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上就成爆文的简书首页读书
【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 2019-01-0

【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 2019-01-0

作者: 春雨田 | 来源:发表于2019-01-05 09:13 被阅读413次

     

【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 2019-01-05

  语文教学效果的好不好,不只是看课内和考试,很大程度上要看课外,看是否培养了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语文教学完全指向中考与高考,是很枯燥、很累人、摧残人的。许多学生中学毕业了,却没有形成阅读的爱好与习惯。课外阅读都说重要,但在教学中却难以落实。

    中考和高考越来越重视考察学生的阅读面与知识面,光是读教材、教辅,是难以完成的。

    课标对九年的课外阅读量作了专门规定: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背诵的优秀诗文以古代的为主。

  课外阅读要给学生自主选择,但不是放任自流,必须有所指导。要根据各个学段的教学目标,安排适当的课外阅读,注意循序渐进,逐级增加阅读量与阅读难度,体现教学的梯度。

    第一学段,小学低年级。课标要求“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不要把课外阅读当作家庭作业来布置,可以提供大致适合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水平的书目范围,提倡亲子阅读。

    第二学段,小学三四年级。开始重视叙事性作品的阅读,学生喜欢具有生动形象、故事性较强的作品。开始要求“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课标要求阅读中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本学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第三学段,小学五六年级。提到“拓展 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第四学段,初中。除了要求阅读文学作品,还要求读简单的议论文、新闻和说明性文章以及浅显的文言文。要求“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课标还要求学生“能利用图书馆、网络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帮助阅读”,“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背诵优秀诗文80篇(段)。

【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 2019-01-05

    课外阅读应该“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发展的资料,可采用成长记录袋等各种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

  光靠做题是不可能提升语文素养的,“题海战术”只会败坏学习语文的胃口,让学生失去对语文的兴趣,甚至讨厌语文,不喜欢阅读。读“闲书”也是一种阅读,可以引发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提高阅读能力。

  没有阅读习惯的学生,即使考试成绩不错,视野都比较窄,思路也不太开展,往往是高分低能。

    阅读教学,甚至整个语文教学,都要高度注意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把阅读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方式来培育,培养阅读习惯是为学生的一生打底子。

【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 2019-01-05

    指导学生阅读经典,要充分考虑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要深入浅出,引发兴趣。阅读经典需要沉得心下来,需要磨性子,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

    我们阅读经典,是因为经典作品积淀了人类的智慧,可以不断启示人们对文化价值的理解,这也是经典能够生生不息传世的原因,能成为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显示某种文化价值的存在。对经典的某些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部分,要采取批判的眼光。

【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 2019-01-05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语文教学如何沟通课内外的阅读》 2019-0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yal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