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外婆家的火塘

外婆家的火塘

作者: 天凉好个秋吖 | 来源:发表于2016-07-25 13:51 被阅读21次

 外婆家的房子是川北典型的青瓦土墙三合面民房,有一种天然的朴实和厚重。火塘就设在一排正房的与厢房转角的房间里。说是火塘也不过是把房间的地挖低二三十厘米,三面就地取材用大大小小的石块垒起来,剩下的一面靠着墙,火塘的上边悬着从房椽垂下来的铁丝牢牢拴住的木棒。这是用来挂熏肉的,大多时候挂了鼎罐煮一些香气扑鼻的吃食。比如香肠、土豆腊肉粥,煲骨头汤等。外婆家的火塘一到冬天几乎没有停止过生火,外婆总是热衷于把坡里各种大小的树砍回来劈成柴块,码成一座座小山似的柴垛。一整个冬天外婆几乎都在为这个火塘忙碌。当然忙碌的还有我们十几个表姐弟。我们一整个冬天都在忙着往火塘里烧些好吃的。土豆、红薯,干黄豆,干豌豆、核桃、花生……偶尔也背着大人们烧点腊肉。我们能够想到的东西都会放入火塘中。土豆和红薯只有在肚子不饿的时候烧上,把它们连皮埋在热灰里,用燃尽了木质的碳铺在上面。需要慢慢煨着,这个过程大约需要一两小时,漫长的等待过程中我们通常会烧一些花生豆类,把它们放在瓦片上,把瓦片放在红红的火碳上,隔一小会儿豆子便发出咝咝的声音,经验告诉我们这是豆子的水分干了,接下来便有陆陆续续的爆炸声,豆子一跃而起,飞出火塘,飞到灰堆或地上便引起一场哄抢,一阵闹腾。烧红薯土豆是不能急的,火大了就焦了,外面一层厚厚的硬壳,里面本来亮黄亮黄的芯也会发酸。至于土豆我一直觉得它最美味的方式也应该是烧着吃。刚刚从灰里刨出来的红薯土豆,烫得不敢触碰,但也不敢轻易放手,后面十几号人盯着呢,一不留神就成了别人口中之物。只能左手飞快地倒在右手上再倒回去,这样几十个回合下去,才迫不及待又小心翼翼拔开一点皮露出鲜亮甜糯的薯心就着乌黑的小手和满脸的碳黑不管不顾的烫得嘻哩哈啦吃起来。

冬天的火塘只有在外爷熏篾条的时候才不属于我们,外爷做得一手好纸扎。每年冬天都很忙,外爷把篾条或竹块熏弯拧成想要的造型,做出颈部可以摇摇晃晃纸鹤纸马,有几分动感和逼真。我们也在好吃之余围着火塘帮忙弄一些纸花,把一种叫皱纹纸的彩纸裁成一张张大约七八厘米的正方形,再对角剪至中间再对角剪到1/3处,然后把八只角分别卷在筷子上,使劲往下筑,这一来,这彩纸变成了一朵纸花,好多张纸叠加在一起就组成一朵出俗气而热烈的大花,再一圈一圈粘上竹篾做的骨架组成一个大花圈。外公还在纸房子上雕梁画栋,我最早认识的字便是在没有上学之前,外公写在纸房子上的对联"楼台十二,岁月三清"至今不明白什么意思。大概是看得多了就自然就认识了。那时候觉得别人来找外公都带着庄重和悲伤,外公也总是要带他们围着火塘坐了,详细问清别人的要求,表达惋惜和悲痛。我们这些小孩子自然就压抑着不敢乱说乱问,生怕坏了规矩。

   我们表兄妹对美食和艺术的启蒙大概就是在那冬天外婆家的火塘边。回头看看走过的路,那些年一家人围坐在火塘边,烤着明明灭灭木碳火的岁月,竟然是最快乐无忧的日子。

相关文章

  • 外婆家的火塘

    外婆家的房子是川北典型的青瓦土墙三合面民房,有一种天然的朴实和厚重。火塘就设在一排正房的与厢房转角的房间里。说是火...

  • 《火塘》

    火塘呀,火塘 一个婴儿生于火塘边 脐带的一头是母亲 另一头就连着火塘 爷爷给他取名“诺苏” 玩在火塘边 睡在火塘边...

  • 彝人

    生在火塘边 活在火塘边 死在火塘边 葬在火堆上

  • 《火塘恋》

    很喜欢火塘 喜欢火塘边的故事 和关于火塘的一幕幕场景 她是对童年时的记载 成了长大后刻骨铭心的回忆 生于火塘边 毕...

  • 煨一锅砂锅饭

    小时候去外婆家拜年,觉得最神奇的就是火塘边那两口黑黝黝的砂锅。 外婆撮一大碗红米,洗干净装进砂锅,...

  • 火塘

    小时候 家里有个火塘 妈妈煮着饭 外公烤着茶 一个故事 笑了一个晚上 如今 常常不在家 家里的火塘没了 外公也走了...

  • 火塘

    晚饭后,母亲的电话响个不停,老家的大伯、姑妈、婶婶等一众亲戚轮着叫我和母亲一起回老家杀年猪。因为天气和交通的...

  • 火塘

    昨夜,梦中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童年,回到那层层叠叠的大山深处,那一个炊烟袅袅的小村庄。 家乡的冬天很冷。 每个下午...

  • 火塘

    煤油灯亮在黑暗里 火塘里木炭暖暖闪烁着 我与火塘下方住着的 火神对话 子夜时分 清风徐来 我与火神相拥而泣

  • 火塘

    冬天 在我还没感觉到秋天的时候 它悄然无声的 慢慢靠近 直到最后一片树叶 掉落 人们都穿上了棉衣 我才回味过来 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外婆家的火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rucg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