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在学习CPA。我一开始以为别人在职可以能考出三门CPA,我专职考试一年通过六门CPA应该总可以。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刚发现5月至10月是财务工作的淡季,一起备考的小伙伴上班非常闲,整天喝茶刷微博炒股说领导坏话。
这个月CPA正式报名,教材也出了。不幸的是会计教材改了一半,厚了200多页。幸运的是审计和财管没有怎么改,我不需要重复听课。刚学完财管,就说一下我学习财管过程中遇到的几个想法吧。财管这门课非常有趣,仅仅加减乘除就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的体系,不由感叹数学的伟大。不过对于我来说,高中毕业之后就没有做过计算题,以至于长计算步骤都对,总有数字会抄错或者计算机按错,实在是感到苦恼。细心是一个财务人员的基本素养,我还需要修炼啊。
首先先说说最基本的数学概念,利率的单利和复利。单利就是(A+B),(4%+4%)。而复利就是((1+A)*(1+B))。也就是1.04*1.04。同样的利率下,复利的收益其实更高。你投入100块,经过两期4%的利率,算数的结果是108块钱,几何的算法是108.16块钱。利滚利的收益更高我想大家都知道。不过有趣的是,、如果进行赌博的话,虽然每次有50%概率赚6成,每次有50%概率亏4成,到底是赚还是赔呢?如果用单利的算法,是1+0.6-0.4=1.2,无疑你有20%的收益。你可能觉得自己发现一个发财的方法,把手头的所有钱都投了进去。但是按照复利的算法1*(1+0.6)*(1-0.4)=0.96,你亏了4%。这是反直觉的,如果你每次只投入100块,长此以往是稳赚不赔的。如果你每次把所有本金加赚来的钱ALLIN的话,长此以往一定会输个精光。对于炒股来说,虽然看着前一天涨的比跌的多,但是你不会把赚的钱立刻提出来,所以同样涨跌幅度,其实跌的更多。
关于财管的第二件事,我想说说保险。虽然很多人对保险嗤之以鼻,但我曾经是保险业务员,还是比较认可保险的。风险也是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一环,任何财务管理都必须涉及保险。
在财管领域里,有一个很基础的概念叫做期权。期权分为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什么叫做看涨期权,我举个例子。这两天423读书节当当出了一种买300减100的优惠券。这种优惠券不是白送你的,需要4月17日用10块钱买。这10块钱就是期权费,给予你4月23日用200块的价格买300块书的权利。当然这是一个单项权利,你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到了4月23日你发现京东有更好的活动,你完全可以参加京东的满减,只是当当那10块钱的优惠券作废了而已。
看涨期权如果以股票为标的。比如现在的股价是100块,券商授予你在一个月后以120块钱买入1股的权利,代价是你现在就要付给他2块钱。一个月后要是股票涨到130了,你去券商手里用120买1股再卖掉,就有10块钱的差价。到时候要是股票没有涨到120,你就什么也不干,期权就作废了。涨的越高赚的越多,你能赚的钱理论是无上限的,但是你的损失最多也就2块钱。
同理,看跌期权如果以股票为标的。比如现在的股价是100块,券商授予你在一个月后以90块钱卖出1股的权利,代价是你现在就要付给他2块钱。股票跌的越多你赚的越多。一个月后股票跌到80块,你可以去市面上买1股再卖给他,赚个10块钱差价。
财管两三事 财管两三事上面两张图就是买入看涨期权和买入看跌期权的到期差额收益。横轴是股价,纵轴是差额收益。而如果你买入一只股票,收益就是随着股价上涨而增加,就是一个向上的斜线。买入股票既享受了股票上涨的正收益,又承担了股票下跌时负收益的风险。如下图左上角。
财管两三事如果你又想获得上涨时带来的收益,又想锁定下跌时的损失,可以怎么做呢?你可以既持有股票,又买入一个看跌期权,这时候就构成一个组合,叫做保护性看跌期权。股票上涨时你享有股票上涨的收益,看跌期权不行权就作废了,而股票下跌时,你就把手上的股票以事先商定的行权价格卖给券商。比如你手上有100块钱的一股股票,又签订一个月后以100块钱把股票卖给券商的协议。如果股票涨到120,你就不动期权。如果股票跌到80,你就把手上的股票以100块卖出去。如下图,股票下跌造成损失的那条线被你强行掰直了,风险被冲掉了。保护性看跌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防范未然。
财管两三事我想说的是,其实你的身体健康可以视为一项投资。你身体越好,你的赚钱效率就越高。王健林一天只睡5个小时,马云一年在飞机上800个小时,不是人人都吃的消的。如果身体越来越差,跌破临界点,就需要倒贴医药费。如今看病贵是常态,医药费动辄几十万也很正常。我就是身体太差,一天要睡9个小时,就学习上就比不过一天睡四个小时的学霸。以身体健康为横轴,收益为竖轴的那条线,其实和持有股票的线是一致的。而如果买了一项医疗补贴的保险的话。健康下降的损失正好和保险补偿对冲掉。你可以享受身体健康带来的正收益,却不必承受疾病所带来的财务风险。相当于就是人生的保护性看跌期权。当然,你的那些保费,就相当于期权费。
最后我想说的是财管对公司的管理局限。财管的方式是量化,核心就是净现值为王。两个方案的优劣就比较他的净现值(或者平均年金)。用大白话说就是哪个赚的最多。无论何时都只占便宜不吃亏,能赚1000就不赚800。但是中国有一句古话,吃亏就是占便宜。大公司由于组织结构庞大的问题只能依赖数据或者过度的依赖数据决策的情况下,反而无法做出最佳决策,在错误的道路上一条道走到黑。就好比诺基亚,无论从财管决策的哪一点来看,都不应该进入智能手机领域。因为传统手机毛利够高,就这么一个塑料玩意就要卖你2000到9000,还是10年前的数据。你感觉一下,经过这么多年的通胀,现在小米手机也不到2000,iphonex才8000。而且由于诺基亚出色的成本管理,其中毛利空间高的让人觉得发指。无论如何,进驻智能机市场在财管的角度都不是一个好主意。对诺基亚原有市场造成替代效应之后,相当于自己主动砍掉了自己的大部分利润(原先的产能也会浪费,固定资产需要废弃)。
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存在代理问题。经理人不想担风险,只需要稳定的工作环境就好。是没有动机去冒风险去转型,然后向股东解释由于自家的新产品上市,导致自家报表上的利润骤减的。就好比我做理财经理时,客户从来就不会问我风险与利润配比,只会问我这个产品能赚多少钱。
然而诺基亚现在的情况,我想大家也看到了。大公司的衰败,大多是由于把产品定位在高利润的高端市场,而一步一步的丧失了转型能力。就好比金庸小说《雪山飞狐》里的“春蚕拳法”,虽然一套拳打的滴水不漏,但是做茧自缚,已经没有反击的可能性了。
这“春蚕掌法”招招全是守势,出手奇短,抬手踢足,全不出半尺之外,但招术绵密无比,周身始终不露半点破绽。这路掌法原本用于遭人围攻而大处劣势之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虽守得紧密,却有一个极大不好处,一开头即是“立于不胜之地”,名目叫做“春蚕掌法”,确是作茧自缚,不能反击,不论敌人招数中露出如何重大破绽,若非改变掌法,永难克敌制胜。
关于财管的想法就写到这里。
另外,看了和菜头的文件和得到听书的解析,才明白为什么《了不起的盖茨比》声誉为什么这么高。这本书完全诠释了社会上的利益冲突。汤姆是“老钱”、盖茨比是“新钱”、主角是“找钱”、维修工是“没钱”、而那些女人们,是“卖钱”。仔细想想,无论国家斗争和社会都是如此。“老钱”可以为了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用和菜头的话来说:“有钱人出生在这个世界上,并不是为了感恩的。”也难怪村上春树这么推崇《了不起的盖茨比》,日本在金融危机的遭受,完全就是“老钱”对“新钱”的打击罢了。正如盖茨比向往着上流社会而努力,可他的出身始终决定了他无法挤入上流社会。无论盖茨比交出如何满意的答卷,他从一开始就没有答题资格。
网友评论