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

你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

作者: 囡啵萬的中央哆 | 来源:发表于2020-06-02 15:44 被阅读0次

四步自查,你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

1、我对于这件事的原则是什么?
2、我能否分清,爱这个人和不爱这个行为的区别?
3、我的人生中,自我价值的来源前三位是什么,有没有其他成就来源,而不只是孩子?
4、我能否明白,孩子的成就不是我的成就,或者至少不是我的全部成就来源?

每个父母都是“很爱很爱你,所以愿意,舍得为你”的同时,内心总有一点点担忧,我溺爱了吗?
爱和溺爱根本就是两个概念,绝对不是爱多了,就是溺爱。

☝ 溺爱的动机

谈到溺爱型的家长,我们经常会举例的就是,对待孩子毫无原则和底线,只要孩子一哭一闹,立马啥都可以了。
这类家长看似是“爱”孩子,其实是“爱”曾经未被满足的自己。
如果有时光隧道回到曾经的童年,我想一定可以看到一个从小被教育说“好孩子不哭”的小孩。
与其说,这样的父母是爱孩子,不如说他们在通过孩子治愈自己内心的小孩,那个曾经未被看到、未被温柔对待过的自己。
看似是处处为孩子着想,实则只是在满足自己内心情感的黑洞。

👆 各种各样的溺爱

1、取悦型
孩子在餐桌上玩玩具,并大喊大叫,父母说“别玩了,好好吃饭”,孩子不理不睬。父母解释说,男孩就是难带啊,不过我和儿子关系挺好的,就像朋友一样。我自己觉得有时不用太严格,爱与自由。
这类父母的溺爱体现在总怕孩子不喜欢自己,想和孩子做朋友。
如果去观察这类父母的日常,他们就是冲突回避型的,在生活中不仅仅对孩子,对家人、同事等等,都是属于“老好人”,即使这件事不对,但因为害怕说了破坏关系而选择闭嘴。
对于孩子的溺爱,本质上是家长自己的社交关系得不到滋养的代偿。

2、内疚型
内疚型的父母,总觉得自己亏欠孩子,一味满足孩子来弥补。
这种溺爱的本质是家长自身价值得不到实现的投射,当家长自身能量是虚弱的,尤其是母亲,就很容易把自己的力量锚定到自己孩子身上。
孩子任何的反馈,都变成了自身价值的体现,于是,也就有了很多无谓的内疚。

3、无助型
吃饭前要三请四请;吃饭时要点兵点将,指挥妈妈拿各种玩具过来。妈妈稍微没执行到位,孩子立马大哭。妈妈到最终不行,拿出撒手锏,“待会等你爸爸回来,我告诉你爸爸去!”
无助型的父母,可以尽自己所能去满足这个孩子,却从未尽力去建立原则。而且习惯性地把这份责任让出给其他人。
这样,他们就不必承担责任,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个孩子就是难带,我管不好。
本质上来说,这是偷懒和害怕负责的表现。

4、控制型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人打着“爱”的名义在控制。
伴随这类溺爱,我们经常会听到的就是,“你这样怎么对得起妈妈?妈妈这么辛苦为了谁?”
控制型的溺爱本质是家长自身内心焦虑失衡的体现。
他们对孩子的爱,其实只是为了缓解自己内心的焦虑,而一旦孩子的行为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就变成了“控诉”。

👆 溺爱的解决方案
解决溺爱,绝对不是再也不给孩子爱,而是学会真正地爱。
那到底怎样才是真正地爱孩子?
爱是一种能力,有能力爱的人,首先需要爱自己,内心是充盈的,独立人格
一条大河是从不会担心,给小溪浇灌一点就会“洪水泛滥”;而相反,空杯子里就几滴水,那么倒出来之前,必定瞻前顾后,害怕担心。
因此,父母自己内心先要完整,可以通过自己实现自己的成长,可以接纳自己未完成的遗憾,可以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
他们不需要通过孩子来完成自己的成长,通过孩子来弥补自己的遗憾,甚至把孩子当成“自己”的一部分。

取悦型父母,记得提醒自己,我们有自己的爱人、朋友和生活,孩子未来也是。我们的人生都会有很多朋友,但孩子只会有一个妈妈或者爸爸,适当管教引导,是父母的责任。

内疚型父母,需要理解,每个人都先是“自己”,然后才是不同的角色。孩子的到来是为了丰富我们的角色,而不是替代其他所有角色。
让孩子看到我们在不同角色的切换,甚至是挣扎努力,反而更利于孩子的自我建立,和对各种亲密关系的理解。

无助型父母,要告诉自己,育儿也是一项“专项技能”,需要学习。可以学的慢一点,可以求助,但绝对不能懒。
不要打着“搞不定”的名义,将父母的责任拱手让人。育儿最怕的不是做错,而是不做。

控制型父母,先停一停育儿,先把自己理顺。想想自己焦虑的事情,多追问几个“为什么”,挖掘到真正的源头。
这时,你就会发现,不是孩子不够好,而是你自己不够好,那不妨先改变自己,接纳自己,再来育儿。

判断“爱”还是“溺爱”,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当你在爱孩子时,我们内心是不是平衡快乐的?
健康的爱带来的就是心理愉悦。
溺爱,从来都不是爱多了;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小孩缺爱的反噬。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育儿就是育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培养更优秀的孩子。

相关文章

  • 你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

    四步自查,你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 1、我对于这件事的原则是什么?2、我能否分清,爱这个人和不爱这个行为的...

  • 《爱的真谛》第五天

    第二个主题就是真爱和溺爱,我自己现在有点搞不清楚我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我要按照我自己的想法。那我肯定是在真爱他。...

  • 爱还是不爱,孩子说了算--2018-10-31

    不管是真爱、假爱、溺爱还是“以爱的名义”,相信家长对孩子的爱都是真心的。 “你应该这样,你必须那样,你一定要如何”...

  • 对孩子是慈爱还是溺爱?

    有人说,我对孩子近乎溺爱,这样容易管不住她。 晚上查那个旧手机,发现快手今天用了五个小时十九分钟!我知道肯定是孩子...

  • 周四课堂记录❤️

    接纳和理解孩子,绝不意味着不讲规则,对孩子无所限制。溺爱不是真爱,溺爱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好的规则其实可以给孩子...

  • 答应孩子“买买买”,是真爱?还是溺爱?

    物欲横流是当今社会的一大问题,我们确实应该避免孩子长大后过度追求物质。 但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并不是就要躲避物质甚至...

  • 4月17日课堂纪录

    接纳和理解孩子,绝不意味着不讲规则,对孩子无所限制。溺爱不是真爱,溺爱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好的规则其实可以给孩子带来...

  • 2017年7月4日观察记录

    接纳和理解孩子,绝不意味着不讲规则,对孩子无所限制。溺爱不是真爱,溺爱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好的规则其实可以给孩子带来...

  • 星期三课堂笔记

    接纳和理解孩子,绝不意味着不讲规则,对孩子无所限制。溺爱不是真爱,溺爱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好的规则其实可以给孩子带来...

  • 周二课堂记录

    接纳和理解孩子,绝不意味着不讲规则,对孩子无所限制。溺爱不是真爱,溺爱是一种懒惰的行为。好的规则其实可以给孩子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对孩子是“真爱”还是“溺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twu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