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呀,我是大蕾,现在是中午12:54,又到了我的写作时间。
不知道你是否有非常消极沮丧的时候,而当自己消极沮丧的时候,又会变得特别敏感。
我有,就是今天,虽然今天是周五,但我并没有感觉很开心,似乎每个月都会有这种情况出现。
敏感,玻璃心,焦虑。
同事没有回我微信,我觉得ta是不是不喜欢我看不起我。
同学邀我周末聚餐,我拒绝了,我说我现在很丑,太胖了,超级难看。我在内心还说,我现在很差劲,她们都很优秀,只有我最差劲,所以不想见面。
我坐在办公室,很难进入工作状态,脑袋似乎也停止思考,一团浆糊。
周三的时候,我因为一件事情,戳到了我的敏感神经,当天晚上半夜醒来想着想着就失眠了,然后这两天都是浑浑噩噩,我能感受到我的能量在持续下降,甚至想说今天中午不要写了,我去刷手机,我去睡一会儿。
中午我看的大明子的文章《意志力会枯竭吗,实际上跟我们想的不一样》,于是我好奇点进去阅读了,
在《打开心智》里作者就说:
所谓的意志力,很可能并不真实存在——只是你对自己的心理暗示而已。正因为我们相信「意志力是有限的」,才会表现出「有限的意志力」,让自己心安理得地放弃思考,屈服于眼前的休息、娱乐、即时满足……
就是说,你自己认为没有意志力了,然后你就自我安慰地说,我不能再做思考的事情了。
于是心安理得的去娱乐、放松自己。
好家伙,这不就是我现在的状态吗?
因为两天的精神内耗,让我感觉自己没有了意志力,就想给自己找个台阶,去娱乐、放松自己,逃避性的不与外界接触,实际上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下次还是会出现,还是让我很沮丧。
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方式是,把让我精神内耗的事情写下来,梳理一下,烦恼就会至少减半。
写下来,它就不会一直存在于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而影响我整个状态。
写下来,就能让我把整个事情梳理一遍,反思让我纠结的点在哪里,能不能改变,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即使不能改变,就像《稻香》里面唱的,换个梦不就得了。
关键点在于很多时候我们碰到问题不主动去面对,而是停步不前,或者选择逃避,所以才会一直停留在原地,烦恼也停留在原地,痛苦也停留在原地。
为什么很多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因为吃生活的苦可以被眼前伸手可得的欢愉和快感所麻痹;而吃学习的苦,需要的是延迟满足感的精进过程。
因为生活的苦是被动受的苦(通常被认为是没有办法),而学习的苦是主动受苦。
所以我们总是选择逃避。
但是我们终究是要挑开脓包,清理干净,等待结痂,才能愈合。而任由浓包长在身上,只会持续蔓延,直至将你吞噬。
我写完了,又是成长的一天,加油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