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课20
回顾四周,你被“反向塑造”,或你主动“塑造”朋友
我更喜欢正面、积极的“暗示”信号,当善意的信号累计到一定频次,我自然乐于去调整自己某些行为。
塑造,貌似我这把年纪的体型,比较再难重新塑造了吧?
每周二、四学英语,老师和学生们大多比我年轻。个把月学过,还不敢张嘴,张张嘴儿单词儿像瘸子似的,单腿一个个往外蹦,我都替自己不好意思,哎?咋学的呢?明明这句话、这个单词,老师讲过4、5遍,还记不住,老师一问,就是那句“I Don't know”,有点儿害臊啊~
学校有位发着标准绅士英音的老师,貌似同学们大多怵他。学生都是成年人,有事儿不来的主儿也尽量挑他的课请假。
即使厚着自己的老脸,说忘了,他会飘来一个白多黑少的眼神儿,哎呦,自己心脏自觉地down到别地儿去面壁思过。
当他非常认真地强调如何科学地做英语记录,甚至用什么样的本儿、词根是什么,一个词根衍生各种形式,一个单词来龙去脉,都交代清清楚楚。认真到会纠正学生发音,逐字逐句地教我怎么说一句完整的句子。感觉在这个浮躁社会,能遇到这么负责的老师,还是教成人的,老师非常稀有,我也异常幸运。
透过他的话,自己能感受到对方一颗真实而鲜活的心,渴望学生好好用功的老师。于是我被“反向塑造”,或者说被他的热情影响到,开始买本子,用IPAD狂读句子,大半夜或一早,用碎片时间,念叨念叨,并给自己设置简单目标,每天读原版新闻4-5句,录音打分。上课时候,突然觉得舌头好使,不仅顺利跳单词、短句,开始试着用英语逻辑表达重点,老师和我的互动明显增加。一同学赞我进步神速,开始拽高级词(我的理解,形容词用得比原来多吧?)一把年纪,被小夸后,有点儿微醺。
好吧,我愿意被优秀之人塑造
心甘情愿被塑造、被影响的背后,存在着改变自己一个合理的动机:我想好好拜读英语版的原著,尤其心理学方面,一些大师的书,被翻译得不专业。去珍珠港,华人义工带着我们参观军舰,在问大家有没有问题师,大家一片中国式沉默;年轻的义工开始不耐烦,竟然自作主张省略主要事件,我忍不住开始问问题,越来越多,她不得不正视我的存在,略微尴尬后,身体转向我,思考一下后开始回答问题,在热烈互动氛围中,其他中国游客开始纷纷抛出一些善意的历史问题。如果我会英语,就可以直接和军舰上的二战美国老兵直接沟通,当年的事实会真真切切在我眼前。
优秀老师、优秀父母、优秀老板,优秀员工,基本都有善于提问的特点。通过提问,不仅可以撞击到他人的思想,同时给了他人不同思考视角,自己也能有多角度反馈。那些原本没想要认真准备、做事的人,会因对方的提问,反思自己。
当然,若塑造他人,塑造者首先做好自己,这对我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