱币,用铜铸钱币,或者做成其他跟生活相关的器物。
钱币这是一个青铜器大概的发展过程,今天先简单了解到这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