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里有一句:昔孟母,择邻处。
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是很强大的。
有些塑造是好的,是正向的,比如积极工作,团结友爱,乐观向上。
但是,有些塑造是反向的,是负能量。
最可怕的是,这些反向塑造是悄无声息的“毁人于无形”。
一个体制内的发小,就经常和我抱怨他的办公室环境和那些老油条们。
上级派发下来的任何,能推就推,能躲就躲,甚至是自己的专业范围,也是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
主力工作不想干,边缘杂物更是倚老卖老,还会小嘴叭叭的,说是给年轻人“出头”的机会。
拿着是最高的工资,干的是最清闲的工作,还在抱怨没有分上地段好的房子,孩子的户口没有落到大城市等等。
在这样的环境,就是一群混吃等地的人,在40岁基本上已经进入了退休生活的常态。
发小说,更加可气的是,自己活儿干了不少,老板也是视而不见,甚至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年底的分红和绩效奖金,大多还是按照资历和级别来分,根本没有多劳多得的原则。
他也曾争取过,得到了回复是:年轻人,不要那么计较,多历练历练,对成长有好处。
发小听完,差点原地爆炸!
时间一长,干脆他也心一横,随波逐流,得过且过了。
来了工作,就是60分的标准,能混的就混过去,也不主动学习请教了,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他也不甘心地说:我终究还是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种人。
这就是典型的“反向塑造”。
如果你也和他一样,还年纪轻轻,一定要警惕这种现象。
想清楚几个问题,摆脱这种反向塑造。
1、那样下去的结果是什么?
看似是干活儿少,得到的多,从投入产出比来说,是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但是,最大的消耗其实是时间,对于时间的利用效率反而是最低的。
时间没有用在个人成长上面,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而平台给的假象,最终会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就是对于生命失去应有的张力,
退休等死的生活,即使一天给1万,也没有什么意思。
起码,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
2、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
作为年轻人,最怕的就是陷入信息茧房中,以为周围的世界就是真的世界。
从身边的人中,寻找想成为的人,
从身边的人的生活中,挑选自己最想要的生活,
都是十分可怕的。
很多体制内外的人,都被牢笼化了。
眼下的生活不如意,外面的生活又不敢尝试,被所谓的社会的毒打吓唬住了。
自己就把自己PUA了。
低潮的时候,不妨想想自己的初心理想,描绘一些理想的生活场景。
想生活的城市,想牵手的人,想过的一日三餐的图景。
越详细越好。
有了奋斗的目标,才有可能超越当下的蝇营狗苟。
用魔法打败魔法。
3、鼓起勇气,寻找更加适合的环境
当你弱小的时候,不要和强者对抗,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和集体对抗。当你是一个点的时候,不要和“面”甚至“体”对抗。
唯一能做的就是,择邻处,换一个环境。
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
很多所谓的现实的限制,其实都是自我设限,你想象出来的“画地为牢”而已。
什么编制,什么稳定,什么旱涝保收?
谁说一定要跟你有关系呢?
在乌鸦的世界里,天鹅都是有罪的。
去找到属于自己的环境,能够让自己野蛮生长的环境,按照自己的方式生长的环境。
当年明月在《明朝那些事》的结尾写道:成功只有一种,就是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这是他在阅尽276年的明王朝,看遍16代帝王的人间更替,才浓缩出的一句感叹呀。
人的一生,如果能够找到自己的天命,并为之燃烧自己的生命,将是不枉此生的最好活法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