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拾房间的时候,偶然地翻出了上小学时用的老字典,封面包装都已经不在了,但里面关键的文字解析都还是全的。
首页一本正经地写着自己的名字,字迹比现在的还要难看,虽然现在写的也十分不美丽,但是竟然有一丝偷偷的窃喜,终究还是有些进步的。除了名字,还在最上方写了一行名言警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小时候流行一种印着各种可爱图案的章,而这老字典的首页上,就留下了这样的印记,笑脸印章连成了一个大大的心形,长大够的我们一般是不会这么做了。但是,想想小时候还真是简单美好,充满了小小的趣味。
前些日子就总是想买新的字典,觉得写作的时候会用得上。今日拿起老家的旧字典,翻了翻却明白,也许买了新的也未必会看,还好没有冲动。旧的都不会看,新的就会去看了吗?其实内容都是一样的罢了。
其实一样东西是否有用,是否会用,并不在于它的外表,而在于你是否真的需要。
妈妈说,除了老字典,家里还有许多我小时候的物件都保存着,那些都是被尘封起来的记忆。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身边的东西大多更新换代的很快,能用到一两年的东西好像都不多了,所以能称之为“老朋友”的物件其实很少。就像是所有的事物都缩短了保质期一样,就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都一样。
但这样久了,总好像没有根似的,心中不够踏实,总感觉没有什么可牵绊的,也没有什么可留念的,以至于感觉现在的社会更多了几分冷冰冰的态度。
打开这本老字典,以新的视角去看它,从第一个字开始看起,亦发现了许多新奇之处。同样的字,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读音与释义。但是往往我们所认识的都是最表层的那一解说。我们不愿意去更深层的交往,更多时候会忽略事物的更多种可能性。
一本老字典,能让我们巩固自己的文化根基,在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难免急于奔跑,却也会担心脚下力度不足,方向不准,还会时而跌倒。如果可以静下心来,学好脚下得步,也就会少些路上的艰辛了。
近期看了一些书和电影,也许题材选的过于生涩难懂,所以心里充满了疑惑,也有着一些文化欠乏的惭愧与压力。但是,当我找到这本老字典的时候,貌似给了我新的启发。
无论做什么事,就像是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一样,都是深厚的积累与思考实践得来的,就像我们中国人想认全所有的中文,便最好将字典里的每个字认真的学习。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法一口吃成一个胖子。而多认识一个字,也会让我们产生对更多字的向往。
地基打好了,房子自然坚固。知识学多了,自然少些疑惑。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我们要相信,做的每一份努力,都像是在认识字典里的每一新的文字一样,终究有一天,我们可以用这些文字写出更加磅礴精彩的文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