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小朋友和玩伴一起玩“木头人”的游戏,突然就停住不肯玩,另外两个小朋友问他怎么了就是不说,而是嘴巴撅得很高,不肯再参与。最后说,“我不喜欢他们改变了游戏,动了一下就要死掉。我更喜欢再给一次机会,动了一下就往后退一步”,
看着他气鼓鼓的样子,也有几分可爱,想想他似乎已经有很久很久没有生气了。往常生气了就会背对过去,双手叉腰,嘴巴撅起来,气鼓鼓的说一句“哼,我生气了!”
想到这里,我不禁有一丝感动。四岁多的小朋友在表达需求和情绪上有了很大的成长。更小时候的小朋友很爱哭,让我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段时间,从早到晚每天哼哼唧唧个不停,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声音“像个女孩子”“真爱哭”“是不是宠坏了”“不要理他,让他哭”…那个时候我的心理压力很大,一方面坚信他还不怎么会说话,这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另一方面每天听着他总是哭哭啼啼,耐心都被磨尽了,更害怕听到别人说就是你过于耐心惯出来的。
我也是第一次当妈妈,并不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一方面直觉告诉我,我该信任我的孩子,他没有问题。另一方面,我看书学习,了解孩子大脑构造有理性脑和情绪脑,尽管孩子还不怎么会说话,但还是会去说给孩子听,“你是不是想要…”“你是不是害怕”“你是不是不舒服,希望…”开始孩子能用简单的“是”或“不是”来表达,后来他就重复我的语言“我是想要”“我是害怕”…渐渐觉得孩子能用语言来表达一些需求了。
再后来,我们读了一些情绪主题的绘本,比如《我的情绪小怪兽》,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问对方此刻是什么颜色的小怪兽,比如当我们快乐玩耍的时候,我们会说自己此时是金黄色的;当他生气的时候,我会说现在你变成红色了,你的小怪兽在向我喷火;伤心的时候是蓝色的,像湿答答的下雨天;害怕是黑色的。
渐渐的小朋友会自己用颜色来描述自己的情绪。这个学期开学小朋友有些不愿意去幼儿园,因为自己在幼儿园有时是黑色的,(至于为什么是黑色,我先给小朋友保密啦)就在昨天,小朋友和我说“我要每天都去上幼儿园”,我问他为什么呢,他说“因为幼儿园的每个人都很开心,就我一个人不开心,他们把快乐也传给了我”。我当时很惊讶小朋友竟然会这样说,不知道该如何接话,只好问了个“为什么这么说呢?”小朋友理直气壮地说“妈妈,你不是跟我在书上读过吗,黄色代表快乐,快乐是可以感染别人的”
我又惊住了,或许第二天小朋友还是会说我不想去幼儿园,但那一刻我是为他感到骄傲的。小朋友对情绪的分辨和认识是如此清晰,因为对我来说,认知情绪和调节情绪是这几年才开始的课题,我曾经为其深深的苦恼和困惑。
也是到今天,我才深深感到欣慰,孩子的确没有问题,我并没有把他宠坏。对于孩子来说,他的情绪,他的需求就像绘本故事里说的那样,“今天看起来乱糟糟的,原来是把所有的情绪混到一起了”“我们来把它分一分就好了”。孩子哼哼唧唧,哭哭啼啼,是因为他还不能分辨自己的情绪,也无法分类说清,而且语言也还不足够能表达清楚自己,只能用一种糅合在一起的强烈的方式来表达内心混沌的感受。而当我们去帮孩子分类,命名他的各种感受和需求,他也能清晰看到自己和表达自己了。
回想起来,这个过程我们大概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吧。从喜欢哭哭啼啼;到偶尔大哭发脾气,扔东西,使用小拳头;再到用语言表达自己生气了,需要较长的时间冷静;到现在很少有生气的时候,而更能接受偶尔的不顺心,忍耐或延迟满足。
每个晚上睡觉前小朋友会给自己选好书来读,昨天和今天晚上小朋友又找出情绪主题的绘本来读(有一段时间没读了),并和我说“妈妈,我也会嫉妒”,我又好奇又很想笑,这么小的人儿还知道嫉妒是什么啊。原来是我们之前读过《我也会嫉妒》,或许小朋友最近感受到了自己心中有嫉妒的存在呢。
小朋友内心中仿佛建立了一个有条理的情绪世界,他能自查自己的情绪,表达并说出产生情绪的原因。我知道,他在慢慢成为自己情绪小怪兽的主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