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我的二零一八
一月。
雪落。
不小的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
书院的几株梅明霜傲雪,凌寒绽放。鹅黄和枚红两色,真真是柔情无限。
踏雪寻梅的女子,鲜活,生动,这冰天雪地间,最是销魂。
二月。
聚欢。
年是聚。
一场老同学的聚,一场老朋友的聚,一场文人墨客的聚。
转亲戚,回老家。湍河岸,风景无限。
家,湍河。湍河,家。都是一样的。
三月。
桃夭。
津湾美,桃花醉。
文友相邀,桃林看花。赏心悦目,影像记录。
春光好,人美妙。
四月。
遇见。
梅玉,和她的名字一样美,从南方回来,相约赏花洲。
花洲新文友初见,相遇中州拜师宴。
喜相逢。
五月。
金,我的女儿,转战画室。
一村美校,不大不小,三间房,近百名艺考生。金是个小心而认真的孩子,只是有些小女生的贪玩儿。
她说认识了几个新同学,相处还不错。她很敏感,好的人际她使她有成长的愉悦。
六月。
悲与喜。
花洲遭遇挫折,去的不送,来的相迎。
写给母亲的文字——《山路弯弯》,被文友推荐入六月《奔流》的散文界刊发。这篇我觉得是我最好的文字,在那一期里还是厚重的,不丢人。
感谢命定的际遇,给我疼痛或是欢乐,都是成长的代价。
七月。
黄昏。
七月的黄昏,有多美,喜欢踩着细碎的日光,一个人走。
湍河边儿,有母亲的小菜园。这个季节,是色彩的盛宴:青葱,柿红,酱紫,明黄……
夕阳里,母亲不紧不慢地做活计,小侄儿搬了小板凳,依偎在身旁……
八月。
雨落。
湍河适逢雨季,演绎生命的故事。经历了无数的聚散悲欢,淡看了来来去去。
河边儿出生,又生长。河南河北——我的家,我这一生都要埋葬在这里了。
携女儿信步河堤,总会想着:她就是小时候的我。
九月。
栾树花开。
朴实,本真,追求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做一棵树,一棵风里雨里茁壮成长的树。
做一个人,一个阴也好晴也好不动声色的人。
像三毛说的,如果有来生,愿做一棵树……
十月。
踏秋。
秋风浩荡,秋色盛大,秋意深浓。
何不来一场秋的踏行?
红叶,金果,枝头招摇。
山峦,河川,绵延傲娇。
定不负这美妙。
十一月。
“初冬”,冷的薄些,已近寒冬。
我的父亲,得了难于医治的病,病的还不轻。市医院救治不了,弟弟带他去了省城的医院,化疗。
弟弟打来电话,说父亲输液时,痛得不行。父亲是能忍的人,竟然哭出了声。
大妹,二妹,纷纷出钱出力,我也一样。
平日里难得相见,各自在忙。父亲倒下了,我们的心倒是齐了。
十二月。
新乡,我第三次来。
一街两旁的高大梧桐,枝条簇拥向街面,摩拳擦掌,我和女儿背着双肩包,行走着,微笑着。
牧野公园,垂柳的枯叶落了一地,踩着松松软软的,舒服的很。试着躺一躺,许会完全忘记了活着的疼痛。
牧野湖,溜达了一圈。拍照是最快乐的事。
万达广场的那个下午,看冬装,吃小吃,听音乐,无所事事的美好。就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女儿就是我趁课余一起出来的玩伴儿。
河师大校区附近的小店里,那带着光阴痕迹的记事本,一本叫“归来”,一本叫《交换光阴》,叫我爱不释手……
新华书店里,不期遇见了雪小禅老师的老书《她,依旧》,细读它的封面文字,仿佛那是我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